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人们对于家畜家禽的求偶和繁殖比较熟悉,鸟类的甚至鱼类的也知道比较多,惟独对蛇类的却所知甚少。蛇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通过繁殖产生后代,以保持种族的绵延的。蛇有雌有雄,在外部形态上,两性差异不大,只是雄蛇的尾部较长,逐渐变细,  相似文献   

2.
青虾的繁殖与仿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是我国最主要的淡水经济虾类,民间俗称为河虾。它不仅因为肉味鲜美深得百姓喜欢,而且因为其独特的繁殖方式,得到了科学家们的青睐。在繁殖季节,青虾独特的求偶与交配方式,使行为学家们从中得到了许多启迪。特别是雌虾向体外释放的雌激素以及雄虾用于接收雌激素的感受器官——小触角,在仿生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那么,青虾究竟是如何求偶交配,其中又有哪些行为引起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呢?让我们首先来看看青虾从求偶到交配成功的全过程。据学者们最近观察,从雄虾的求偶直至雌雄交配成功,其行为过程可分为6个连续的阶段,即…  相似文献   

3.
动物们通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比如告诉同伴"有危险",或者宣布"求偶仪式就要开始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很大,大到能穿透水体,能在遇到  相似文献   

4.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通过实地观察,本文对白冠长尾雄的求偶、产卵、鸟巢、孵卵、育雏等习性作了记录和分析,取得了真实数据。这对拯救和研究白冠长尾雉这个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工饲养和繁殖白冠长尾雉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2021,(3)
正蝴蝶集群是自然界中一种奇特的现象,其成因至今尚无定论,是为求偶繁殖,还是食物诱惑,抑或是集体越冬,甚至是为了安全感?作者希望通过观察并分析秦岭蝴蝶的集群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蝴蝶集群,也叫"蝴蝶聚会",是自然界的一种奇特现象。电影《五朵金花》中的蝴蝶泉传说描绘的就是蝴蝶的集群现象。蝴蝶为什么要集群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求偶繁殖,即在性信息素的引诱下聚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斑蟋求偶交配产卵的行为学特征,揭示这种生理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生物学机制。方法:将成对的双斑蟋成虫放入实验箱内,连续观察它们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并记录。将经过交配的雌性双斑蟋单独放入实验箱内,对产卵过程中的特定行为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双斑蟋的求偶以雄性召唤鸣叫开始,相互探求,转而发出求偶鸣声;双斑蟋以雄下雌上的体位进行交配,雄性蟋蟀尾端上翘对准雌性生殖孔,排出精胞完成交配;双斑蟋的产卵行为包括:探索、决定位置、产卵器刺入、产卵器微提、休止期、排卵、产卵器收回等。结论:双斑蟋交配主要以雄性蟋蟀鸣叫探索为主导行为,雌性蟋蟀性选择为交配成功关键,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7.
《诗经》"二南"(《周南》、《召南》)中许多诗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婚恋礼俗内容,从中可见当时青年男女在结婚前有男子向女子求婚的礼俗。从"二南"中的有关诗篇来看,这种求婚礼俗还具体表现为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男子在仲春二月以猎取的动物为礼物向女子求婚;二是男子用捆束柴薪幽会姑娘,表示要亲自迎娶她;三是贵族男子求偶重视德、貌;四是女子求偶重视勇敢、诚信。  相似文献   

8.
鸡年鸡展     
《大自然》1993,(1)
在十二生肖中,鸡是唯一属于鸟类的动物.中国野生鸡类的种数约占世界总数的22%,居世界之冠.在鸡年(癸酉年)之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北京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鸡年鸡展",旨在宣传保护珍稀鸡类和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展览包括五个主要内容:一、鸡的概念(形态、分类、分布、栖息地、习性、食性、求偶、繁殖、换羽和天敌等);二、  相似文献   

9.
东亚钳蝎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明显表现了怕强光、怕强风、怕噪音、喜欢弱光和相互残害的生态特点。蝎子是肉食性动物,我们选取了38种昆虫和26种动物肉进行了饲喂试验,其中有18种昆虫,11种动物肉喜欢吃;18种昆虫,11种动物肉较喜欢吃:有2种昆虫和4种动物肉不喜欢吃。饲养蝎子的方法,包括池养、缸养、盆养及瓶养等。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成蝎500~600条,仔蝎3000~5000条,孕蝎200~300条。蝎子的繁殖为卵胎生,每年产仔一次,平均每只母蝎一胎产仔28.16个。对蝎子的求偶、交配、产仔及母蝎保护仔蝎的行为均作了观察。近几年来,东亚钳蝎生存的自然条件受到破坏,影响了蝎子的繁衍。随着医药业的发展,对中药全蝎的需要量增加,群众大量捕获,致使蝎子种群的生长、繁殖受到干扰,数量大大下降。为此,应加强蝎子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改变自己原来的体色,以便能更好地觅食、避敌和求偶,其变幻莫测的色彩,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有些动物,能随着情绪的变化,迅速改变体色.如俗称"变色龙"的避役,平时处在绿色丛中,体色大都有绿色的基调;来到树  相似文献   

