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1999,(9)
1999年7月23日00时31分0.066秒(美国东部时间,下同),美国航天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一片耀眼的亮光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8.5分后,安全进入轨道,开始了人们期待已久的 STS-93任务的飞行。哥伦比亚号此次太空飞行为期5天。其主任务是将昌德拉 X 射线天文台送入地球轨道,而担任此次太空飞行指挥的艾琳.柯林斯是美国航天局的第一位女性指令长,因而倍受各方面的瞩目。两次喊停延期3天发射 1999年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登月3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
<正>6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这是继中欧合作地球空间探测双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之后,我国又一颗重要的空间科学卫星。一、"重装"出击造就我国首个空间天文台"慧眼"卫星主要有效载荷包括高能X射线望远镜、中能X射线望远镜、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共有单机设备111台,重量981千克。被有关专家称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空间天文望远镜、第一个空间天文台。"慧眼"卫星有三大优势:具有大天区、大有效面积的宽波段X射线扫描巡天观测能力;具有大面积、宽波段、高时间分辨率、高能量分辨率的定点观测能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回顾国际太阳空间探测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太阳空间探测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我国天文界近年来开展太阳空间探测规划研究情况,并就未来发展,简要介绍了规划中拟开展的深空太阳天文台、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空间甚低频观测阵、立体观测太阳磁场、高分辨太阳X射线成像望远镜、以及空间站候选项目—高灵敏度太阳高能辐射探测等计划.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天体物理学:全波段的利器和新视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90年代在全电磁波段发展的大型天文仪器,从空间天文台的γ射线,X射线,紫外和可见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到地面天文台的可见光与红外和射电,最后介绍中国的大型仪器LAMOST。  相似文献   

5.
<正>在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即将升空之际,本刊采访了领导着我国空间高能观测的张双南研究员,来听听调制望远镜研制中的故事、他对调制望远镜的期待以及对未来中国空间天文观测的展望。科学世界:很高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即将发射,作为我国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观测卫星,在研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张双南:主要是作为科学卫星,上面所用的仪器全部需要自主研发。虽然有些元器件和材料能从国外采购,但也得要按照我们的设计需求来组装,以满足在空间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探针(Einstein Probe,EP)是一颗面向时域天文学的、发现型的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十三五规划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展望未来十年,时域天文学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多波段和多信使的大视场监测的黄金时代.在软X射线窗口,灵敏且快速的全天监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科学机遇.EP卫星将在这一能段窗口开展时域巡天监测,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的X射线暂现源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EP的科学载荷包括一台宽视场软X射线监视器(3600平方度,0.5–4 keV)和一台后随观测X射线望远镜(0.3–8 keV).卫星具有快速机动反应能力以及暂现源警报的快速下传功能.由于采用了新颖的微孔龙虾眼X射线聚焦成像技术,其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比目前在轨运行设备提高了1个数量级,将能监测更远、更大的宇宙空间范围.预期EP将在以下三方面做出贡献:高能暂现天体的系统性巡天监测,发现隐身的沉寂黑洞并测绘宇宙黑洞的分布、研究其形成演化和物质吸积过程,搜寻来自引力波事件的X射线信号并精确定位等.此外,EP的探测目标还将包括从中子星、白矮星、超新星、宇宙早期伽玛暴、X射线闪到恒星耀发等众多的天体和现象,涉及广泛的天体物理学分支.卫星计划于2022年底左右发射.运行寿命为3年,目标5年.  相似文献   

7.
本期物理学热点论文中最热门的新闻来自赫歇尔空间天文台,它考察了宇宙中最冷的物体.赫歇尔是欧洲空间局(ESA)的一个项目,它于2009年5月14日发射升空,其使命是在远离地球处(1.5×106km)进行观测,在日-地-月系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L2)的一个李萨如轨道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8.
由于“千德拉”和“XMM牛顿”两个轨道天文台的建立,使近年来的X射线天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天文学家由此能够获得比以往更高分辨率的谱线和图像。新的观测引起从原恒星到宇宙论的讨论,该领域主要的权威人士希望皇家天文协会组织一次讨论会,评论最近X射线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本书是这次讨论会的文集。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23日,跟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天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Observatory,CXO),利用迥异于可见光的X射线波段"天眼",年复一年地扫视着星际深处,并为人类描绘出一幅幅从未被"看见"的宇宙图景。距我们最近的超级黑洞人马座A~*,位于银心(银河系的中心),是著名的天文射电源。如果这些辐射分布在可见光波段,那么它的亮度将达到满月(约-12.7等)的20倍,从地球看来,它将成为仅次于太阳的最亮天体。虽然人马座A~*迟至1974年才被发现,但它很快就成为了天文学家竞相研究的热点。原来,根据周围恒星高速绕转(恒星S2绕它旋转的速度高达5000公里/秒)等现象,科学家们推断,人马座A~*很可能就是银河系的正中心。人们知道,星系的正中心很可能存在着质量巨大的致密天体,加上人马座A~*又不发出可见光,只是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宇航局9月9日宣布,钱德拉X射线太空天文台监测到来自距地球两亿五千万光年的英仙座星系巨大黑洞声波的证据。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黑洞可以发射声波,有媒体将此戏称为“黑洞在歌唱”。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是"元大都天文台"建台730周年,又值我国最先进的望远镜LAMOST建成,我国天文学界决定以"郭守敬"冠名LAMOST.为纪念和庆祝这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文学事件,2009年11月7-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了主题为"天文仪器与天文学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天文馆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天文学史家和天文学家参加,其中6位来自国外. 报告的论文以大都天文台和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为中心,探讨了天文学发展史的多个方面,尤其是中国天文仪器史,涉及古天文遗址研究、天文台和天文仪器、天文观测、天文历法、天文仪器与当代天文学等专题.  相似文献   

