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刘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8):1642-1646
协同设计是一个跨地域、跨时间、跨学科的多功能小组协同产品开发工作的模式,支持协同设计的工作流模型可以为现代产品开发提供强大而有序的工作流管理机制。研究了协同产品开发对工作流模型需求后,提出了一种支持各种粒度产品开发活动的工作流元模型,并进一步提出适应该模型的、基于对象关系的组织模型和资源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工作流建模工具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型自驱动式牵引机设计过程,指出用IDEF3过程模型描述协同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将MCM和CLM作为协同设计过程建模新方法,并针对其在工作流描述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扩展;最后应用于新型自驱动式牵引机的协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仿真的广义动态约束网络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支持复杂产品并行协同设计的广义动态约束网(GDCN)的概念,并给出了GDCN的数学模型.对GDCN的建模技术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基于仿真分析和元模型技术的领域级约束建模的有效方法.最后以某型号V6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为例,说明了支持复杂产品并行协同设计的GDCN建模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建模是工作流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论文在对当前工作流中的主要路由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Petri网的结构、形式化定义和流程建模方法,建立了从工作流到Petri网的路由映射模型.通过对贷款处理流程的工作流建模分析表明,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具有直观、简洁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工作流模式表达了工作流的基本结构特征,对工作流模式的支持是衡量工作流产品在过程表达能力和适用性方面的重要标准.目前的工作流产品对不少复杂的工作流模式尚不能很好的支持,尤其是缺乏对工作流模式进行形式化描述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择逻辑,和传统的数理逻辑相比,针对工作流建模进行了优化,具有更加简单、易于理解的形式;使用选择逻辑建模时,将工作流模式拆分为汇合逻辑和分支逻辑,不仅能形式化地描述工作流模式,并且能够进一步表达工作流模型中与业务元素有关的要素,从而可以很好地支持业务过程建模.  相似文献   

6.
对动态流程的建模和支持一直是工作流引擎设计和实现中的难题.将过程建模方法划分为以活动为中心和以角色为中心2种类型,分析了传统的过程建模方法在对动态流程描述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角色为中心的过程模型RoleNet,并且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工作流引擎OM Engine.实际的应用情况表明,OM Engine对动态流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也验证了RoleNet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教育管理中的各个组织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提出了在教育管理软件中引入工作流技术作为建模开发的基础,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协同技术,能理想完成教育管理软件开发中业务流程的建模和业务逻辑的实现,而工作流描述需要一种工作流模型来支持;Petri网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异步并发现象的系统模型,适合对业务流程建模,结合用Petri网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的方法探讨了如何在教育管理软件建模中应用工作流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网格的工作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网格的工作流系统采用混合式的体系结构,在工作流引擎上集中管理,在任务处理上进行分布执行.工作流引擎通过解析树实现对过程模型中活动的处理,并给出遍历算法.工作流图形化建模工具支持模型向XML文件的转换,并支持XPDL标准.系统基于开放源码的Globus Toolkit 3.9.1实现,对于过程模型定义工具和工作流引擎,通过Web服务封装技术,把已有工作流系统的相关COM组件实现为网格服务,并把支持工作流的网格资源发布到协同设计环境中.对于工作流过程模型中的XML表示,采用C#实现为Web服务.多个Web服务结合在一起,实现网格环境下的工作流的布置.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格协同计算的新需求,网格工作流建模既要考虑过程建模,也要考虑资源和服务建模.提出了面向服务的网格层次资源模型:物理资源、服务资源和虚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网格应用执行过程中的资源访问机制,使实现过程模型中网格工作流和网格资源的分离并动态映射,增强了网格工作流执行的灵活性和动态适应性,同时也便于对跨地域的网格资源进行管理,提高网格服务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是实际业务工作流程的形式化表示,其关键在于建模.由于Petri网构建的工作流模型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因而成为的重要建模工具.在Petri网和工作流理论的基础上,把一个实际的任务分解为工作流,并对该工作流构建工作流网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对模型的特性和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说明了利用Petri网技术来为实际业务流程建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面向协同设计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访问控制模型不能完全满足协同设计系统访问控制需求的实际,在对基于消息通信协同设计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协同设计系统的访问控制实现为目标,以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面向协同设计的消息驱动访问控制模型(MDACM).该模型应用消息实体作为权限表达,以消息实体与过滤规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静态的配置方式实现动态的资源控制,解决了协同设计系统分布性和动态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通过流程控制基作用于消息实体使模型能够支持协同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管理,并通过应用示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模型是一种新型的协同编著系统,它不仅能够为异地的作者提供一个合作编辑的环境,同时还能够确保一系列的写作工作,如写作到审阅,再到写作等能够顺利地有效完成.而为了实现上述的内容,本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和多Agent技术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网格工作流将工作流管理和网格计算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更有前景的分布式协作的工作流系统的解决方案。网格工作流调度是网格工作流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网格工作流的执行成功与否和效率的高低。详细总结了网格工作流调度中的关键技术:(1)工作流设计;(2)调度体系结构;(3)调度决策机制;(4)计划模式;(5)调度策略;(6)性能评估,并对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次阐述了几个典型网格工作流调度系统,且指出了网格工作流规范与调度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以公共财政中养老基金的发放为例的业务协同流程案例并建立了业务协同流程服务模式.阐述了政务业务协同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在省内以公共服务平台的形式解决了跨地区、跨部门、可变流程的政务业务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项目设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方式,提出了基于任务划分的协同设计的工作流结构,建立了协同工作空间以支持群体成员的项目设计,包括组建设计组、分解子任务、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监督及修改计划等,描述了协同工作空间中的三级协同方式:计划协同、方案决策协同、设计图纸协同,并对协同工具———共享图板的实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运用Petri网对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工作流过程模型进行设计,在表达工作流和业务逻辑基础上,对工作流性能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面向流程的工作流技术对中心局作业进行仿真设计。旨在适应邮区中心局作业系统建模和分析过程中所提出的多种要求,去除现有中心局流程中冗余的作业环节,有效改善作业链的协同能力和协作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试点二级中心局的时限提高20%左右,总包的逾限率、差错率和损失率减少60%以上,为中心局业务流程改进和成本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协同服务平台的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实现异地设计制造环境下多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及其过程协同 ,在分析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特性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基于协同服务平台的分布式、开放式产品数据集成管理框架结构 ,介绍了协同服务平台的功能 ,提出了多 PDM系统间的数据通信方法、安全保证机制和一致性控制策略 ,并应用于某航空产品的异地协同设计中 ,满足了协作企业对产品数据的共享要求 ,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工作流过程建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布式工作流定义的叙述,针对合作产品开发过程中建模和执行服务的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分布式工作流建模的实现方法以及几种有效的模型。并且在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业务过程之间的交互模型基础上,分析各子过程之间的交互特点,研究了以WEB服务方式实现工作流执行服务之间的交互模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决电子政务领域面临的协同问题,在电子政务应用领域中引入工作流技术.根据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的规范,分析了行政审批过程的实际模型,提出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规范的协同控制中心的设计思想,将其应用到网上行政审批的过程中.实现行政审批流程的自动化执行,提高行政审批的办事效率,解决了网上审批中无法进行业务流程之间的有效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