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脑组织中钠通道β亚基(sodium channel beta subunit 3 gene,Scn3b)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脑组织,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cn3b在各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血糖动物相比,在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脑组织中,Scn3b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下降,其中在肝脏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Scn3b在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脑组织中表达减少,提示在肝脏和脑组织中Scn3b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的 比较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3(NADH dehydrogenase 3,ND3)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蛋白的表达定位差异。方法 选取正常血糖长爪沙鼠和自发遗传性糖尿病长爪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肝脏和肾脏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D3、NF-κB在各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结果 ND3、NF-κB表达于长爪沙鼠肝脏实质细胞胞质中,与对照动物相比,糖尿病长爪沙鼠肝脏中NF-κB表达显著升高;ND3还表达于长爪沙鼠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中,且与对照动物相比,糖尿病长爪沙鼠肾脏中ND3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在糖尿病长爪沙鼠中,ND3显著高表达于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显著高表达于肝实质细胞,提示肾脏中ND3和肝脏中NF-κB的异常升高可能参与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长爪沙鼠6种组织中Nf-κb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期探索长爪沙鼠糖尿病模型中Nf-κb的作用和靶器官。方法 选取糖尿病长爪沙鼠和正常血糖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骨骼肌、肝脏、脂肪、肾脏、心脏和脑组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在各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动物相比,在糖尿病长爪沙鼠的肌肉、肾脏和脑组织中,Nf-κb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有升高趋势,脂肪中则显著降低,肝脏和心脏中仅有降低趋势。检测蛋白水平发现除肝脏外,其他组织的结果均与mRNA水平一致。结论 糖尿病长爪沙鼠脂肪组织是Nf-κb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ylpf基因在糖尿病长爪沙鼠6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而探究长爪沙鼠糖尿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糖尿病长爪沙鼠和正常沙鼠各6只,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动物的骨骼肌、肝脏、脂肪、肾脏、心脏和脑组织中Mylp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eal-time PCR的结果表明,在骨骼肌、心脏和脑组织中,Mylpf在糖尿病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中糖尿病组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在肾脏组织中两组mRNA表达水平基本相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骨骼肌中Mylpf在糖尿病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在心脏和脂肪组织中Mylpf在糖尿病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在肾脏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基本相同,在肝脏和脑组织中没有检测出。结论 Mylpf与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该基因对长爪沙鼠糖尿病的影响可能主要发生在骨骼肌和心脏组织中。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建立 SPF 级雌、雄远交群长爪沙鼠血液学及生长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为长爪沙鼠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数据。方法 对不同日龄及周龄的雌、雄长爪沙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得到长爪 沙鼠在不同日龄的生长曲线,不同周龄不同性别长爪沙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正常参考范围。结论 不同日龄 长爪沙鼠的体质量增长速度不同,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因此,在应用长爪沙鼠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评价时,要充分考虑性别和年龄对实验动物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长爪沙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ST3)cDNA序列同源性,并建立CST3蛋白原核表达体系,为长爪沙鼠CST3抗体制备和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长爪沙鼠Cst3 cDNA序列进行克隆、同源性分析及密码子优化;将优化后序列酶切连接到pET28a载体,完成重组CST3蛋白表达载体构建;将该载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实现CST3蛋白的原核表达,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 长爪沙鼠Cst3基因与人和小鼠Cst3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较低。密码子优化后的长爪沙鼠Cst3表达序列插入到pET28a质粒中,获得了CST3蛋白表达载体。经1 mmol/L IPTG 37 ℃诱导12 h,可获得大量CST3蛋白。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长爪沙鼠CST3蛋白的体外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近交系CMU/1和CMU/2长爪沙鼠的体质量和主要脏器质量进行测定, 探索与建立长爪沙鼠主要脏器的生物学指标体系,为动物实验提供必要参数。方法 选择3~ 4 月龄近交系长爪沙鼠,分别称体质量与脏器质量,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MU/1和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的肺脏器系数差异显著,其它差异不显著;Kendall和谐系数(W)接近1,其主要器官整体发育协调性较好;直线回归方程, CMU/1的胸腺P<0.05,CMU/2的肝、肺P<0.05,两样本间有线性关系。