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Stanford机械手,在Windows平台上,采用Visual C++及OpenGL图形库,开发研制了Stanford机械手运动的三维动态模拟软件,对机械手在可行的运动空间中进行运动学仿真模拟。提供了一种在可视化环境下,直接研究机械手的运动关系、空间轨迹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玻璃镀膜取料机械手的设计,首先根据该种机械手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整体方案的设计.然后用三维造型软件对机械臂和叉形机械手进行了三维造型和虚拟装配,并进行了虚拟运动实现.对叉形机械手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出了叉形机械手应力分布示意图和叉形机械手受力后位移示意图,通过实验得出该机械手运行的工位数值,使用控制系统对其进行补偿,进一步得出了该机械手运行的精准度.为玻璃镀膜相关企业的取料工作解决了一些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向华 《科技信息》2012,(26):31+33-31,33
本文在上料机械手设计与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进行了机械手三维设计。完成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手各零部件三维建模设计,并将各三维零部件进行装配。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六自由度加工机械手是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气压传动的高精度、高效率的先进数控加工仪器.本文采用Pro/E实体建模实现了机械手的三维设计,并描述了六自由度机械手工作状态,通过ADAMS运动分析、ANSYS仿真软件进行了虚拟样机的性能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高速码垛机械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包装袋规格和码垛技术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高速码垛机械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气压驱动,并通过手指开合机构、侧板夹紧机构和压袋机构,实现包装袋的可靠抓包、搬运和码放等动作.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与计算,完成了该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并在Pro/E平台中建立了该机械手的三维CAD模型.对该机械手的动作规划、动力学计算以及气动系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机械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复杂工作环境下微小型救援机器人的工作特点,设计了一种机器人机械手。依据机械手的关节空间和工作范围设计了机械手的结构,分析了机械手的受力情况,通过简化模型计算驱动力,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壳体及齿轮材料,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为机械手的仿真分析提供了必要的样机模型。实际应用证明,设计的机械手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武威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基础平台和八大应用系统。重点介绍了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中应用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监察平台的功能设计,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说明,电子监察平台的流程设计、电子监察平台部分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移动机械手由一个机械手固定安装在一个移动平台上构成.移动平台和机械手的不同物理特性使移动机械手的建模和协调控制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对移动机械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其整体运动学建模方法;针对移动机械手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点,设计了PD反馈控制器;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普通微机的空间机械手运动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Java3D和VRML实现,采用AutoCAD作为机械手建模工具,通过VRML-Export插件将模型转换为VRML文件,再通过Java3D导入VRML文件构建虚拟三维场景.通过USB接口接入操纵杆向场景输入控制数据,实现了对机械手的运动仿真.利用Java3D内建的碰撞检测系统实现抓取小球操作.  相似文献   

10.
