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是什么? 我们在电视上或者书上看到的恐龙化石,大多部是恐龙的骸骨,不过你可不要认为化石就都是骸骨哦! 事实上,化石可以是远古生物的骸骨,或者身体的某个组成部分(比如牙齿),它们显示着该生物的外貌特点和生理结构;化石还可以是生物留下的足迹等,这些则记录着该生物的分布位置和生活习性。比如,我国四川西南部就曾发现肉食性恐龙游泳的痕迹化石,这就为恐龙会游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王敏 《大自然》2011,(2):70-72
鸟类的起源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涉及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和羽毛等多方面内容。随着越来越多重要化石的发现,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已经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鸟类化石等,  相似文献   

3.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r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4.
正于新疆鄯善的中国最大规模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日前出土了体长35米、重约30吨的恐龙化石,刷新中国"龙王"纪录。这一大型恐龙化石发现于鄯善七克台地区距今约1.6亿年的地层中,属于植食的巨型蜥脚类恐龙。该恐龙形体巨大,体长可达35米,体重估计约30吨,它刷新了我国发现的侏罗纪大型恐龙的纪录。  相似文献   

5.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 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光滑,无或有微弱横纹,没有保存内部构造.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 minor Chen et al.1994无论从锥体长度、口端直径宽度、扩散角,还是化石的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一致,因此理应归属Protoconites.通过Protoconites与好运阶(Fortunian)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thytium(或Archotuba 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ambrorhytium 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恐龙化石非常丰富,属种之多,延续时代之长,举世罕见,堪称“恐龙王国”。最近几年,我国辽西地区下白垩统热河群产出的恐龙化石再次引起了世界瞩目。从分类上讲,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块恐龙化石,是产出于朝阳县梅勒营子的鹦鹉嘴龙化石。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特有的恐龙,因其吻部长得像鹦鹉嘴而得名。这种恐龙是一类两足行走的植食性动物,是许多恐龙研究学者感兴趣的一类恐龙。不过,真正把世界的目光引向辽西的发现,是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发现于辽西北票,从形态上看,它处在向鸟类演化的一个相对原始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初步报道产自洛南中元古界洛南群巡检司组底部的以具壳化石为代表的多门类生物组合,经多种方法估算的地质年龄为12亿年,是本世纪中期发现的伊迪卡拉软躯生物群的2倍。由于标本及其图象显示明确的化石属性,年代古老,对于地球后生物早期演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贵州省东部坝黄剖面留茶坡组硅质岩中的微体化石进行研究。通过薄片观察,发现多种球形化石,包括一类具连接体的球形化石以及两种具深色外壁的球形化石。对具连接体的球形化石进行系统的描述,并建立新属Bahuangia gen. nov.。Bahuangia的连接体呈葫芦状或链状,形态可与出芽生殖的单细胞真菌或细菌进行类比。所报道的3类球形化石在扬子板块埃迪卡拉纪晚期的深水相地层中广泛分布,此次发现加深了对埃迪卡拉纪晚期深水区生物面貌的认识,可为区域地层对比以及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05,(2):13-13
英国剑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尼古拉斯.巴特菲尔德(Nicholas Butterfield)将取自加拿大维多利亚岛具有8.5亿年历史的岩石分解后,发现了一些微型化石,它们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真菌化石。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必将增加早期生物的多样性,并在为主要进化事件断代的分子钟上增添一个新刻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贵州织金县城关的哺乳动物化石发现的地点进行了地理位置及地质地乳考察,并对所获化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太古宙生命起源研究是地学领域争议激烈的热点研究方向,已报道发现太古宙生命遗迹的地区集中在格陵兰岛istu绿岩带,澳大利亚西部Pilbara克拉通和南非Kaapvaal克拉通等三处。判别太古宙岩石中关于生命存在指示信息的可靠性是探讨生命起源的首要内容,当前微组构分析技术、生物标志物测试以及古生物学形态类比法的融合大大推动了对太古宙生命鉴别研究的深度,但现有认识或推论均带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如δ^13C指标的有效性、形态类比法的局限性、化石的微构造等诸多科学问题依然存在争论。今后多学科思想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是研究太古宙生命起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对象上要重视对化石母岩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经过石化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来自遥远的过去。化石见证了地球的沧桑巨变,充满传奇色彩,因此逐渐受到广大奇石爱好者的青睐与追捧。然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叠层石——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13.
《科技导报(北京)》2012,30(30):14-14
最古老动物脑构造化石纪录发表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教授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关于动物脑部构造的化石纪录,其精美的化石保存使科学家得以进行深入研究,并和现生动物的脑部构造进行直接对比。这是继"澄江化石"2012年7月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后,澄江化石研究领域迎来的又一大喜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中元古代海相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食肉的低等无脊椎动物石质宏观实体化石.通过观察化石中动物的形态和显微结构,发现这些动物具有捕食习性并具备口、消化道、消化腔等消化系统器官,以此确定了化石中动物的食肉属性,同时探讨了化石的形成机理.该种化石的发现可以充分证明中元古代低等动物已经进化到一定的水平,对华北中新元古代"动物化石"的重新认识和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们认识中元古代动物的化石形态和解释达尔文因没有发现寒武纪以前的化石而困惑提供了充分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植物界的国宝水杉,学名“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是地球上松柏类家族中的一员,因有着长达1亿年的连续化石纪录而被称为“活化石”。现代水杉的野生植株的分布仅限于我国湖北、四川(今属重庆直辖市范围)、湖南交界处大约80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活水杉植株上个世纪40年代在我国被发现是一件轰动世界的新闻,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树木园的科学家在众多植物中又将水杉选为20世纪的“世纪之树”。其实,像水杉这样有着漫长的化石记录并存活至今的“活化石”植物有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恐龙日益家喻户晓,“化石”这个名词也时常被人们提起: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除此以外,还有象化石、鱼化石、珊瑚化石、植物化石等。什么是化石?南京大学出版的《古生物学》中定义:“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生活遗迹。”古生物死亡后,它们的身体或活动的遗迹被埋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被石化,体内的有机物逐渐被周围的矿物质取代,最后变成  相似文献   

