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6)Ar(n,p)~(36)Cl截面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崧生 《科学通报》1989,34(15):1199-1199
研究自然界~(36)Cl的形成在地球科学有重要意义。宇宙线中子在大气层通过~(36)Ar(n,p)~(36)Cl反应生成~(36)Cl在当今被认为自然界~(36)Cl的主要来源之一。1968年(Onufrier)曾假设慢中子引起~(36)Ar(n,p)~(36)Cl反应的截面与~(14)N(n,p)~(14)C截面(热中子截面为1.8b)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由此计  相似文献   

2.
戴开美 《科学通报》1987,32(6):441-441
Stuiver和Quay分析了公元1000年以后大约900年的已知年代树年轮样品的~(14)C含量。他们的结果表明,对应于Maunder、Sprer和Wolf这三个太阳活动极小期,树轮~(14)C含量正好具有极大值。Lin等和Kocharov等得到了周期为80—90年的树年轮~(14)C含量的变化。Suess和de Jong等则测得了树年轮~(14)C含量周期大约为200年的变化,这些工作中得到的~(14)C含量变化的幅度在1%至2%之间,反映了太阳风对银河系宇宙射线的调制作用。但是,对11年周期的太阳活动是否引起可以测出的大气中~(14)C浓度变化的问题,长期以来还未有比较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天然水中氚含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卫克勤 《科学通报》1980,25(10):467-467
氚是氢的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宇宙射线和上层大气组分相互作用生成氚,主要的核反应是~(14)(n,~3H)~(12)C,~(16)O(P,~3H)~(14)O。氚的半衰期为12.26年,并经β~_反应,生成氦的稳定同位素~3He。在大气圈上层生成的氚组成水分子后,与大气层水汽混合,参与天然水的循  相似文献   

4.
闵蔚宗 《科学通报》1985,30(23):1840-1840
重粒子放射现象是指某些重原子核自发地进行碳衰变或氧衰变,即是有可能发射出迄今已知的α、β、γ、中子、质子以外的碳原子核或氧原子核的现象。 A·Sandulescu等(Sov.J.Part.Nucl.,11(1980),528),及卢希庭(原子核物理,1981),分别提出镭和钍的一些核素,有可能自发地发射~(14)C、~(24)Ne、~(26)Mg……”,或~(12)C、~(16)O……等重荷电粒子。1984年国外报道了观测到镭-223发射碳-14的实验结果。 我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已经在实验上找出了证实~(12)C、~(14)C、~(16)O发射的证据。我们观测的对象是从陈旧钍盐中分离出来的~(228)Ra、~(224)Ra及其子体,源的α放射性计数率≤5×10~2计数/秒。用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和4096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组成的α  相似文献   

5.
施永兵 《科学通报》1985,30(4):252-252
所谓唯一泛圈的图(简称UPC图)G是指一个简单图,对每一个l,3≤l≤v,它恰有一个长为l的圈。确定所有UPC图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见文献[1],p247)。至今知道的UPC图只有七个,它们是K_3,C_5 e,G_8~((1)),G_8~((2)),G_(14)~((1)),G_(14)~((2))和G_(14)~((3))(见图1)。我们约定本文讨论的图都是恰含一个Hamilton圈的简单图,所用术语和记号凡未加定义的均采自文献[1]。  相似文献   

6.
抑癌因子ARF可以激活p53诱导细胞周期的阻断或凋亡.为阐明ARF在促进细胞凋亡作用中的分子机理,建立了高表达p14~(ARF)的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模型.实验表明,p14~(ARF)高表达能促进p53富集在细胞核.经γ射线照射后,发现pI4~(ARF)高表达能促进A375细胞凋亡,促使Sma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p53,Bax,Caspase-3,Caspase-9,p21~(cipl)和p27~(kipl)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而Bcl-2和磷酸化的ERK蛋白水平下降.提示γ射线辐照下,p14~(ARF)促进A375细胞凋亡是ERK介入的依赖p53的以线粒体为核心的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7.
郑淑蕙 《科学通报》1990,35(4):289-289
加速器质谱计~(14)C测年是近十年来国际上的最新技术,由于使用毫克量级样品并能扩大~(14)C测年量程,对于详细研究大洋沉积年代学和洋区混合作用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这是现行衰变计数法~(14)C测年所远不及的。本文运用此种测年方法对于中太平洋西部L2011岩芯进行年代学研究.所测试样为岩芯上部80cm,是该岩芯碳氧同位素测试处理的同一份样品。  相似文献   