11.
强配与进化     
近年来,生物学家观察到猩猩、野鸭、臭虫等动物中,存在性强配的行为.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强配行为是否有利于生物进化?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有性繁殖有很大的优越性.雌雄双方染色体重新组合后,允许子代的遗传物质产生更多的变异,这样决定有机体有更高的生活力,对变化的生活条件有更大的适应性.一般来说,受精作用必须雌雄双方尽力协调配合才能完成.交配前,许多动物往往会发出各种“求偶”的信号.如不少鱼类雄体身上出现五彩缤纷的色斑,称为婚装;孔雀等雄鸟用鲜艳夺目的羽毛诱取对方的“青睐”;美洲艾松鸡雄体交配前在一大群雌鸡的围  相似文献   

12.
人类和众多动物有识别颜色的能力,并且将生物体的颜色赋予或多或少的寓意,其中能够将美学与生存能力有机结合的健康体色,可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动物世界里,色泽光鲜是营养良好的体现,反之则可能食不果腹;色泽艳丽是健康活力的展示,反之则可能年老体衰,这在鸟兽的雄性求偶炫耀中可以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当然,动物的毛色不同,功能也各不相同,概括而言,变换体色而提高个体在野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展现体色而增强个体在配偶竞争中的魅力,是动物体色进化的根本原因。动物的体色通过表皮组织或羽毛或兽毛表现出来,每种动物都有相对一致的体…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2019,(5)
正战斗是一种高风险的竞争行为,常导致受伤甚至死亡,多见于雄性动物之间。近年来,科学家观察到不少雌性动物强烈的战斗或攻击行为,于是提出了一些假说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来验证这些假说。生存和繁衍,是所有动物的使命。为了生存,必须拥有食物和领域资源;为了繁衍后代,必须拥有配偶或交配机会。但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繁殖资源往往是欠缺的。因此,动物常常会与同类或异类  相似文献   

14.
动物GnRH免疫去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去势是近十多年来得到广泛研究的一门控制动物繁殖的技术,现已形成了激素免疫学.文章就近年来动物GnRH免疫去势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效果作以介绍,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些动物为了传宗接代,竞采用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离奇古怪的求偶交配方式,从而使它们繁衍后世,这里不妨介绍几种。无声小夜曲: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招潮蟹,雄性的长有一只巨大的左螯,使敌人望而生畏。其实这只大螯的功用只在求偶。交配期,色彩绚丽的雄蟹扬起巨螯前后作拉锯状,犹如音乐家拉小提琴。这种无声的小夜曲,使没有大螯的雌招潮蟹深深陶醉,潜入它的穴中交配。闪光密码引异性:萤火虫靠准确的闪光密码来吸引异性。北美雄性黑萤火虫飞行时,每5.7秒闪光一  相似文献   

16.
植物通过播种、扦插来繁育新株,动物通过胎生、产卵来繁殖后代,这恐怕没人提出疑问。但若说某植物是“胎生”的,就令人感到新鲜奇特了。  相似文献   

17.
以帮助学生建构生命世界中"繁殖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之一、胎生和卵生是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概念为例,从梳理科学概念,明确教学目标;揭示学生前概念,明确"教""学"差距;合理使用资源,助其概念转换与重组三方面具体阐述教师在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诗经》“二南”所反映的先秦求婚礼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二南”(《周南》、《召南》)中许多诗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婚恋礼俗内容,从中可见当时青年男女在结婚前有男子向女子求婚的礼俗。从“二南”中的有关诗篇来看,这种求婚礼俗还具体表现为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男子在仲春二月以猎取的动物为礼物向女子求婚;二是男子用捆束柴薪幽会姑娘。表示要亲自迎娶她;三是贵族男子求偶重视德、貌;四是女子求偶重视勇敢、诚信。  相似文献   

19.
杨晓芳 《科技潮》2003,(1):44-45
据科学家统计,目前我们地球上已知道的鸟类大约有9000多种,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自成一个大千世界。鸟类和其它种类的动物一样,它们在恋爱和求偶时,也有许多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2003,(4)
1973年,廷伯根(NikolaasTinbergen)、洛伦兹(KonradLorenz)和弗里西(KarlvonFrisch)三位行为生物学家因为在行为生物学领域的出色工作和优异成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发给行为生物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为新兴的行为生物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从而在生物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行为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即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变化的所有反应过程的科学。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动物的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利他行为、亲杀行为等诸多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内容,如行为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行为发生学等等。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如捕食、攻击、逃避、求偶、育儿以及学习记忆等,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越简单。动物的社会性也是发展变化的,是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的结果。动物的行为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有些则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动物的行为,弄清动物行为的形成、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为动物的保护、培育、繁殖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对人类自身演化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行为与疾病的关系等问题。本期我们为读者组织了几篇关于动物行为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丁秋蓉、廖馨、王闻起、吕佳、黄成等师生。配文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李湘涛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