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奇异值分解和傅里叶变换方法在图像分析和人脸识别中的作用;比较了两种方法进行图像处理的分解信息,研究了图像傅里叶变换后幅度谱和相位谱包含的图像信息;随后设计实验研究了奇异值向量矩阵和奇异值矩阵中包含的图像信息,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图像分解后的奇异值矩阵包含图像的光照信息;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了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阀值植物根系图像边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系的生长状况可以反映该地区的气候及土壤特性,现有的根系研究方法如挖掘法、整段标本法和剖面法,都有破坏样本和工作量大等缺点.为了实时跟踪植物根系生长状况,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和自适应阀值的图像处理方法,对采用内窥方法获得的根系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将边缘提取后的图像进行融合.此方法可以在不损伤植物根系的前提下自动对根系的生长情况进行提取分析,实现实时采集及精确测量根系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数字图像处理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当今社会的众多领域,其中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傅里叶变换。该文在MATLAB的软件环境下,简要阐述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图像处理原理,并给出了相关图像的处理结果。这些将有助于增加初学者对傅里叶变换的理解,提升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CCD摄像头拍摄机织物图像,根据其特性进行图像处理,自动寻找条纹方向并旋转图像.通过运用误差处理的方法,得到精确的织物经纬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拍摄一幅图像即可快速得到织物的经纬两个方向的密度,比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计算量小,并可以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纺织品密度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无需设定阈值的傅里叶窗口滤波算法,该方法解决了加窗傅里叶变换法无法克服的阈值问题,得到单一最佳频率图像,并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该方法可用于各类条纹图像的低通滤波,为从条纹图中进一步提取变形相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介绍了自动窗口傅里叶变换算法的原理,利用该算法对散斑图进行了处理,并与加窗傅里叶变换法的滤波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无需设定阈值的傅里叶窗口滤波算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相位编码并结合三色光栅的方法,实现光学彩色图像的加密.该方法采用三色光栅技术将一幅彩色图像调制为灰度图像,并采用分数傅里叶变换的相位编码进行加密.该方法不仅实验设备简单,成本较低,利于实现,而且可利用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分数阶增加加密的重数,从而提高了安全性.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光谱分类是研究恒星光谱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准确分类识别在天文研究领域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新的光谱特征提取方法,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一维光谱变换为二维傅里叶谱图像,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得到的二维傅里叶谱图像进行分类,由于二维谱图像具有新的特征分布,提高了分类精度;在此基础上,为降低短时傅里叶变换中的采样过程造成的信息损失,在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前先利用一维卷积对一维恒星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显示证明了新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域的图像信息隐藏方法,将图像用其在傅里叶变换域内的结果保存,读取时经过傅里叶逆变换进行图像的显示,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他人通过做相应的逆变换读取到图像的真实信息,在存储傅里叶变换的结果时,将对数据做了一个置乱处理,这样通过简单的傅里叶逆变换是无法获取到原始图像,从而达到了对数字图像信息加密和隐藏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信息隐藏和保密能力较大,且算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斜地校正模型和校正原理,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频域sinc插值算法.将SAR图像沿距离向做离散傅里叶变换,在不破坏原信号频谱的条件下,进行频谱中心补0,再做逆傅里叶变换,完成对图像的插值.用该方法对复图像和灰度图像进行斜地校正,证明两种不同图像的sinc插值方法在效果上是一致的,均可完成对能量图像的插值.用Radarsat的数据成像,对复图像、求模图像和量化灰度图像进行频域sinc插值,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图像配准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区域图像配准方法.在图像中选取一块小区域代替整体区域,根据对数-极坐标变换、傅里叶变换的特性确定图像间的比例和旋转变化,利用傅里叶的相位相关技术确定图像间的平移关系,从而求出图像的配准参数,最后利用这个配准参数对待配准图像进行全局配准.此方法改进了利用全图求取配准参数的过程,利用小区域变换得到配准参数,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1.