8.
卢相顺  陈茂柏 《自然杂志》1995,17(2):106-10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于1993年6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通过了专家鉴定和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用于~(14)C断定年代(断代)研究的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有关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本文简单介绍加速器质谱的计数基本原理和~(14)C及其断代原理。  相似文献   

9.
碳-14测定年代用“中国糖碳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士华 《科学通报》1983,28(3):170-170
我国~(14)C实验室的数目近几年来增加很快,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筹建的实验室有二十多个,急需有一个统一的现代碳标准。1975年冬我们受全国同位素地质会议的委托,着手建立我国的~(14)C测定年代用的现代碳标准。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发现了质子放射性,今年又发现了原子核自发发射~(14)C核素,这些新发现使人们对传统的放射性概念有了改变,无疑给核物理的发展增添了光辉。但释放~(14)C的物理机制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放射性的新发现》介绍了这些新发现的过程及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王建耀 《科学通报》1988,33(11):830-830
我们稳定同位素实验室曾研制两种氮-15标记硫酸铵参考物质:S15N含98.35(2)原子%~(15)N,A15N含99.88(1)原子%~(15)N。今进一步研制两种氮-14标记硫酸铵参考物质,各  相似文献   

12.
蒋崧生  姜生  何明  李春生  李思林  武绍勇 《科学通报》1996,41(24):2228-2230
加速器质谱方法广泛用于测定~(10)Be,~(14)C,~(26)Al,~(36)Cl,~(41)Ca和~(129)I等长寿命同位素,应用在地学、环境科学、考古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近年来由于~(79)Se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中的潜在应用,利用加速器质谱方法测定~(79)Se受到关注,而首先注意到的是~(79)Se半衰期的不确定,过去文献中发表的值范围为10~3~10~6a.Se是人体中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当含量过高被看作有毒性,而过低时,又同一些疾病,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克山病和大骨病相联系.为研究Se在生物体中的动力学过程,生物化学和硒的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对利用~(79)Se作为同位素示踪剂十分感兴趣.此外,~(79)Se是核废物中的裂变产物之一,它对环境的影响也正在研究.加速器质谱法被建议用于测定~(79)Se,但由于同量异位素~(79)Br的干扰,测定~(79)Se有着相当大的困难.目前加速器质谱学的同量异位素鉴别除利用一些同位素,如~(14)N,~(26)Mg,~(36)Ar,~(129)Xe负离子的不稳定或不形成的特性外,主要是依靠能量损失率法,但这种方法要求粒子的能量足够高,对于原子序数z≤20,要求能量达到1~2MeV/每核子,而对于z>30,则要求达到2 MeV/每核子以上,即要求将粒子加速到150MeV,这对现有大多数加速器质谱计是达不到的.本工作为了测定~(79)Se的半衰期,首次利用加速  相似文献   

13.
~(227)TH/~(230)Th法的应用及钟乳石铀系年龄的可信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冠军 《科学通报》1987,32(3):200-200
从经典的~(14)C法上限到K-Ar法下限之间,多种测年技术,如铀不平衡系、顺磁共振(ESR)及热释发光(TL)等法,都处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曾讨论过,在排除了可能的操作误差后,钟乳石~(230)Th/~(234)U年龄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但良好的精密度,以及与地层顺序的一  相似文献   

