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藏河流健康评价体系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义西藏河流健康的基础上,构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河流水文形态、河岸带、水体理化性质、水生物和社会经济功能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根据不同区域西藏河流的特点,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划分为藏东南河流、藏中南河流、藏西北河流和藏东北河流4种;建立了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对位于林芝地区的巴河进行评价,得到该河健康评价结果为中等的结论.西藏河流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的差异,针对不同区域河流特点所确定的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河流健康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流健康的各种概念做了概述,综述了当前学者提出并应用于实际的主要指标,对这些指标体系做了论述.比较了长江和辽河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对不同学者对黄河作出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做了比较,力图对当前的指标体系作出总结.认为制定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自然规律,有利于河流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对河流健康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回顾了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状况,总结了河流健康评价的对象、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今后开展河流健康评价还需对评价标准、评价尺度、评价方法、服务功能评价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借鉴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包含10个指标的河流生境破碎化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对指标进行筛选和赋值,确立包含4个指标的适合河池地区的河流生境破碎化评价指标体系。经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后,应用该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的部分河流(河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环江为较小程度破碎化;红水河、龙江和大环江为中度破碎化;刁江为较大程度破碎化。研究得出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目前河池及周边地区河流生境破碎化状况的一种快速评估。根据指标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该地区河流生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内外河流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15个评价指标构成的广水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将其健康水平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5个等级,运用AHP-综合指数法对广水河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水河健康综合指数为3.1963,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广水河的河流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水量和水资源承载力不足;部分河岸坍塌;水体污染,部分河段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河床淤积;水生生物减少.根据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及修复措施,为广水河流域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决策依据,也对同类型的河流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流里程较长时,流经区域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属性往往会有较大变化,直接对河流整体进行评价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河流健康状况.针对这一问题,以秦淮河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一天然河段河流分段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河段和天然河段分别建立了包含水生境、自然生态系统、水管护和社会服务功能4个准则层各1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分段加权法,根...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市锦江流域典型河段柏条河–府河为研究对象, 从河流健康内涵出发, 选取生境特征、生物群落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共16个指标, 建立满足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实地勘查、遥感、GIS和环境DNA等方法来定量化指标, 通过综合评价法分4个河段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 各评价河段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数范围为3.23~3.82, 处于亚健康水平。河流健康评价指数呈现从上游到下游沿程降低的趋势, 不同河段河流健康水平表现出的强空间异质性与人类活动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成都平原河流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其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流系统的健康评价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确立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中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原因和种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不确定性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模型,构建包含生态特征指标、整体功能性指标和社会环境影响指标3大要素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沙市河流生态系统为例,按照"健康、较健康、一般病态、疾病"4级评价标准,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的健康状况(0.51)接近警戒值的下限,说明目前的生态环境中度退化.对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流健康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河流健康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对河流健康的研究,不同的角度对河流健康内涵的理解与健康评价方法不同。本文提出对河流健康涵义理解存在的争议性问题,探讨分析河流健康、河流系统及河流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概括河流的两种属性与两种内涵。最后从评价内容和原理两个方面阐述河流健康评价的常用方法,针对河流健康评价的属性与方法总结河流健康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硅藻指数评价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硅藻指数进行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日益广泛.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对渭河流域60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硅藻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根据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对渭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共采集到硅藻26属221种,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小形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和极细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为主要优势物种.实验共计算出12个硅藻指数,除IDAP指数外,其余11个指数均与河宽显著相关,仅DI-CH指数与溶解氧显著相关,SHE、IPS和DI-CH指数与NO2和NH+4显著相关.基于硅藻指数生态健康分类标准,12个硅藻指数评价结果相差较大,IDAP、IPS、IBD和LOBO指数评价结果较好点位占45%以上,而TDI、IDP、CEE和DI-CH指数评价结果较差的点位较多,占45%以上,其余指数评价结果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