17.
焦健 《科学世界》2008,(4):60-65
化石是许多已灭绝的上古时期生物用身体写成的一本书,如何解读这本书?本文将以日本出土的鳄鱼化石为例,向读者传授解读化石的诀窍。  相似文献   

18.
搜新吧     
<正>非洲发现恐龙最古老亲戚化石不久前,一个国际小组在非洲坦桑尼亚南部找到了距今约2.45亿年的生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恐龙家族最古老的亲戚,  相似文献   

19.
侯福志 《天津科技》2003,30(2):48-49
所谓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或岩石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当生物遗体或遗迹被岩土覆盖后,其硬体和遗迹部分在岩石、地下水的长期交换作用后,逐步固结石化便形成了化石,如骨骼、牙齿、甲壳、脚印等,包括遗体化石、遗迹化石(粪便、脚印)、活体化石(保存在冻土层中的猛犸象)三类。 据报载,2002年10月,在辽宁西部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枚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科学家据此得出结论:在1亿年前,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类似于鸟类的会飞的恐龙,这是化石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其实,化石的用途还有许多呢!  相似文献   

20.
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之前,地球上的动物化石很少,仅有3~5个门类,而且大部分为软躯体,所以它们形成化石多为印痕,也称遗迹化本文作者体,所以它们形成化石多为印痕,也称遗迹化石。由于很难保存,所以世界上发现的地点较少。尽管在化石群中也发现具骨针的海绵等带骨骼的动物化石,但数量极少,而且对它们的归属也颇有争议。但到了寒武纪,最早期动物化石门类、属种骤然大增,带骨骼、带壳的化石数量也急剧增多,而且由于化石易于保存,在世界上的分布也迅速扩大,与寒武纪前的化石群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故称其为“寒武纪生物大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