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物流仓库建筑进行防火类别划分,具体分析了物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提出了物流仓库在消防安全布局、建筑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出口设置、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排热设施设计、灭火器材配置以及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仓储式超级市场火灾隐患的主要特点是建筑面积较大;商品种类多,数量大,火灾荷载大,人员集中,流动量大,疏散困难.仓储式超级市场建筑火灾消防对策是总体布局要合理,严格划分防火分区,要严格保证疏散出口和疏散距离,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从严掌握,严格审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科学设计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中易出现的火灾隐患主要有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高度过高,早期火灾发现困难,疏散距离超标,疏散指示标志不明显,灭火器配置不当,应采取排除隐患和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大空间卷烟制丝车间防排烟性能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某高大空间卷烟制丝车间防排烟设计效果,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运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其进行火灾模拟。结果显示在不同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完毕时车间2.00m高度以下烟气层温度、CO浓度和能见度均未达到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指标,起火后2400s内不会危及钢结构屋顶的结构安全,多台风机同时排烟是导致烟气较快弥漫的主要因素,高大空间工业建筑设计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划分防烟分区,并考虑分时段分区域启动,划分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高度不宜小于0.70m。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严重的典型部位,运用数学模化和计算机模化的方法,采用双层区域模型,建立了开敞式空间防烟分区内烟气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化软件CSMOKE.应用模拟系统对防烟分区内火灾初期的烟气流动情况,包括烟气的产生量、烟气层的温度以及烟气层厚度随时间的变化等进行预测,并对影响火灾发展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分别以汽油油盘和标准试件为燃烧物开展了大型商场开敞空间防烟分区的实体火灾试验,获取了火灾和烟气运动的特性参数.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下空间的发展,地下民用建筑的应用日益增多,基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通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地下民用建筑的火灾次数和火灾成因及特征,提出了将平面布置、防火防烟分区、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4个主要方面作为消防审核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地下商业建筑防排烟的研究现状,然后主要就其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防火水幕系统、安全岛的设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当地下商业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对其防火防烟分隔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排烟口布置方式对于火灾时期的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影响较大,为了对比分析排烟口布置方式对侧室-通道结构火灾时期排烟效果的影响,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侧室-通道"结构火灾时期排烟口顺通道走向上的不同布置方式的排烟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排烟口均匀布置与集中布置、靠近疏散出口布置与靠近火源布置四种工况条件下的排烟效果;结果表明:排烟口均匀布置比集中布置时疏散出口区域烟气温度低5.4%,能见度提高10%;靠近火源布置比靠近疏散出口布置时疏散出口区域烟气温度低11.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物类型、结构和火灾发展的分析,阐述了防火安全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防排烟设计问题,并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对防火与防烟分区划分、挡烟垂壁的设置、管道布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考虑,提出了公共娱乐场所防排烟设计方面的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设定火灾条件下,基于FDS模拟得到的可用疏散时间,利用相对应的疏散场景和构建的Path Finder疏散模型,开展展览大厅和展览小厅的人员疏散模拟研究.在选择案例展览大厅和展览小厅的使用人数分别设计为6 750(6 600)人、2 450人的前提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应疏散场景分别为展览大厅通过疏散出口、展览小厅通过疏散出口直接疏散到室外、展览小厅通过疏散出口直接疏散到室外或相邻分区的条件下,设定火灾场景是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机械排烟系统开启,人员必需疏散时间分别为510、455和543 s,人员可用疏散时间分别为不小于1 200 s,均满足TRSETASET.设定火灾场景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控制在2.2 MW、机械排烟系统开启,人员必需疏散时间分别为510、455和543 s,人员可用疏散时间分别为不小于1 140 s,均满足TRSETASET.在设定火灾场景条件下,设计的安全出口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例分析了几种防烟分区划分的利弊,指出系统的划分要充分注意到排风量和排烟量的匹配,并尽量使管路简化,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体育馆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要求等问题,采用消防工程原理与方法,对某体育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设定不同的火灾场景,运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进行烟气运动模拟和人员疏散安全性分析,验证该体育馆建筑消防设计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火灾蔓延和烟气蔓延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人员可以安全疏散,该建筑的消防安全性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研究结果为同类工程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一锋  李强 《甘肃科技》2014,(4):101-102,46,9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空间公共建筑日益增多。这些建筑功能和结构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灾特性与普通建筑火灾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大空间公共建筑内部难以设置防火防烟分隔设施,高温烟气难以排出,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和大面积火灾。因此,重视大空间建筑的防排烟措施,积极探索火灾条件下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烟气流动特性,研究大空间防排烟的设计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会 《科技信息》2012,(35):442+452-I0442,I0452
仓储式超级市场火灾荷载大,人员集中,一旦起火极易蔓延。本文从总平面布局出发,在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烟排烟、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和室内装修等方面对仓储式超级市场防火设计工作做些初步设想,期望有利于减少火灾发生或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相似文献   

14.
