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红碱淖遗鸥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鸥(Larus relictus)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是确立较晚的物种。我国主要繁殖和栖息地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和陕西神木红碱淖湿地,目前红碱淖遗鸥种群的数量已经远胜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繁殖种群,有关学者对其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从种群的分布、分类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有属猪血木的生存现状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研究了濒危植物猪血木的生存分布现状 ,报道了该植物植株数量及分布新情况 ,并从胚胎学、气孔器特征、繁殖特性等方面对猪血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猪血木的濒危机制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保护对策和建议 .  相似文献   

3.
胶东海岸野生玫瑰(Rosa rugosa)的濒危现状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玫瑰是具有重要种质和生态价值的濒危植物,胶东海岸是玫瑰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和种群特征分析,基本查清了该区域内现存的玫瑰野生分布区(点)及主要分布区的生境特征、玫瑰种群的数量、空间格局,揭示了人为导致的生境破坏、玫瑰种子传播受阻是导致野生玫瑰种群数量持续减少、有性繁殖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该区域的野生玫瑰种群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利用性保护相结合的多途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西东乡濒危植物普通野生稻(Qryzarufipogon)种群在迁移地实施迁地保护,研究并评价了迁地保护后的濒危植物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普遍野生稻种群里迅速增长的趋势,分布面积迅速扩大,通过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实现种群更新,有性繁殖正常,实生苗补充在种群增长中起重要作用;无性繁殖旺盛,对新生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濒危种迁地保护是成功的,杂草是阻碍濒危植物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水位控制是生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珍稀植物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濒危植物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存数量稀少或者只出现在脆弱的有限生境中,面临随时可能灭绝的威胁。中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过去50年里,我国有数千种植物已经或濒临灭绝,植物保护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研究探讨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稀少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导致植物濒危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其中内因主要是植物自身遗传多样性低、繁殖能力不足或幼苗活力弱,外因主要是指历史气候和生境的变迁、同域物种竞争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功  杨兴江  杨子松  余列  李懿 《甘肃科技》2010,26(14):158-159,163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南岭山脉以及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台湾和山西等省(区)的山地。红豆杉分布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是:热量充足,温暖潮湿。甘肃陇南林区分布有红豆杉,是本林区的优良乡土珍稀植物。陇南林区红豆杉濒危的主要原因有:(1)种子产生量少,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较低;(2)种群缺乏较强的竞争力;(3)地理分布的局限性;(4)对生境要求的特殊性;(5)人为破坏严重。此外,针对红豆杉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柄双花木为我国特有二级重点保护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和广东等省的部分区域。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长柄双花木的自然地理分布特征、群落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繁殖生态学特征及其濒危的可能原因。导致长柄双花木濒危的原因主要有:(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花粉和资源限制、花粉竞争、传粉昆虫缺乏以及有机养分积累不足等,导致其有性繁殖能力差,结实率和结籽率低。(2)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困难,萌发率、成苗率。(3)克隆繁殖能力有限,自然种群中克隆个体稀少。(4)生境片段化导致种群缩小,更新困难。(5)严重人为干扰直接导致种群锐减。此外,本研究还从强化科学研究和和保护途径等方面探讨了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主要以长江流域濒危物种中华鲟为例,阐述了我国长江流域水利水电站的建设对长江水生物种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我国为保护中华鲟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着重介绍了关于鱼道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详细地描述了鱼道结构所包含的主要类型及说明,并以国内外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加以深入了解。最后指出我国的鱼道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以及今后我国水利水电工作者需要对鱼道开展研究的建议和主要内容,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多样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有裸子植物巴山榧树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国特有裸子植物巴山榧树(Torreyafargesii)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濒危机制、资源保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巴山榧树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巴山榧树的濒危机制,总结巴山榧树的保护措施,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1)巴山榧树濒危的原因主要有:历史气候变化导致巴山榧树数量大规模减少;巴山榧树遗传多样性低,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低;巴山榧树生殖障碍大,种子萌发率低;巴山榧树群落内物种生态位重叠程度高,种群间竞争激烈;人类活动导致了巴山榧树生境的破碎。2)巴山榧树资源保护策略目前主要有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等,但同时还应全面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结论】应深入研究巴山榧树濒危机制,开展巴山榧树繁殖技术和系统地理格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昆嵛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昆嵛山21种濒危植物资源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和保护价值,并根据昆嵛山的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通过对这些濒危植物的调查和概括,为昆嵛山濒危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 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1.
斑海豹(Phoca largha)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北部,偶见于东海和南海,繁殖时属冰上产仔类型。渤海的辽东湾冰区为其繁殖场,也是本种最南端的一个繁殖区。由于长期被猎捕,斑海豹已处于濒危状态。1983年起辽宁省将其列为三类保护动物实施禁捕;1988年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2年,大连市建立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991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省又于2002年建立了庙岛群岛省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对斑海豹的保护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关于斑海豹在中国海区的分布、生态行为、繁殖习性及人工饲养繁殖管理等问题,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大量  相似文献   

12.
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鹤种,主要在青藏高原3500-5000米的沼泽地繁殖,在云贵高原2700-3200米的一些地方过冬.由于繁殖地和越冬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都比较恶劣,影响幼鹤的生长,所以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国际鸟类"红皮书"和濒危物种公约都把它列为急需挽救的濒危物种.黑颈鹤在云南省的越冬地主要在滇西北中甸县的纳帕海、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泸沽湖及滇东北会泽县长海子水域一带.近年笔者先后到上述地区进行考察,现将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鹤类分布数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对近年来我国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从保护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濒危机制、法律法规及信息系统5个方面介绍了保护与研究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政策保障体系,运用先进技术深入探索珍稀濒危植物濒危原因,广泛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加强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西北干旱荒漠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分布、濒危等级,分析了该地区在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研究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鸿雁的迁徙、繁殖、食性等习性的观察和研究,以期对鸿雁的生态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为石竹科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对裸果木的种群分布、遗传多样性、形态解剖特征、繁殖特性、人工培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关于裸果木的逆境生理、分子抗逆机制以及抗逆基因挖掘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思路及展望,以期为裸果木的保护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朱鹮就地保护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保护机构的建立、栖息地保护与改善、野生种群监护、野生种群现状、濒危等级下降、野化放飞和再引入几个方面综述了27年来中国朱鹮就地保护的成就。在1999-2007年朱鹮繁殖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朱鹮繁殖区扩散、巢区植被变化、营巢地海拔变化和营巢树种变化等近年来朱鹮繁殖生态出现的变化。针对目前朱鹮繁殖区分布现状和朱鹮繁殖生态的变化,分析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北地区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东北虎.它不仅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保护伞物种,还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物种.东北虎的保护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姚振生  叶居新 《江西科学》1993,11(4):232-237
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与特征的研究,是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根据其保护等级、分布局限性、稀有值、物种吸引力、保护指数以及学术研究价值等标准,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66种受保护植物的生态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和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药用植物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药用植物的需求量非常巨大.组织培养是对传统药用植物繁殖方法的突破,它能使有性繁殖成活率低或不能有性繁殖的药用植物繁育出新的植株,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约束;为药用植物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供资源种苗,防止品种退化且优化品种;可以保存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防止物种灭绝、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组培研究现状,讨论了药用组织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