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蛙皮抗菌肽在低温肉制品中防腐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蛙皮抗菌肽在低温火腿肠制品中的防腐作用进行研究,并比较了抗菌肽、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以及相关复合防腐剂的防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添加量与低温火腿肠制品保质期呈正相关;抗菌肽对低温肉制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低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2.
抗菌多肽是在生物体中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是无数动植物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且迅速、不易产生耐药等优点。抗菌多肽已经成为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抗菌多肽的分类、作用和作用机理,并对抗菌多肽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抗菌多肽是在生物体中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是无数动植物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且迅速、不易产生耐药等优点。抗菌多肽已经成为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抗菌多肽的分类、作用和作用机理,并对抗菌多肽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1~2008年,对河南省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共有两栖动物7种,隶属2目4科7属;区系组成中,广布种4种,东洋界2种,古北界1种,具典型过渡性.蛙科为优势科,太行隆肛蛙为优势种,中国林蛙、黑斑侧褶蛙、中华蟾蜍指名亚种、北方狭口蛙为常见种,花臭蛙为稀有种,大鲵是珍稀濒危种.龙峪湾是花臭蛙已知分布的北限.本文提出了该区两栖动物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两栖动物的皮肤抗菌肽是抵御外界微生物侵袭的有效屏障之一.此文综述了两栖动物皮肤抗菌肽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天然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基因克隆与表达的过程,并展望了其在农业和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分布的两栖动物有2目6科15种,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分布的黑斑蛙、黑龙江林蛙是重要的经济蛙类.保护两栖动物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两栖动物的生活史中有一部分或全部无法脱离水体,尤其是大部分的蛙类繁殖都离不开水,但凡事皆有特例,温室蟾凭借其特殊的繁殖方式正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外来入侵物种。生活史奇特的微型蛙类两栖动物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动物类群,各种蛙、蟾蜍以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娃娃鱼(即大鲵)等都是两栖动物。它们之所以得名"两  相似文献   

8.
2012年10月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考察期间采集到两栖动物蛙类标本1只,经鉴定,为无指盘臭蛙(Odorrana grahami),是湖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对四川省万源市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花萼山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7种(亚种).其中国家II级保护动物1种,为大鲵Andrias daviddianus;省级保护动物3种,为巫山巴鲵Liua shihi、秦巴巴鲵Liua tsinpaensis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4种,近危物种5种;三有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3种(亚种);中国特有种17种(亚种);相对于2006年的调查新增2个种,分别为南江臭蛙Odorrana nanjiangensis和光雾臭蛙Odorrana kuangwuensis.建议建立统一的"秦巴山区两栖动物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大鲵、秦巴巴鲵、巫山巴鲵、南江角蟾、巫山角蟾、南江臭蛙、光雾臭蛙、隆肛蛙、合征姬蛙等种类的监测和生物学研究.在加大宣传和打击违法捕捉力度,减少对野生蛙类利用的同时,积极开展隆肛蛙、棘腹蛙等大型蛙类的人工养殖研究,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秦巴山区的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踏查法对河南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该公园有两栖动物9种,隶属于1目4科8属.其中蛙科为优势科,中国林蛙和太行隆肛蛙为优势种.宁陕齿突蟾为稀有、濒危物种,在该公园发现的宁陕齿突蟾有14个,种群数量占已知总数的73.68%.公园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有4种,东洋界和古北界种分别为3种和2种,体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分布型则以季风型占优势,有5种.两栖动物生态类型多样,陆栖-静水型占优势,有4种,静水型和陆栖-流水型各2种,流水型1种.分布于伏牛山区的秦巴拟小鲵和花臭蛙在调查期间未发现.鉴于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污染、滥捕等对两栖动物资源退化造成的影响,建议设立以两栖动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加强两栖动物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宣传,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栖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H Nawa  T Hirose  H Takashima  S Inayama  S Nakanishi 《Nature》1983,306(5938):32-36
The primary structures of two types of bovine brain substance P precursors have been determined. One precursor contains a sequence homologous to that of the amphibian peptide kassinin. This new tachykinin sequence is bounded by paired basic amino acids Lys-Arg, which suggests that, like substance P, it can be liberated from the precursor and may serve as an endogenous hormone or neuromediator in mammalian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东省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对广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广东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短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3.