以MOTOMAN工业机器人为平台,设计了集机电气一体具有抓取和吸附双功能的机械手实验装置。详细介绍了其实验设计方案、气动系统设计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将分离的两种拾取功能机构有机地组合到一套装置中,即机械手的抓取和吸盘的吸附两种动作,充分发挥了机构的多重效能。该实验系统在高校气动控制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机器人技术等多门课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功能破拆机器人危险工况作业与远程工具头换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可视化换装方法。该方法可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工具头位姿检测、机器人运动状态三维可视化、数据处理与存储等功能。首先分析可视化平台的组成及基本原理,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简述运动学理论、液压缸与关节角的换算关系,给出机器人运动状态的可视化;然后分析工具头位姿获取及可视化,以Apriltags作为视觉基准系统,利用视觉检测实现工具头定位完成工具头的可视化;最后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可视化平台的实用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可视化平台能够有效地完成危险工况作业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机器人远程工具头换装任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数据链飞机模拟器中飞行平台轨迹的终端实时显示问题,以飞机动力学运动方程为基础,构建了盘旋机动和斤斗机动过程的轨迹方程,并给出了机动动作设计的一般流程。通过建立基于时间戳的自适应交互多模(AIMM)时延补偿模型,使飞机动作显示与实际作战网络负载下的飞机状态保持同步。最后设定2种机动动作场景,对飞行机动轨迹予以演示,验证了所设计的可视化平台能有效模拟飞机进行盘旋和斤斗机动,实现了地面指挥所对模拟飞机飞行状态的实时监视,为空战仿真模拟训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任务的调度策略是实时系统中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多任务实时系统的调度问题是实时系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利用其自带的Simulink软件包,并结合Turetime-1.5工具箱,构建多任务实时系统的仿真平台,实现对典型的调度算法的调度仿真。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变电站进行精确三维实景重构,并在虚拟仿真层面上,在三维场景平台中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正常巡视和故障检修的推演仿真,形成现场作业的辅助指导方案.然后,结合惯性导航与实时视觉定位技术,获得实际工作人员、工程车辆等在变电站中的位置,分析得到实际工作人员与车辆的运动趋势,并与变电站三维实景模型中建立的高压带电危险区域进行软碰撞检测,从而实现现场作业与巡检的风险管控,及时制止作业过程中误入带电危险区域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实际工业系统不允许在运行中进行实时的故障诊断试验及研究的问题,设计了基于Matlab中GUI的高温硝酸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仿真试验平台。本试验平台采用符号有向图的深层知识模型和反向推理方法,利用系统模型中的相容通路,推理基本故障的故障诊断规则,引入信息粒度和信息粒化原理,实现了粒矩阵的知识约简算法,构建了基于粒计算-SDG的故障诊断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仿真试验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红外测温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智伟  冯驰 《应用科技》2010,37(5):24-28
针对高温环境下的实时监测问题,红外测温系统采用比色测温法进行测量.红外测温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光学设计与光电转换,Labview系统作为数据处理和界面显示的平台,实时地给出直观的数据图形和表格.系统工作性能稳定,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接近物体真实温度,可以满足对高温环境的温度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基于脑-机接口(BCI)的应用系统较少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可以帮助严重运动障碍残疾人实现书籍阅读的系统。系统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脑-机接口,采用CPLD平台设计视觉刺激模块,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CA)算法在Visual C++平台上设计一个实时在线程序采集,分析脑电信号,并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鼠标移动和阅读器翻页等操作。通过八位受试者的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SSVEP脑-机接口阅读系统,产生控制指令的正确率高达94.8%,信息传输率(ITR)为40.98比特/分钟。该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严重运动障碍残疾人无法与外界交流的生活现状,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电子、通信、计算机、GPS等现代高新技术对智能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提供的支持,本文利用Visual FoxPro开发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计算机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公交运行实时数据的统计和快速处理,并考虑未来需求量和服务质量等因素,自动编制行车时刻表,从而提高了运营调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益和乘客满意度,能够为现行公交行业实现先进的营运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刘艳  刘全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9):12969-12976
为提高飞行控制算法的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一个无人机硬件在环飞行模拟仿真平台。从几何、物理和行为三方面研究无人机数字模型构建方法,将物理实体以数字化方式呈现。设计一种多元融合场景建模法,依据属性相似归一原则进行建筑物划分,编制建模规则,研究曲面数量优化方法,在UE4(Unreal Engine 4)中整合建筑物模型和高程图,创建真实地形地貌的三维可视化飞行场景。以四旋翼无人机F450为例,与飞行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平台满足了飞行模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跟踪曲线误差小于2%,对后续控制算法优化和复杂应用场景试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Cortex-M4微控制器STM32F407、GSM网络通信模块和固定IP主机作为硬件系统平台,构建了一个实时采集电力线路参数的无线监测与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对电力线路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意外漏电事故并做出反应,尽可能地减少因线路故障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系统设计采用可视化编程,操作界面友好,GSM通信网络覆盖面广,监控距离不受限制,GPRS通信可免布线,方便快捷且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