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边界元法求解位势问题,均采用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本文将位势问题的解答设定为有限个半平面解答的线性组合,它精确满足城内方程.然后令解答在N个边界点满足给定的边界条件,求解设定解答中的待定常数.该方法简单,避免了奇异积分,方程组系数  相似文献   

2.
介绍基本等价于Johnson原问题的问题I和问题I的自然推广问题D,对问题I和问题D我们将给出解答.从对问题I和D的分析解答中,推测出两个有意义的猜想.  相似文献   

3.
严谨性是数学的一个特征。解答中学数学问题时,应尽可能地注意叙述的严谨,尤其应注意思想方法上的严谨。有损严谨性的一些逻辑错误,常常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淆命题的几种形式,变换论证的主题。解答数学问题时,必须正确理解题意,针对问题的要求进行回答。如果中途不知不觉地离开了问题的要求,或者原问题未得到解答,或者问题虽最终得到解答,而解答中却难免混乱。  相似文献   

4.
两两独立H-道路的最大条数问题,最早由Mader于1978年给出了完整的解答.1980年Lovász由他的拟阵匹配公式给出了另一种解答.2001年Schrijver又给出了一种简洁的证明.但他们对问题的解答形式有着巨大的差异,本研究证明了这3种形式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5.
1.解答宇宙之谜的机器将启动   科学家预言,世界上功能最为强大的物理实验室将会解答很多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黄章树 《科技信息》2007,(20):195-196
命题转换是数学解题活动中最常见的思想方法.从方法论角度看,命题转换是恰到好处地引入转换机制,充分发挥转换功能,采用迂回曲折的途径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答的问题,实现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针对位错与纳米裂纹干涉的反平面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得出了精确解.首先利用复变函数中的保角变换方法,将直线裂纹问题化为孔板问题,再借助于柯西积分,获得了该问题的精确解答,然后分别推导出有、无表面效应作用时的应力场和位错力的解析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当裂纹尺寸缩减到纳米量级时,表面效应的影响使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和位错力减小,但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表面效应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含表面效应的解答逐渐趋近于无表面效应的经典弹性理论解答.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解答高等数学习题常见的几个错解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正确解答,强调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声音     
编者按:本刊自本期起,开设政策咨询栏目,将企业的问题交由专家解答,并刑登,希望能对遇到类似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同时也欢迎读者提出问题.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弹性理论和太沙基塑性区发展的理论,探讨Gibson非均质地基的承载能力.理论推导在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此类非均匀地基临塑区的边界方程,分析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通过与均匀地基临界荷载的经典解答进行比较,考察此类非均匀地基与均匀地基临界荷载之间的相似性,进而得到各承载力系数之间解答的相似转换关系,给出相应转换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借助均匀地基承载力的解答,可将非均匀地基承载力问题求解转化为相似转化系数的计算问题,从而为非均匀地基承载力的求解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矩形弹性薄板定解问题中的角点条件,提出了在将基本方程式的解答取为正弦级数情况下,针对具体问题的边界条件,确定独立的角点条件的方法.可据以给出矩形薄板在任何边界条件下的解答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复数向量与解析几何中的方程、坐标等之间的关系,把解析几何中的求角的平分线问题、点的对称问题转化为求复数的运算问题,从而获得或简化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个游戏问题的解答程序.结合程序运行时出现的现象,引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均匀温度场中弹性直杆非线性振动方程, 采用迭代法得到对应的算子,导出满足该方程及其初始条件的解答,用不动点理论论证了解答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给出与近似法对比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迭代格式简洁,对弹性直杆热膨胀状态下的非线性振动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Davis和Raymond土体一维非线性固结的假设,通过引入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研究了瞬时荷载下的双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利用变量代换及分离变量法得到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双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的解析解,通过退化为Xie双面排水解答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基于所得解析解,对不同界面参数以及非线性参数对土体固结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按沉降定义的平均固结度解答(Us)始终大于按孔压定义的平均固结度解答(Up),且两者的差别随着非线性参数Nσ值的增大而增大.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Us随Nσ值的增大而增大,而Up随Nσ值的增大而减小.与Xie双面排水解答相比,连续排水边界下Nσ值对Up的影响较小.此外,土层界面参数对土体固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弹性理论和叠加原理,给出了在任意分布荷载作用下,Winkler地基梁的沉降、转角、弯矩和剪力分布计算方法.首先将待求梁转化为无限长梁,求出对应的边界条件力;然后求该无限长梁在分布荷载和相应边界条件力作用下的解,将两部分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无限长梁解答,并可以得到沉降、转角、弯矩和剪力.该解答可与基于集中力荷载作用下的Hetenyi解答进行叠加,以解决多种荷载类型作用下的Winkler地基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导体与电介质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电像法问题,指出了文献[1-2]中关于这一问题所出现的一些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确定叠梁层间发生接触的区间及接触力分布规律是叠梁计算的关键.为克服以往解析解答得到的结论不合实际的现象,将叠梁接触问题构造为线性互补问题,并给出其一般求解过程.为验证该法的合理性,以梁与刚体接触问题的Timoshenko解答与胡海昌解答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典型荷载作用下的叠梁接触问题进行了计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刚度比、荷载作用形式以及剪切挠度对叠梁层间接触规律影响均非常明显;考虑剪切变形影响时,叠梁接触力由集中力变为分布力;集中力作用下,叠梁接触趋于点接触,均布力作用下,叠梁接触趋于线接触;上下梁刚度相等是叠梁接触力分布规律的一个转折点,不同的上下梁刚度比会得到不同的接触规律.  相似文献   

19.
约等理论     
本文首次对约等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处理,给出了约等度和相对距离概念,讨论了运算性质.在应用上,给出了几个别开生面的问题与解答.  相似文献   

20.
将连续排水边界引入双层饱和软土地基的一维固结理论.基于该边界,利用积分变换法推导出任意荷载作用下土体有效应力增量的解答,并分别给出了瞬时恒载和正弦波荷载作用下有效应力增量和总沉降的解答.将所得解答退化单层土的情况,并与已有解答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得解答的可靠性.最后,对正弦波荷载作用下双层土的一维固结性状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