12.
X射线卫星ROSAT观测得到的X射线源1RXP J160338+1554.1,经过美国基特峰国立天文台的4 m光学望远镜的分光观测得到了它的光谱.通过光谱分析发现,该源具有较强的低电离发射线,从发射线的强度比以及谱线形态来看,该源完全符合低电离核发射线区(LINERs)星系的判据.这是第一次完全证实它是一个LINER.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空     
XMM 牛顿天文站艾萨克·牛顿爵士(插图)俯瞰沿轨道运行着的被命名为“XMM 牛顿天文站”的欧洲太空实验室,它正在通过 X射线探测宇宙,以便研究黑洞和解开其它的宇宙奥妙。该太空天文站是阿丽亚娜504火箭发射的,它将沿地球轨道运行2~10年。它的第一批资料于2000年2月开始发回,这些资料将在莱斯特大学进行处理。在那里新建了一个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是为欧洲的科学家们利用该项任务的成果而特别建造的。英国的战略科学投资机构 PPARC 已向 XMM 牛顿天文站项目投入了7600万英镑,主要是在6年的建造时期投入的。若把欧洲航天局和欧洲诸国的费用计算在内,XMM 到任务结束时,预算约为5亿英镑。(英国驻华使馆供稿)  相似文献   

14.
方 成 院士方成 ,1938年 8月 10日生 ,江苏江阴人 ,195 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 ,毕业后一直在南京大学工作。1981年任副教授 ,1986年被晋升教授和博土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至 1982年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做访问学者。 1988年至 1989年任由李政道博士任主任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特别成员 ,并任天文和天体物理分中心主任。 1993至 1997年任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1990年至 2 0 0 1年先后六次被法国巴黎天文台和日本国立天文台邀请为客座教授和一级研究员赴法、日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天文馆落户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2021年7月已经建成使用。为了解该地区的天文气象条件,以便对天文望远镜的观测优化提出参考意见。该文对临港新城的湿度、露点、风速、风向、气温这几个气象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温度适宜,平均温度为16.7℃;湿度偏大,年平均湿度为76.9%;风速稳定,年平均风速为1.9 m/s。研究了临港新城与天文观测相关的气象规律,认为在临港地区建设天文台开展天文观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2019,(4)
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于1919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是由世界各国天文学术团体和天文学家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经过100年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成为当今世界天文活动的权威组织,是天体命名、天体表面特征(月面、火星、金星和水星的表面等)命名,以及天文常数和天文术语等与天文有关的发现与发播的权威机构。为纪念成立100周  相似文献   

17.
1982年,天文学会成立60周年时,我们在横跨东经范围60度,北纬范围50度的国土上,已经建立了5个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所属的青海毫米波天文站,上海天文台和所属的佘山观测站,北京天文台和所属的兴隆、密云、怀柔、天津和沙河观测站,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和所属的蒲城授时台;在4个大学里设立了从事天文教学和研究的部门——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  相似文献   

18.
宇宙中多数天体在天文图像中呈现点状结构,使得针对天文图像点源探测和提取算法的研究成为热点.提出了一种X射线天文图像点源提取算法.首先,利用阈值分割分离部分背景噪声;然后利用峰值检测的方法获得潜在点源的位置和中心亮度;而后,根据X射线图像光谱的特点,提取点源和背景的光谱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有监督训练获得分类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筛除潜在点源中的错误探测.设计实验,应用该算法到NGC 4552星系的X射线天文图像的点源探测.相较于参考算法wavdetect,本算法能够达到相同的误差率(约5%),但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4):15-15
为实现中国天文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国家天文台近期将启动实施8大天文工程。这8大天文工程分别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空间太阳望远镜(SST)、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21CMA)、青藏高原天文台选址计划、云南高美占2.4m望远镜建设、云南抚仙湖红外太阳塔建设以及中国月球探测计划。这些项目将代表中国乃至世界天文技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CygX—1是目前人们最关心的天体之一,因为它是黑洞的一个主要候选者。利用黑洞吸积盘模型,可以说明CygX—1的X射线发射的一般性质。但是,按通常的冷盘模型,在解释它的硬X射线能谱时,遇到了一些困难。CygX—1的X射线发射谱有以下的特点:(1)有较强的硬X射线发射,谱的高能端一直延伸到300KeV左右,(2)当软X射线部分强度有明显变化时,硬X射线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