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期间,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现行的期间立法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已成为案件久拖不决、诉讼效率不高的重要根源,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又浪费了司法资源。本文从解决这一问题入手,指出期间立法存在六个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立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和具体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问题及环境权入手,引出了公益诉讼的概念,通过分析国内立法的不足,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各国诉讼机制的日趋成熟,国际社会对人权保障问题越来越关注,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对于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存在不足。根据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几种严重问题,我们应从立法上明确保障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时、日、月、年“的诉讼期间计算单位体系中没有“周“极不合理。由于“周“的恒定和准确,将克服以“年“、“月“计算诉讼期间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和不便,改善以“日“计算期间的繁琐和随意。增补“周“为诉讼期间的计算单位,不仅是与国际社会接轨之举,而且将给我国立法、司法和整个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时、日、月、年”的诉讼期间计算单位体系中没有“周”极不合理。由于“周”的恒定和准确,将克服以“年”、“月”计算诉讼期间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和不便,改善以“日”计算期间的繁琐和随意。增补“周”为诉讼期间的计算单位,不仅是与国际社会接轨之举,而且将给我国立法,司法和整个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时、日、月、年"的诉讼期间计算单位体系中没有"周"极不合理.由于"周"的恒定和准确,将克服以"年"、"月"计算诉讼期间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和不便,改善以"日"计算期间的繁琐和随意.增补"周"为诉讼期间的计算单位,不仅是与国际社会接轨之举,而且将给我国立法、司法和整个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王红哲  高玮 《科技信息》2008,(10):245-245
反诉制度从由抵销抗辩这一最初形式发展至今经过了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其立法目的也从单纯的考虑公平过渡到集公平公正和诉讼效率两者于一身,它凭借着能够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节约诉讼成本、避免矛盾裁判、缓解执行压力等功能优势,成为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目前我国反诉制度的整体状态还不尽人意:立法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理论研究乏力,引导性不足,这两种因素的合力成为司法实践弊端形成的主要原因,妨碍了反诉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举证时限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制度之一 ,其重要性表现在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等方面。我国立法虽较早确立了这一制度 ,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需进行重建。重建时应当坚持以法定期间为主、指定期间为辅 ,引入调查令制度和时限中止机制 ,并对原、被告及第三人之举证时限作分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法治环境的形成和法治资源的优化重组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构建有别于现在诉讼制度和更具针对性的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学界和务实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在民事诉讼法典全面修改列入到立法日程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公益诉讼问题,为立法修改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论证更具时代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举证时限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其重要性表现在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等方面。我国立法虽较早确立了这一制度,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进行重建。重建时应当坚持以法定期间为主、指定期间为辅,引入调查令制度和时限中止机制,并对原、被告及第三人之举证时限作分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11.
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代中国人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基本矛盾,提出要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必须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制定良法,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公正司法,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加强法律教育,塑造公民现代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要依法治国必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二,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人民的公民意识,从而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第三,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第四,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党和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3.
民众参与环境行政在环境问题凸显的今天越来越重要,其依据即合理性的讨论是学界首先应予关注的问题。一方面,环境权理论虽然无法直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法律依据,但是通过对该理论的讨论和传播,却可以使人们普遍认同民众确定的享有环境利益,因此它可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最根本的理论支持,而这也是环境行政程序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的特质也决定民众参与相关程序是法律的现实需求,而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众参与有关环境行政程序的明确规定,这可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实在法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休闲与人的生活品质、生存境界内在相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学会聪明地休闲、把握生存的审美境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础。这个问题已引起当代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深度和系统性不够,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内在结合不够。要深入地研究这个世纪性课题,应从逻辑和理论、历史和境界、体验和产业、量化和实证多方面切入与展开。  相似文献   

15.
环保执法向来是山西省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传统的环保执法模式下,各个职能部门各自开展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在环保执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山西省政府积极探索环保执法新模式,以联合执法的方式集中执法力量,加强行政机关之间以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打破部门之间的隔阂,加强执法过程中的管理和责任制度。环保联合执法对山西省环境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由于行政联合执法先天不足,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立法上的缺失、主体资格的不适合、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都会影响到环保执法的效果,所以应当通过法治化的路径将环保执法合作纳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建议应从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法律体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矿产地质勘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加速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世界及我国对物权请求权制度的规定与研究,认为物权请求权的类型、性质、行使和时效适用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8.
赵峰 《科技信息》2008,(13):264-26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是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的大胆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处理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但是该法仍未彻底改变我国现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由于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程序上设置的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使当事人无法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程序及缺陷,提出制度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有其体制根源,如人为地限制某些职业的竞争人数,使愿意者不能加入;增加某些职业的竞争,使其超过自然限度;限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因此,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在此过程中,应有所“为”,国家必须进行一系列现实的制度性安排:取消户口歧视,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就业歧视;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0.
居住权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首次规定于2004年10月人大法工委通过的物权法草案中。这一制度源于罗马法的居住权制度,作者对此进行了阐释。作者对居住权制度的身份性和保障功能进行了澄清和并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