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受人关注的群体.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FUZZY综合评判方法,以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对照,从贫困大学生的饮食消费、学习、日用和服装消费几个方面对贫困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描述.建立起高、较高、一般、较低等四种标准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以聊城大学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
吕娜  阮丽美 《科技信息》2012,(1):329-329,337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山东省济南市2所民办高校共32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基本特点及其家庭相关因素。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总体水平良好。在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维度,女生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维度,农村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2)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仅能预测其社会自我.而与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家庭自我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470名普通本科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显著相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能力显著相关。结论:(1)大学生的整体自我概念较为积极。(2)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波 《科技信息》2008,(5):180-18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法,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并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从走一到大四的持续锻炼使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上的差异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动态发展趋势,即持续、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仕健  郝向鹏 《科技信息》2007,(34):213-213,265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消费群体中特殊的一员,其消费行为的产生源于消费动机的直接推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中存在着诸多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动机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把握其非理性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目的在于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引导其进行理性消费。这对帮助大学生的成长,减轻家庭负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是引导消费潮流的重要力量,由于大学生个性化的消费理念,其消费行为往往是不理性的,表现为消费情感化等特征,从伦理角度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精神价值缺失,传统节俭的消费美德逐渐弱化,因此,要立足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教育,树立合理、健康、文明的新型消费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7.
王春晓 《科技信息》2010,(34):271-272
大学生是中国网络市场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研究和分析他们的网络购买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网络消费趋势。本文以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为理论依托,开展网络购买行为的实证调查,对大学生网络购买的群体特征和网络购买决策过程等网络购买行为进行研究,初步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购买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符号元素,利用投射技术进行服装风格心理学实验,找到服装款式与文字表述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不同品牌定位与消费者的认知状况.同时,讨论了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几个比较流行的服装品牌,分析青年女装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5):110-116
为探究人造购物狂欢节在三线城市的现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对蚌埠市4个城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假设检验、列联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探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购物要频繁;中、高收入的中年群体属于"经常购物类型";"双十一"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中、低收入居民,而"节假日购物节"的主要消费人群为高收入居民;服装配饰、日用百货和护肤彩妆更受消费者青睐,可能为连带销售商品;性别对消费结构、购买力度有影响等.基于此,针对商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速蓬勃发展为网络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操作选择平台。当代人们网络购物的形势发展愈来愈好,其中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力军",该文就盐城地区高职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分析其利弊,其在网络购物平台的消费金额和消费的商品数量上影响着网购平台的销售走向。换而言之,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可以预见未来数年网络消费的形势和前景。据此,该文以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为视角,根据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对现时代在校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特点进行论述,对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媒体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网络购物给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总结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合理消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消费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主体,消费的意识观念行为上都呈现不成熟的状态,攀比和盲目消费,享乐主义的观念,消费方式的误区对消费者个人、消费群体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培养大学生的消费品质,树立"适度消费"道德观,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成才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本文在对景德镇陶瓷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部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庞贤妹  魏俊峰  林洁 《科技信息》2013,(25):215-217
目的:通过对大学城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大学生体育旅游过程中所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策略及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体育旅游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并正在发展壮大,但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大学生属于消费群体,没有一定经济来源,而体育旅游的单次消费较高,这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相关部门应重视高校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拓展体育旅游的选择;健全大学生体育旅游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新消费者是个性鲜明、极富特色的消费群体,正在成为中国的消费主流,影响着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消费模式.新消费者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有强烈的升腾和实现自我的愿望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曹立艳  吴莎 《科技信息》2011,(9):124-124,82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笔者对河北省高校进行了消费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进而分析大学生的攀比消费、盲目消费以及浪费等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消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田军娜 《科技信息》2012,(9):271-271,249
本文通过论述多媒体网络的普及、发展和网络市场的不断革新、网络消费者的消费潜力等来说明服装网络营销市场潜力巨大,并且就此对服装网络营销市场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开展消费者需求的服装网络营销市场提供理论支持,为发展服装的网络营销市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消费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消费文化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品格、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规律等.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前卫性、超时性、发展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消费文化对社会消费文化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有较大的影响张力;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享有同一轨迹.在大学校园,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同在,早熟型消费与不成熟型消费共存.不成熟消费、攀比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学生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活能力和消费观念教育,要在大学生消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要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恰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经济时代,口碑营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来作为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促进销售的重要营销方式。大学生消费群体是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的主力组成部分,是利用与分享网络口碑的关键力量,研究网络口碑对大学生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大学生消费者购买决策作为研究对象,以石河子大学为例,重点调查研究网络口碑如何影响大学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期为互联网经营企业提供科学的营销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之间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的消费特征.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境外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和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境外游客在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形式,旅游购买渠道等消费决策时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即境外游客易选择山水风光优美、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丰富的旅游地;在购买渠道和住宿购物方式上呈多样化.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