14.
戴金星 《科学通报》1989,34(9):690-690
近十年来,我们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楚雄、琼东南与东海9个盆地及14个煤矿,取了202个煤成气样,获得甲烷及其同系物的碳同位素(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分析数据426个,从中选择出原生的煤成气,并对其可确定源岩成熟度(R_0)进行了测定。从这些资料,明显可见我国原生煤成烃气的δ~(13)C值随其源岩成熟度增加而增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利比(W.F.Libby)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度诺贝尔奖金化学奖的获得者.在授予他的获奖证书上写着:由于利比发现了可用于较长时间计时的~(14)C同位素而授予化学奖,以表彰他在物理、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 无论在日常生活或科学技术领域中,“时间”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人类现已掌握了短至10~(-9)秒、长至几十亿年的时间测量技术.由利比所发明的~(14)C年代测定方法,可用来追溯距今3~5万年前人类及自然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年代,对于研究人类的发展史、冰后期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此被誉为“考古学时钟”. 利比在30岁时开始产生“时钟”设计的构思,但为了建立科学原理及测试手段,经过了12年不懈的努力,才诞生出第一批~(14)C年龄数据,其后又经历十年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铀矿石中的~(239)Pu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卓成 《科学通报》1982,27(2):98-98
在自然界中寻找超铀元素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的意义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西博格等人从几百克加拿大的沥青铀矿中提取~(239)Pu,发现每克铀矿石中约含10~(14)克.自此之后,有许多科学工作者测定铀矿石中的~(239)Pu.但在早期研究中,由于没有加入示踪同位素,这些测定结果均是估算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加速器质谱(AMS)技术, 通过测量北京地区一年生植物放射性碳同位素(14C), 系统分析了2009 年5~9 月北京地区大气Δ14C 水平和化石源CO2浓度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地区大气Δ14C最高值为29.6‰±2.2‰, 最低值为-28.2‰±2.5‰, 表现出远郊-近郊-市区依次递减趋势, 这与由人类活动(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引起的化石源CO2 排放增加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即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大气Δ14C值较低. 2009 年5~9 月北京地区大气化石源CO2浓度变化范围为(3.9±1.0)~(25.4±1.0) ppm, 每排放1 ppm 化石源CO2可使大气Δ14C水平下降~2.70‰. 用AMS 测量一年生植物14C这一方法, 为快速示踪大气化石源CO2浓度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方程x~2+2~m=y~n和Hugh Edgar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珍富 《科学通报》1986,31(7):555-555
作者(科学通报,30(1985),14:1116—1117)曾经讨论了Diophantus方程。a~x-b~y=(2p~s)~z的解,其中p是奇素数,s为非负整数。得到的结果部分地解决了Hugh Edgar问题。所谓Hugh Edgar问题是指:求方程 p~m-q~n=2~n,p,q是素数,h是正整数(1)的解。前文给出了,在(p,q)≡(5,3),(3,5),(±3,7),(7,±3)(mod 8)时,方程(1)除5~2-3~2=2~4和3~4-7~2=2~5外,无其他h≥4的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完全解决了Diophantus方程  相似文献   

19.
沈允鋼 《科学通报》1959,4(12):398-398
本試驗系1957年进行的,目的是分析水稻在开花前后光合作用产物的类型及在植株各器官中分布的情况。以盆栽“老来青”品种为材料,在抽穗时及乳熟期各做試驗一次,处理时整株用玻璃缸罩起,通入放射性~(14)CO_2,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半小时,收回未作用的~(14)CO_2。植株靜置一天,然后将叶、鞘、莖、穗、根切开,分别固定。各样品均分为(1)热酒精(80%)提出物,(2)稀酸(2%HCl)水解物,及(3)浓酸(80%H_2SO_4)水解物,各取一部分計数,算出总脉冲数,及各器官中各类型物貭所含放射性的百分比。結果見附表。  相似文献   

20.
六千年来韩江三角洲的滨线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日 《科学通报》1986,31(19):1495-1495
韩江三角洲的形成,始于晚更新世中期,现在的地形轮廓是在中全新世海侵以后逐步形成的。研究它的滨线演进,对于掌握三角洲的形成、发育、演变规律,预测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变 化,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作者根据沉积相综合分析、~(14)C年代测定(表1)、地貌形态、田野考古、史籍记载、地图对比等方法,研究了韩江三角洲6000年来的滨线演进(图1)。在距今6000年前后,粵东的中全新世早期海侵达最大范围。韩江三角洲的滨线最北在潮州竹竿山麓。潮州南郊E3孔层6—5(~(14)C年代为距今5710±130年)发现少量的蜂腰双壁藻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