药用甘薯—西蒙1号的离体茎、叶及块根外植体,在含有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中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改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可使其再分化形成根.如切取茎尖或带腋芽的茎段,则可直接形成小植株.西蒙1号茎、叶及块根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及再分化形成的根,其过氧化物酶及淀粉酶同工酶活性,以及谱带数均有所不同,这些变化与其分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应力场的植物根系模拟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植物根系形态形成机理,以等应力原则为基础,对植物根系的形态形成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和植物根系之间的剪切应力是控制植物根系形态形成的主要力学因素,而基于植物根系形态形成原理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可应用于薄壁板壳结构的加强筋分布设计,快速得到加强筋分布的近似最佳拓扑形态,以作为进一步详细设计的初始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研讨蛇足石杉芽胞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试验分析了培养温度、培养基和光照强度以及赤霉素对蛇足石杉芽胞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蛇足石杉芽胞萌发最佳培养温度为(22±2)℃;最佳培养基为Moore,萌发率约82%,植株平均高度约14.620 mm;Knudson C培养基次之,萌发率约64%,植株平均高度约为5.158 mm;暗培养适宜芽胞萌发及不定根生长,萌发率高达92%,平均根长9.088mm,800 lx弱光照培养不定根生长缓慢,平均根长8.675 mm,1 600 lx光照对不定根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赤霉素对于芽胞萌发与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建立了蛇足石杉芽胞萌发培养体系,为进一步研究蛇足石杉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机制及其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采用对峙法测定其对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该菌对黑胫病菌具较强拮抗作用,拮抗机制主要为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采用温室盆栽,田间试验,分别测定该 对黑胫病的防效,室内防效为97.6%(10^6个/mL浓度级),田间移栽时,每株施用4克效果较好,田间防效可达67%以上。  相似文献   

15.
纯音乐对迷迭香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迷迭香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的方法,在相互隔音的条件下,研究了日间纯音乐的不同播放方式(间断方式、一段方式和连续方式)处理对迷迭香扦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对照(无音乐)相比,(1)三种方式的纯音乐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迷迭香扦插成活率,且连续方式音乐处理效果最为显著;(2)音乐连续方式和间断方式处理可显著促进迷迭香扦插苗的生长;(3)三种方式的纯音乐处理均可以缩短迷迭香扦插的生根时间,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且效果依次为连续方式、间断方式和一段方式;(4)音乐刺激对迷迭香扦插苗的叶绿素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roo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organ for plants not only because it absorbs water and nutrients, but also because it provides anchorage against uprooting forces[1,2]. Root architecture is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root system in the growth medium[…  相似文献   

17.
草莓再植病害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对自身根系活力和S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草莓根病病原真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的化感作用是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根系TTC还原能力和SO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连作草莓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连作土壤中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侵染,加重连作草莓土传根部病害,最终导致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依据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群体行为,构建了一种带偏好的群体交互模型,用于对虚拟根系可塑性的建模与仿真。视根尖作为根系群体中的智能个体。依据根尖个体对资源的竞争以及共享行为,构建根尖个体间交互模型。采用L系统构建简单动态根系生长模型,用于控制根系生长发育。结合群体交互模型与根系生长模型,在三种不同的土壤资源分布场景中分析群体行为对根系长度、根系在土壤中分布以及根系形态。结果表明群体交互影响下的根系生长能够感知土壤资源分布,并进行适应性的根系结构调整,从而为根系仿真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纸培法研究反枝苋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明反枝苋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枝苋营养器官水浸提液在浓度0.001和0.002 g/mL时,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所提高,浓度≥0.020 g/m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浓度达到0.100 g/mL完全受到抑制,种子不能萌发.水浸提液浓度为0.001/mL和0.002/mL时,对苜蓿根、芽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0.020 g/mL时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反枝苋根水浸提液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芽,根/芽显著降低,茎水浸提液对根芽生长在浓度达到0.050 g/mL时表现出抑制作用,根/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叶水浸提液浓度≥0.020 g/mL时,对根、芽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P<0.01),对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胚根,根/芽比明显上升,与对照和低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系分泌物在植物种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根系分泌物及一些根系常见的化学物质对半寄生檀香生长、根系发育、养分吸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檀香幼苗生长的寄主根系分泌物或化学物质,为檀香的科学育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0.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檀香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个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包括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寄主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reanum)、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和寄生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4种吸器诱导物质[2,6-二甲氧基对苯醌 (DMBQ)、芒柄花素、槲皮素和丁香醛]和1个对照处理(水),处理3个月后测定檀香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养分(N、P、K)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结果】 外源信号物质能影响檀香幼苗的生理特性,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DMBQ和丁香醛处理能显著提高檀香幼苗的株高、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除重阳木外,其他植物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檀香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小细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外源信号物质均提高了檀香幼苗N、P、K等养分吸收能力,其中以DMBQ和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处理效果最佳;降香黄檀和台湾相思根系分泌物、DMBQ及丁香醛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檀香叶片的SPAD值;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显著提高了檀香幼苗的光合自养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檀香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与根系之间(粗细根、粗根长度除外)呈显著正相关;檀香吸器数与总根长、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檀香吸器发育与根系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优良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及一些化学物质的添加能有效促进檀香幼苗根系发育、养分吸收以及光合能力。研究结果能为檀香的壮苗培育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