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空化水射流结合Fenton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基苯类化合物具有弱致突变性,且化学性能稳定,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很难使其净化。采用空化水射流结合Fenton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处理条件为Fe2+质量浓度40mg/L,H2O2质量浓度150mg/L,围压0.5MPa,pH值5.0,泵压10MPa时,硝基苯去除率达到95.06%;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揭示了其降解机理:空化水射流促使Fenton释放出更多的HO·并加剧Fe2+的催化能力,将硝基苯直接降解或氧化,分解成链烃、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并分析得出硝基苯降解中间产物为苯醌,4硝基酚,2硝基酚,对苯二酚等。  相似文献   

2.
使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九种矿泉水饮料的致突变性,除水帘洞和秋天两种矿泉水饮料有较弱的致突变性以外,其它七种矿泉水饮料未表现出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3.
用Ames试验检测了某市饮用水处理试验工艺各单元出水有机浓集液的致突变性.研究了不同处理单元对水的致突变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艺的出水不加氯时,对TA98和TA100菌株的致突变活性均为阴性;加氯后,尽管致突变活性呈阳性,但与水厂现有工艺出水相比,致突变活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Ames试验检测两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堆肥样品的致突变性,于堆肥当天和40d后采集的样品先后用二氯甲烷和甲醇萃取.萃取物用菌株TA98和TA100检测.结果表明堆肥处理降低了废弃物的致突变性.废渣A的致突变毒性显著降低,废渣B原先具有弱致突变性,处理后变成阴性.但是废渣A处理后仍保持阳性结果,说明堆肥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某些改进.试验结果同时显示堆肥可以去除废渣B的抑菌毒性.  相似文献   

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八种香皂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八种香皂的致突变性,其中女士香皂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至突变性,其他七种香皂未见明显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Ames试验检测两种工业固体废物堆肥样品的致突变性。于堆肥当天和40d后采集的样品先后用二氯甲烷和甲醇萃取。萃取物用菌株TA98和TA100检测。结果表明堆肥处理降低了废弃物的致突变性。废渣A的致突变毒性显降低,废渣B原先具有弱致突变性,处理后变成阴性。但是废渣A处理后仍保持阳性结果,说明堆肥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某些改进。试验结果同时显示堆肥可以去除废渣B的抑菌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制革厂污水处理状况,以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对东莞市某制革厂生产用水、生产废水和已处理水进行了有机浓集物对小鼠的的致突变性研究,进行了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制革厂的生产用水在用于生产之前已受到致突变性污染。结论致突变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生产废水、已处理水、生产用水。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研究4种硝基芳烃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均能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引进标准剂量(definingdose)概念比较4种硝基芳烃类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4种硝基芳烃类的致突变性强弱为2,4-二硝基甲苯>间二硝基苯>2,6-二硝基甲苯>邻二硝基苯。  相似文献   

9.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在环境致突变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是一种以染色体损伤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检测方法.简述了该方法的建立和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在水体的致突变性、空气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农药的致突变性和其他环境致突变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致哺乳动物的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试验,研究了不同性质的生化灭鼠剂对人和小鼠体细胞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无论生化灭鼠剂是否具生理毒性,对人和小白鼠体细胞均不具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法跟踪胆碱合成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胆碱的特殊特性造成合成后易分解的现象,使得经典方法选择合成温度产生困难。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应用Ames 试验探讨潘婷强韧防掉发洗发露是否具有致突变性。方法采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 和TA102 进行潘婷强韧防掉发洗发露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结果在1. 25 ~ 0. 156mg /皿剂量范围内,在加S9mix 和不加S9mix 平行条件下测试,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潘婷强韧防掉发洗发露在本实验中未见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遗传毒理学Ames试验 ,研究了C市某水厂出厂水的致突变活性 ,研究发现 ,出厂水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AT10 0菌株的回复突变 ,含直接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14.
不同预氧化工艺对饮用水致突变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Ames实验结果 ,分析对比预臭氧化和预氯化对各工艺过程去除致突变物质效果的影响 .预臭氧化工艺过程处理后水中的致突变性对TA98菌株加活化微粒 (S9)比不加S9更多 .预臭氧化工艺可以降低水的致突变活性 ,预臭氧化工艺水中的致突变物质的量比预氯化工艺总平均下降 2 0 %左右 .要进一步提高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 ,达到致突变实验的结果为阴性 (即致突比 <2 ) ,预臭氧化后还须增加后续处理工艺 .  相似文献   

15.
混合菌构建及其对硝基苯直接好氧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本实验室分离的3株硝基苯高效降解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Z1、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Z2和Micrococcus luteusZ3,将其混合并进行正交实验,得出Z1、Z2、Z3的最佳配比为1∶3∶3,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混合菌.与单菌相比,混合菌能够在较为苛刻的环境条件下降解硝基苯,并具有较宽的底物范围.同时结合实际硝基苯工业废水特点,考察了混合菌在高盐度下以及苯酚或苯胺和硝基苯共存时对硝基苯的降解.结果表明:混合菌具备较强的耐盐能力,可在5%的高盐(NaCl)条件下有效降解硝基苯;当苯酚或苯胺和硝基苯(200mg/L)共存,初始浓度分别为100和50mg/L时,混合菌对硝基苯的降解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硝基苯降解菌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法处理硝基苯废水是较理想的方法。从吉林市某化工厂的排污口的江底底泥采样,以硝基苯为底物,在好氧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驯化、筛选,成功地分离出了4株对硝基苯有较强耐受力的高效降解菌,经鉴定为假单胞杆菌属(Planococcus Migula)、动性球菌属(Pseudomonas Migula)。研究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它们能把硝基苯作为惟一的碳源并对硝基苯有较强的生物降解能力;通过驯化可以使降解菌对硝基苯的降解能力有较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超声波/H2O2/金属氧化物体系中,金属氧化物(CuO,ZnO,Al2O3)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H2O2/CuO体系效果较好。对超声/H2O2/CuO联合作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反应液的pH值、硝基苯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的变化对其降解效果没有明显影响;硝基苯的降解效果与其初始浓度有关,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硝基苯高效降解菌群对硝基苯好氧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硝基苯为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好氧条件下硝基苯的生物降解主要通过部分还原途径.吡啶甲酸作为副产物出现在硝基苯的部分还原途径中.生物毒性大,阻碍了硝基苯的降解.本实验分离出3株在好氧条件下以硝基苯为惟一碳、氮、能源的菌株,分别鉴定为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微白黄链霉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胶红酵母)和Micrococcus luteus(藤黄微球菌),并借助其完整细胞考查了由上述3株菌混合而成的菌群对硝基苯的好氧降解.结果表明:硝基苯经部分还原生成2-氨基酚,2-氨基酚再进一步开环降解.在2-氨基酚开环过程中,有吡啶甲酸生成,毗啶甲酸被矿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