其中CMU/1的肝、脾、肾上腺、卵巢、胰腺和CMU/2的胸腺与体质量呈正相关。结论 CMU/1及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脏器系数中肺脏器系数差异显著,基因型对近交系长爪沙鼠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长爪沙鼠真核蛋白延长因子1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2,Eef1a2)基因的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提取长爪沙鼠骨骼肌组织的mRNA,通过同源扩增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Eef1a2 cDNA序列全长。通过DANSTAR软件比对长爪沙鼠和人类、大鼠、小鼠Eef1a2的cDNA和氨基酸序列,并分析其同源性。结果长爪沙鼠Eef1a2 cDNA序列全长1812 bp,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1392 bp,编码463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人类、大鼠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88.6%,94.0%和93.8%;长爪沙鼠Eef1a2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大鼠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9%和99.9%。结论长爪沙鼠Eef1a2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与人、大鼠、小鼠高度同源。因此,长爪沙鼠可能是一种人类Eef1a2基因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长爪沙鼠主要内脏器官的绝对重量、相对重量 (脏器指数 )和含水量的年龄变化 ,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长爪沙鼠心、肺、肝、肾、肾上腺和子宫的绝对重量与年龄显著相关 ,脑、肾脏和子宫的相对重量与年龄显著相关 ,除睾丸外其他脏器的含水量无明显的年龄差异普通级长爪沙鼠内脏器官重量和含水量的测定@戴丽军$广州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广州510182 @梁成结$广州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广州510182 @韦永芳$广州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广州510182 @黄月玲$广州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广州510182 @刘寒…  相似文献   

10.
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参照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l4923—2001),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从GeneBank中挑选出的536个小鼠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35个长爪沙鼠微卫星,并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琼脂糖电泳和STR扫描二级筛选,根据位点在染色体分布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优化出适于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建立检测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并比较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部分凝血因子的凝血时间。方法采用四通道血凝仪检测4种动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TT分别为31.72 s、47.35 s、106.34 s和35.96 s;APTT分别为17.66 s、20.49 s、20.74 s和16.27 s;FIB分别为20.45 s、18.20 s、22.81 s和21.35 s;PT分别为21.00 s、21.76 s、16.74 s和25.16 s;ICR小鼠的TT值与其他3种动物间、SD大鼠与Wistar大鼠间有显著差异(P<0.05);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PT有显著差异(P<0.05);ICR小鼠与Wistar大鼠和SD大鼠间、Wistar大鼠与SD大鼠和长爪沙鼠间的APTT差异显著(P<0.05);ICR小鼠与SD大鼠和长爪沙鼠间、SD大鼠与Wistar大鼠间、Wistar大鼠与长爪沙鼠间的FIB差异显著(P<0.05)。结论SD大鼠、Wistar大鼠、ICR小鼠和长爪沙鼠的部分凝血因子的凝血时间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柽柳沙鼠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鉴定及进化分析。方法根据已知柽柳沙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测序法,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鉴定。结合已公布啮齿类动物Cyt b基因序列,分析其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并基于极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获得柽柳沙鼠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其与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柽柳沙鼠与沙鼠属和仓鼠科动物遗传距离较近。柽柳沙鼠Cyt b基因碱基组成与沙鼠属和家鼠属动物相似,具有哺乳动物mt DNA基因特点。结论本研究为以柽柳沙鼠Cyt b基因序列为参考,初步计算了柽柳沙鼠与沙鼠属、家鼠属、仓鼠科及其它啮齿动物的进化关系,本研究为柽柳沙鼠及沙鼠属动物进化、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长爪沙鼠是源于我国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在一些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长爪沙鼠生物学特性培育模型群体将大大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自1987 年首都医科大学捕获野生长爪沙鼠并开始实验动物化以来,开展了人工驯化、生物学特性研究、遗传质量控制、模型资源培育等工作。本文仅对首都医科大学在长爪沙鼠的资源培育历程方面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验证与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相关的microRNAs的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靶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db/db小鼠为模型组(DN组),db/m小鼠为正常组(NC组),定期测量小鼠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留取DN小鼠与NC小鼠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血糖、24 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构建成功。