丁海平 《科技资讯》2023,(6):111-114
该文主要针对建筑消防设施的供电及配电线路防火要求展开深入的研究,根据消防设施的类别,阐述了建筑消防设施供电配电线路防火设计的要求,如供配电耐火耐热基本要求、消防用电设备设计要求、消防供配电线路防火分区的划分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设计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对防火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的重视度、注重对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做好供配电线路防火设计、注重对区域间火灾的阻断措施应用、进行防烟和排烟设计,进而使其能实现建筑消防设施供电和配电线路防火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大空间建筑物划分防火分区时,由于受建筑结构的影响,对其进行物理防火分区存在困难。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运用场模拟软件FDS进行模拟分析,仿真火灾热辐射对相邻区域货物的影响,提出了在建筑内设置一定宽度的隔离带作为防火分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双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3):52-52,26
建筑室内消火栓作为一种扑灭火灾的消防设备,已得到了相当广泛应用,其对于提高建筑抗拒火灾’的能力有着极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就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进行浅析。包括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在防烟楼梯间内布置消火栓的问题、屋顶消火栓的布置等。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因其功能复杂、烟气流动速度快、垂直疏散距离长造成人员疏散困难,这就要求设计时在建筑的每层营造出一块火灾时免受高温烟气侵害的”相对安全空间”,让处在建筑中的人员能够从容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地带。这一”相对安全空间”就是防烟楼梯间。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明确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方式有三种: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和机械排烟。  相似文献   

18.
大空间结构各种火灾场景下的温度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空间建筑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防火设计研究工作也日趋受到人们重视。利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大空间建筑中的不同火灾场景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单个火源位于底面不同位置处以及2个火源同时存在时模型壁面温度场的分布。此外,由于防烟分区和排烟系统等的设置对大空间建筑火灾下的温度分布有较大影响,还对在考虑防排烟装置情况下的结构温度场变化进行了计算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火源距离空间壁面较近时,温度沿高度方向梯度很大,沿高度方向不能近似为等温处理;在2个火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不宜将各火源功率直接相加后用单个火源计算结果作为实际温度场的分布,应考虑各火源的相对功率和相对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 高层建筑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防排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防烟排烟方式   火灾时,楼梯间及其前室是安全疏散通道,也是烟火扩大蔓延的主要途径,因此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烟是高层建筑防排烟的核心,在调查二十多幢建筑中,除少数建筑楼梯间和前室是采用机械加压方式外,绝大数为自然排烟和机械送风相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火灾成长概率和火灾发生后的过火面积为评价指标,探讨对建筑火灾过火面积的预估方法。依据火灾动力学和火灾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将火灾由初期发展蔓延到整个防火分区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采用概率论和事件树的分析方法,得到了每个阶段的火灾成长概率。根据不同阶段火灾的特点,求得了各阶段火灾的临界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对火灾发生后建筑物平均过火面积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