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内涵和目标出发概括了校企合作教育的意义,提出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归纳出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模式、校企合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文 《科技信息》2011,(13):291-291,273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如何使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综观国内外,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高等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否办出特色,主要取决于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因为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校企合作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对于校企合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合作教育模式的角度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咸宁技师学院以服务学习型企业创建为目的,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大胆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一个"校企联合主导、工学用结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其创新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招生就业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余洪英  刘焰余  吴军  吕科 《科技信息》2010,(20):I0196-I0196
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职校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高职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出发,重点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点"冷"思考.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阐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创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实现了"政行企校,四轮驱动"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化工生物技术专业(锂电池方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订单模式建立、"厂中校"与"校中厂"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通过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分析了国内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指出一些现存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董德明 《科技信息》2009,(29):I0299-I030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将“工”与“学”,“校”与“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本文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三个阶段,工学结合的三种形式及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与同行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能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本文从满足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的角度,结合所在学院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探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范欣楠  王颖 《科技信息》2011,(33):172-172,385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IT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仍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本文以北京吉利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信息工程学院—校的一方和信息中心—企的一方各自的优势,为学生设计实习岗位,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为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教育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校企合作模式使职业教育冲破了校园的围墙,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求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志明  马广 《科技资讯》2009,(18):168-169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削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在基于引企八校的“互挟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实践成效。该模式主要在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校企互通互融,促使企业真正融八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了校企双赢长效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际合作教育的海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阐述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不同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实践、成功的校企合作培养海外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实例,从合作教育的具体实践及其内涵丰富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众多中小企业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始终坚持多方联动、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搭建平台、拓宽校企合作途径,引企入教、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探究规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从校企合作的现实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校热企冷”现象.“校热企冷”的原因在于企业和社会公众仍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当性存疑,校企合作立法的软性约束力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存在着额外风险、外部激励实效不强、利益交换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强校企合作立法的法律说服沟通,使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当性形成确信,借此形成校企合作法规软性约束力,在校企合作立法中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利益交换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典型分析台湾地区校企合作模式及变化特征,剖析了台湾地区产学携手合作计划的运作机制;分析了大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并从观念、政策法规、体制等内涵上,提出了突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很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期望实现的愿景,但目前校企合作发展中存在诸多障碍。高职院校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实力,从而改变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的局面,对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潍坊学院学报》2017,(6):68-69
研究并分析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介绍了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各系部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一些探索。强调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助力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不很成熟,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该文以机电专业毕业生就情况调研为依托,分析当下校企合作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不断提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王宝贵 《科技信息》2009,(8):170-17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显示了无比的优势。本文从校企合作途径、合作制度、内涵发展、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月明  杨科钰 《科技信息》2011,(15):198-199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本文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入手,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运行机制,认为校企合作模式的要素应当包括校企合作的载体和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两方面。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运行机制,要从建立制度、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入手,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构建"多方合作、优势互补"五位一体、车间化学校等新模式。通过践行这些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或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