与NC小鼠相比,DN小鼠肾脏miR-196a、miR-21、miR-200b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6a、miR-200b、miR-21的表达水平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利用miRNAs数据库预测miR-196a的靶基因有ANX1、HOXB7、PTEN、FOXO1、HOXB8、HOXA5等。与NC组比较,DN组ANX1、FOXO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X1、FOXO1与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P<0.05)。MiR-196a可能通过调节ANX1、FOXO1的表达水平来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野生和驯养长爪沙鼠携带细菌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野生长爪沙鼠和驯养长爪沙鼠的细菌携带情况,为制定长爪沙鼠微生物学检测北京市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周边地区捕获的长爪沙鼠以及驯养在屏障系统中长爪沙鼠实施安死术,解剖后分别分离回盲部和喉部细菌,接种于血平皿上,分离菌株单克隆培养后分类,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种属,并计算检出率。结果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地区的野生长爪沙鼠分别携带了12种和8种细菌,屏障系统中饲养的长爪沙鼠携带了7种细菌。结论两地区野生长爪沙鼠和屏障系统中饲养的长爪沙鼠所携带的细菌数量、种类和感染率有所不同,在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时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表达变化在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脂肪酸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在骨科行髋关节和下肢手术的患者中选取Ⅱ型糖尿病病程≤5 a的患者2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行骨科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生化指标;骨科术中留取骨骼肌组织,测定骨骼肌TG、长链脂酰辅酶A(LCACo A)水平;RT-PCR法检测骨骼肌AMPK-α1,AMPK-α2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骨骼肌AMPK-α1,AMPK-α2和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TG、F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骼肌TG,LCACo 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AMPK-α1 mRNA拷贝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PK-α1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AMPK-α1蛋白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PK-α2和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脂肪酸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AMPK-α2表达和AMPK-α活性改变在骨骼肌脂质堆积和胰岛素抵抗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3 种不同麻醉剂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效果。方法成年长爪沙鼠分为3 组,分别腹腔注射水合氯醛、乌拉坦和戊巴比妥生理盐水溶液,观察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期、苏醒时间及心率和呼吸变化,并与大、小鼠进行比较。结果长爪沙鼠在注射水合氯醛后麻醉保持时间最长,而乌拉坦最短。水合氯醛对呼吸和心跳的抑制能力较弱于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除了乌拉坦,其余两种药物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时间均较大,小鼠更长一些。结论3 种麻醉药对长爪沙鼠的麻醉效果明显不同,对其呼吸和心跳频率的影响也有差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用这三种麻醉剂。相对于大、小鼠来说,长爪沙鼠对3 种麻醉剂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及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蛋白在肾脏的动态表达,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依病程长短分为①A组(2周组),②B组(4周组),③C组(8周组),④D组(16周组),⑤E组(24周组),每组分别设有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M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TGF-β1、Smad2/3、Smad4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等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肾脏TGF-β1极少表达,Smad2/3、Smad4有少量表达.而糖尿病大鼠三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尿病进展,肾组织纤连蛋白表达及24b尿蛋白都增多;糖尿病16周时肾脏TGF-β1表达分别与Smad2/3、Smad4及FN、24h蛋白尿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STZ-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下游信号转导蛋白Smad2/3、Smad4参与了肾病时肾脏肥大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冷暴露对长爪沙鼠BAT及UCPmR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温组 .对照组动物生活在 12h光照∶12h黑暗 (12L∶12D) ,(2 5± 2 )℃温暖环境下 ;低温组生活在 12h光照∶12h黑暗 (12L∶12D) ,(4± 2 )℃环境下 .低温组动物又根据暴露时间不同随机分为 7组 :12h组 ,2 4h组 ,3d组 ,7d组 ,14d组 ,2 1d组 ,2 8d组 .与对照组相比 ,长爪沙鼠BAT的体质量和总DNA质量在冷暴露 12~ 2 4h降低 ,而 7~ 2 8d则增加 .长爪沙鼠BAT总蛋白质的质量含量在冷暴露 2 4h时就明显增加 ,并随冷暴露时间的延长继续增加 .低温环境下 ,长爪沙鼠解偶联蛋白 (UCP)的基因表达也比对照组增加 .结果表明 ,冷暴露能够诱导长爪沙鼠的BAT细胞增补 ,UCP基因表达增加 ,从而使其适应性产热增加 .  相似文献   

20.
<正>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一种正在开发的实验动物。研究长爪沙鼠在不同温度、不同饲养密度下,脾脏、胸腺、肾上腺及脑重的变化,对其饲养繁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动物及试验时间的选择都具有实际意义。Christian 及 Chevillard 曾报道了不同温度、不同饲养密度对大小鼠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