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某大型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的观测,分析了混凝土箱梁在日照辐射作用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和竖向温度梯度的分布规律,发现日照辐射作用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近似服从指数分布。建立了基于气象参数的混凝土箱梁日照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计算了50年一遇气象参数条件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极端条件下混凝土箱梁竖向最大温差可达18.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日照温度场分布特征,以某大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凝土结构传热理论,结合当地气象参数与日照辐射半经验公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混凝土箱梁桥二维瞬态日照温度场模型,模拟出晴天和阴天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场,并将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混凝土箱梁桥的最大竖向温度梯度分布特征,分析了该温度分布模式对桥梁的作用效应.结果 表明,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相比于设计规范中的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梯度模式,计算拟合的竖向温度梯度对混凝土箱梁桥的应力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苏通大桥辅助航道桥运营期温度数据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尺寸箱梁的温度场的仿真计算,研究大尺寸箱梁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提出腹板温度梯度和底板温度梯度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寸混凝土箱梁竖向温度分布特点为腹板温度整体高于梗腋部位温度,而梗腋部位的温度又整体高于底板温度;计算大尺寸混凝土箱梁的温度效应时,由腹板温度和底板温度引起的竖向挠度曲率误差最高可达33.3%.腹板沿壁厚方向最大温度梯度可达9℃,当上部结构上下行分幅布置时,外侧腹板和内侧腹板有不可忽略的横向温差.  相似文献   

4.
温度作用是导致桥梁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受到外界日照、气温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研究混凝土箱梁的温度特征,以甘肃省古浪地区某连续梁为背景,对其温度场进行了一天的观测。分析了其温度时程特征,采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其进行了拟合,提出了用于估算混凝土日照温度的拟合公式。对横向和竖向温度梯度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当前的横向和竖向温度梯度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5.
连续梁桥的日照温差效应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不可忽视。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问题,本文在某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对箱梁结构进行了现场的24小时温度观测。然后,结合实测的温度应力值,与采用各国桥梁规范中5种不同的温度梯度模式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值进行对比,得出有益于温度效应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富阳连续刚构桥混凝土箱梁日照作用下的温度观测结果,研究箱梁沿断面高度的温度梯度分布规律.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提出了该桥混凝土箱梁的温度梯度模式.并对主梁立模标高提出了考虑温度影响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7.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内衬混凝土部位的材料不同,在日照作用下,混凝土与钢材部位的温度分布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腹板温度场进行研究.本文依托宁夏叶盛黄河公路大桥,利用无线采集仪模块和温度传感器,首次开展了波形钢腹板内衬混凝土部位的温度梯度研究.通过对内衬混凝土截面32个测点进行分析,得到混凝土及波形钢腹板的温度变化规律.利用最大极值分布对百年一遇的极端气温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波形钢腹板箱梁的混凝土顶板、底板和内衬混凝土的竖向温度梯度可按照桥梁规范取值即可.腹板的波纹钢和混凝土材料性质不同,在升温时,存在不同的温度梯度;由于太阳辐射原因,波形钢腹板向阳侧和背阳侧温度梯度模式存在差异,在16点时,内衬混凝土部位的波纹钢和内衬的温差沿高度分布规律为:向阳侧呈现正弦曲线分布,背阳侧呈现梯形分布.本研究首次提出的波形钢腹板内衬混凝土部位的温度梯度可以为该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混凝土箱梁零号块的水化热温度效应,找到合理的温控措施,基于某大跨度连续梁桥两处零号箱梁浇筑后的实测数据,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箱梁浇筑后的水化热温度场,分析了外部温度对水化热温度场的影响,提出了用竖向筋波纹管充当冷却管的温控方案.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符合较好,说明有限元分析模型能有效模拟水化热温度场;水化热产生的顶底板温度梯度与外部温度有关,夏季施工比冬季施工时达到的顶底板温差更大;应变场与温度场呈负相关状态,且应变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应变先压后拉.因此,零号箱梁的浇筑宜在温度较低时进行,浇筑完成后,应当根据水化热温度效应的特点,对重要部位进行针对性养护,并采用适当温控方案,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及顶底板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对儒乐湖大桥的温度监测,采用假设检验和最小二乘法对多室混凝土箱梁实测温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监测数据提出多室箱梁的二维温度梯度曲线,并与现行铁路桥梁规范的温度梯度曲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及其周边地区多室混凝土箱梁横向和竖向实测温差服从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竖向和横向温度曲线可表示为2个指数函数相加,模拟温度场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能较准确地描述多室箱梁的温度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期观测的混凝土箱梁温度与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期5年的温度与应变观测,系统地研究了混凝土箱梁截面内最大竖向温差以及各部位混凝土应变随时间长期变化的规律.基于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由环境最高温度对无铺装层和有100 mm沥青铺装层的混凝土箱梁竖向正温差的极限值进行预测的方法,得到的有100 mm沥青铺装层的混凝土箱梁的日最大竖向正温差和箱外日最高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73,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相应的混凝土箱梁计算梯度温度模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混凝土箱梁应变增量和最大竖向正温差的关系式,得到的底板纵向日最大应变增量和日最大正温差的相关系数为0.64,由此可对混凝土箱梁应变增量的大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负绝对温度,讨论了绝对温度与内能的函数关系,指出了绝对温度的不方便之处,引进了约化温度T,以约化温度来标度热力学温标并且讨论了约化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函数关系.指出约化温度是随着内能的增加而单调地增加的连续函数.  相似文献   

12.
配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测温电路孙中禹1余炳绪1李树新2(1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西安710077;2陕西电视台,西安710054;第一作者,男,34岁,讲师)常用的测温元件有热偶、热敏电阻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热电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热电转...  相似文献   

13.
浇筑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结构开裂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其施工期温度应力的影响。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裂缝发生的机理与其施工期的温度应力性能,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温度变化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结构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升高时,水泥的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提前;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呈线性增大,其值为浇筑温度每提高1℃,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增大2.47%;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差和内外温差随着浇筑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且最大降温差和最大内外温差也随着浇筑温度的增大使其发生的时间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灰度阚值分割的高温熔体识别方法.采用双峰法和最大方差自动取阚值法分别确定预分割阈值,再根据高温熔体的灰度值近似相等选择合适的分割闲值,使所分割的目标的灰度值的等级数较少,并使高灰度值的R色总数最多.根据这种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拍摄的某铜冶炼厂高温熔体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目标和背景对比强烈的图像,采用双峰法分割效果较好;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更适用于图像中目标占很大比例的情况;这种识别方法能自动调整不同拍摄条件下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准确地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坝体有效的温度计数量不足的情况,采用形函数法解决单位温度的协调及单位温度所覆盖有限元网格结点的温度计算问题,提出了用广义单位荷载法计算未知结点的变温及载常数的方法,从而解决了普通等效温度法在温度计不足时无法进行温度荷载计算的局限性,有效地降低了大坝安全监测确定性模型的建模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分布式测温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一种新型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的特性及基于该传感器与PC机、89C51单片机构成多级、多测点的分布式测温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软、硬件设计及数据通信.最后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7.
超高温阀阀座非稳态温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高温阀座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建立非齐次非稳态数学模型,推导出阀座温度随空间及时间的变化关系,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进行实例分析对比,验证推导结果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阳离子温标在中低温地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Behringer B 《Nature》2002,415(6872):594-59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