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文彬 《甘肃科技》2010,26(5):194-197
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对翻译文学经典进行复译也是不可避免的。以杨必和彭长江两位译者对《名利场》的翻译为例,应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具体考察50年文化语境和当代文化语境对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操纵,寻找译本中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诸因素与译者个人翻译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英译本书名对原文的"叛逆"和"改写"是由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以及译者主体性这三个主要因素共同制约和操纵的结果。这种操纵是为了塑造模式化的"东方他者"形象。其中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翻译活动的社会背景,对翻译活动进行潜层操纵;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赞助人则对译者明确提出翻译要求,直接干预和操纵翻译活动;而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和翻译观也直接影响其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以安德烈.列弗维尔为代表的操纵派翻译理论认为,文学系统内赞助制度、诗学和专业人士三方面的约束力,改写了文学作品的面貌。作为社会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电影作品也受到这三方面力量的操控,尤其是引进外国电影时对电影本身的改写。赞助制度内的相关机构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电影类型的选择及翻译的改写以"建构"某种预期的"文化",诗学因素与意识形态紧密结合以强化影片的成功,而专业人士通过语言的力量影响着外国电影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丈夫》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广受喜爱,其译本很少得到研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指出,翻译是改写。译作都会受到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本文将以《丈夫》三个译本着手,分析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如何操纵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对象以及翻译策略的。  相似文献   

5.
很多电影片名的翻译都被视作是对"忠实"原则的颠覆。从操纵学派的"三要素"理论来看,在片名翻译中,译者被套上了三重枷锁,片名翻译出现创造性叛逆有一定的必然性。文章论述了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三要素对片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源语和目的语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新闻译者在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忠实于源语文本而要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以生态翻译理论为依据,认为译者只有了解新闻翻译的生态环境,不断进行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才能使译文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运枚 《科技信息》2009,(10):125-126
翻译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语言层面简单的双语转换,而是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实践活动。本文主要从译者选材及对译本的改写两方面研究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作用,有助于我们从文化层面更深层次理解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根据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通过甄选伊万.金(1945年版)和施晓菁(1981年版)翻译的两个《骆驼祥子》英文译本,针对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翻译的影响程度及其在译文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剖析,同时通过两位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译者在《骆驼祥子》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相似或相异的翻译策略,尝试性地探讨了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翻译的操控。  相似文献   

9.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思潮,翻译这一术语得以重新改写与界定。将译者主体性置于文化语境视阈下,分析文化语境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译者从文本的择取到文本的理解都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翻译动机到翻译成品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下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和操纵。因此,只有当译者在认同主流文化趋向的前提下,译者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显彰。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从解构主义的观点入手,对十七世纪至今流行的一种通畅翻译、透明的译文的归化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本文主要从译者的前见、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性别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入手对译者在翻译中的现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文学翻译标准的探索反映了翻译学者不同的翻译追求,深化了学者对文学翻译本质的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从文本因素来讲,是对文学作品风格和内涵的阐释;从文本外因素来说,是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双重操纵下的重写或改写。  相似文献   

12.
译者在典籍翻译实践中往往轻视文本的诗学价值,诗学伦理研究正是针对译本诗学价值的理性反思。《道德经》诗学气质玄妙深远,译者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诗学气韵,对最终翻译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描述与分析《道德经》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所采用的不同诗学伦理态度,能拓展典籍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3.
翻译的过程就是操纵的过程。《红楼梦》的两个全英译本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没有真实地反映原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操纵。从意识形态与赞助人的角度出发,对于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和赞助人是如何操纵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对象以及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可以为客观地评价译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小梅  陈海燕 《科技信息》2011,(1):201-201,203
翻译工作的实践中会发现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面对各方面的文化差异,译者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翻译,译者应该如何巧妙地处理一些看上去很难跨越的文化“沟渠”,实现译文的高水准。本文将对文化四方面的差异及其带来的难题进行论述,给出相应的可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添、删节、改写和转译是旅游资料英译的四种基本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旅游资料翻译存在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译者在遵循基本翻译方法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译文的准确性、避免词和句法错误,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还要注意译文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赵丽珠  赵宁 《科技资讯》2008,(33):246-247
多元系统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面临文化转向,与文化理论的对话势在必行。本文以多元系统的视角研究女性主义翻译,探讨了两种理论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译者与译文地位的重新阐释,以及女性主义译者的干涉性翻译策略对男权意识形态形式库的扩充。  相似文献   

17.
从对《红楼梦》与“熊猫丛书”的译介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改写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重要价值.通过对操纵改写诸因素(改写的形式、意识形态、赞助人和主流诗学等)作用的分析,阐述了改写理论对文化推介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寻找一条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改写理论探究马君武的《缝衣歌》译本,表明马氏基于目标语"主流诗学"和个人"政治意识"对原文本进行了改写,从而拓宽了译本研究的视角,并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变通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功能是使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电视英语软新闻要求语言简洁、可接受性强。在电视软新闻英译过程中,译者可根据功能加忠诚原则采取相应的改写、删减、释义等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思想,即"延异"、"作者死了,译者诞生"、原文与译文的"共生互补"关系以及译文多元流动的评价标准等,从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以及译文的评价标准三方面进行浅析,认为解构主义翻译观尽管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过分强调差异性,否认原文文本的终极意义;过多强调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和创造性,否认作者的权威性和独创性;同时提出译文的多元评价标准,否认忠实的翻译准则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导致翻译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