鳄鱼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原始脊椎类两栖爬行动物,有强盛的生长、繁殖、抗病和抗逆境能力,是生物医学与生态环保等研究的重要物种.近年研究表明,鳄鱼血有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癌活性,特别是对抗药性病源菌和人类艾滋病毒有较强抗性,鳄鱼血的抗菌作用可能通过血清中的补体蛋白诱导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产生多种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膜的抗菌肽而起作用;鳄鱼胆汁提取物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的生长,可能通过破坏线粒体膜电位和提高活性氧含量来诱导癌细胞凋亡;鳄鱼油有显著的抗菌、抗炎、防皮肤冻伤和促进皮肤烧伤愈合等作用.鳄鱼的工业利用价值和医药与功能食品开发价值,使其成为经济价值高的养殖动物,在广东、海南和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养殖.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鳄鱼驯养繁殖和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J Gibbs  D J Fauser  E A Rowe  B J Rolls  E T Rolls  S P Maddison 《Nature》1979,282(5735):208-210
Bombesin (BBS) is a tetradecapeptide originally isolated from amphibian skin1. BBS-like immunoactivity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mmalian gut2-5, and plasma levels have been shown to rise sharply following feeding (ref. 6 and V. Erspamer, 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physiological actions of BBS are unknown.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the classic gut hormone cholecystokinin (CCK) is a powerful and specific suppressor of food intake7-9. Although CCK and BBS lack common amino acid sequences, they have certain common actions on gut viscera10,11. We have now shown that BBS also suppresses food intake, and we compare its action with that of CCK.  相似文献   

15.
对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在种性类固醇激素在两栖动物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协同调控及相互转化关系作了阐述。并对性类固醇激素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活性肽是近年来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热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活动的增加,延缓皮肤老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活性肽在此方面展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胶原蛋白肽在美容方面有大量应用和研究报道. 文章结合皮肤老化的机理,从肽的吸收和转运、肽在抗皮肤老化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活性肽的抗皮肤老化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TD1作为一种含有11个氨基酸的短肽,具有良好的促进蛋白类大分子透皮的功能.过去的研究显示TD1可以有效协助胰岛素通过皮肤进入循环并最终降低血糖.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种TD1 N端修饰的GFP融合蛋白(TGFP). 我们的实验表明, 与TD1与GFP蛋白的混合物相比, TGFP具有更加良好的透皮功能.这一发现为透皮给药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对解释TD1透皮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因病原性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迫切需要从各种自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因两栖类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水溶性好、抗原性低、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成为筛选抗菌药物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就两栖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分子结构、家族分类、抗菌分子机制、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当前的研究表明,两栖类抗菌肽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有抗病毒抗肿瘤溶血等作用;它们因结构可分为3类:线性α-螺旋多肽、环性肽和含10~13个氨基酸残基长度的多肽;目前已发现抗菌肽有很多家族如Magainin家族、Aurein家族、Bombinin家族、Bombinin-like家族Brevinin家族等抗菌肽家族不同其生物活性也不同;它们杀菌主要通过膜裂解或膜不裂解机制完成;已发现两栖类抗菌肽在临床医药、食品保鲜防腐、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随着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的研究,两栖类抗菌肽将突破表达量低、特异性差、产量小、成本高等局限性,为人类制备新型抗菌药提供更多可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肽库的构建、噬菌体肽库的分类、噬菌体肽库的筛选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从抗原表位研究、免疫诊断研究、基因疫苗研究、抗菌药物的靶向投递等方面,阐述了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在分子病原细菌学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