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该文对国内外农田养分平衡研究进展以及因养分失衡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述,并借鉴国外农田养分综合管理实践经验,以期加强我国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管理。  相似文献   

2.
食物链养分管理——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食物链养分的流动及其管理决定了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生产、食物安全等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近年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中食物链养分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难点,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食物链养分管理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21世纪,随着中国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物链养分流量将进一步加大,更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养分排放也随之而来;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食物链养分问题;目前的养分管理模式不适应于未来的需求,这些问题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提出优化食物营养结构以减少过量养分摄入、加快提高食物链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循环率、加强食物链养分管理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1,(Z1):21-22
一、课题实施背景肥料养分投入特别是化学肥料的使用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农田养分资源利用重视化肥的投入,忽视土壤和有机养分资源的利用;区域养分资源管理强调单个作物的施肥推荐,忽视肥料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田块尺度的精确施肥,导致安徽省麦稻产区肥料利用效益不高、环境与农产品质量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养分资源综合运筹技术已成为安徽省麦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丹县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因子及林地资源分布的特点,结合甘肃省林业发展区划,将全县划分为河西北部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区、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果树林区两个区域,通过分析各区域经营利用条件,确定各区域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及重点,提出林地经营利用措施.通过林地功能分区,将更全面统筹和合理安排全县林地利用的结构与方向,依法保护、合理配置、集约利用好林地资源,来提高山丹县林地的利用效益,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南省各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等特点,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河南省区域综合发展分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的优化发展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的重点开发区、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综合发展区以及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区,并对不同区域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本研究的分区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为河南省各市、县今后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新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兼化学肥料与施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北京市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系统高生产力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工作。2002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土壤肥料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和肥料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本文对我国耕地资源特征、利用方式及其演变,农田养分平衡、化肥肥效与土壤肥力演化,肥料技术升级,土壤生物肥力等若干重要土壤肥料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新型肥料、加强土壤肥力长期监测、培育土壤生物肥力,以及提高有机肥资源效率与安全利用研究等重大工程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跨区域贸易,耕地和设施农用地以虚拟资源的形式在省际间流动,然而现有知识对设施农用地和耕地的远程利用格局及二者的利用差异知之甚少。在具备外部性的农地资源治理中,亟需考虑资源利用的远程耦合效应与资源组合利用的交叠效应。该文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将耕地和设施农用地并置分析,以追踪区域消费和区域间贸易引致的虚拟耕地和虚拟设施农用地利用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省份耕地和设施农用地面积和实际消费量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状况,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实际消耗农地量远大于区域农地资源量,而内蒙古、黑龙江、山东等农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存在相反的利用情形;虚拟土地流动模式方面,主要流动路径为从欠发达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为虚拟耕地主要流出地,山东、内蒙古和河北为虚拟设施农用地主要流出地,相较于虚拟耕地,虚拟设施农用地的流动更依赖地理距离;尽管存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比较劣势,发达地区的农地利用质量仍然高于耕地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该文的发现为农地资源的跨区域治理提供了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电子政务课程为例,"一校三区"开展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课题研究。将实验教学资源划分为仪器设备类、环境设施类、消耗性材料类、教育教学类、管理类、人力资源等6大类,将资源共享定位在"互补互利"层面,认为注重已有资源的整合利用,依据各自专业特点开发新资源,以项目建设促发展是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理想途径。比较了综合实验中心模式、重点专业(院系)主导模式与委托项目模式的利弊,提出了改善管理模式,优先整合管理类资源,以共建促共享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以来我国农业氮素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后,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和土地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化学氮肥用量比1980年翻了一番以上,农田氮素收支总体也由当时的基本平衡变为有较多盈余。利用定位试验、农户访问和典型农区代表性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过去20年左右时间里我国农田氮素平衡状况和农田土壤氮素水平的演变特点及区域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农田氮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由此对农业和环境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以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对策以改善我国农业中的氮素管理。  相似文献   

11.
各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均显示,我国近岸海域呈现以营养盐超标为主的污染特征。论文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已有环境监测数据,提取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空间数据,建立海域环境监测数据库,形成舟山近岸海域高分辨率的营养盐浓度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1)利用已有资料形成的海域污染分布图与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的描述基本一致,舟山海域营养盐污染呈现西南部相对严重的分布局势,本研究据较高的空间分辨率;(2)GIS空间分析手段,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示污染分布,提示各分区可能的污染源差异。该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落实,能够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整合管理,有效提高现有监测数据的利用率,为污染源管理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肃河西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分析与生态环境退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区域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河西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动态关系,指出人口数量与文化素质水平是造成区域生态退化的主要根源,提高人类文化素质和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建设是治理生态恶化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系统评述了纳米材料对土壤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毒性效应,总结了纳米材料在食物链的富集和毒性效应中的研究情况,归纳了纳米材料对土壤生物的毒性机制,包括氧化应激、毒性金属离子释放和物理接触等.阐述了影响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主要因素自身理化性质和环境因子.针对目前纳米材料在土壤毒性效应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纳米材料的研究方向,如食物链水平的毒性效应、模型弥补实验方法的不足、复合和长期毒性效应等,做出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洪海 《科技资讯》2013,(28):110-112
重金属元素及其它元素在土壤圈中长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对食物链产生危害,对土壤进行元素的安全性评价有助于及时掌握土壤环境现状.本文运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将Hg、Cd、As、Pb、Cu、Zn、Ni、Cr等8项重金属元素按照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值、F元素按照“背景值+6倍标准离差”,绘制安全分区图.从而将银川盆地划分为相对安全区、较不安全区、很不安全区和极不安全区,井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环境容量利用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科学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通过建立污染源一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和模型模拟计算,得到了松花江佳木斯全江段符合不同水域区划要求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制定水环境保护专业规划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协调佳木斯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关系,制定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够和大多数农作物形成互利共生体系,有效改善作物矿质营养,减轻环境胁迫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由于AM真菌的功能多面性,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和广阔应用前景。结合AM真菌农业应用技术途径和适用情景,讨论了作物种植制度和管理措施对AM真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途径,分析了菌根技术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强AM真菌功能多面性及其应用途径优化研究,将有助于促进AM真菌菌剂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AM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有机食品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予秋  肖晓琴 《江西科学》2004,22(5):390-392,398
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有机食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1个新形式,本文就国内外、江西省3个层面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工业发展情况、前景进行了扼要介绍,指出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并结合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着重讨论分析了江西省有机食品工业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增强,基于食物网结构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相关研究亦成为国际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关键种概念起源出发,探讨了关键种定义中丰度与作用的不成比例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模糊性和无法量化等问题,综述了不同类型海洋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特点和共性问题,探讨人类作为超级关键种(Hyperkeystone species)对海洋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人类应当如何理性看待关键种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部分城市的TSP和SO2质量浓度数据,通过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直观反映了1990~2000年煤烟型污染在我国三大地带城市之间的变化态势,发现TSP和SO2污染中心有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动向.目前,三大地带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环境梯度,西部地区部分工矿业城市已成为新的污染中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所致.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东部高物耗、高污染工业也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出于保障西部环境安全的考虑,其资源的开发应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