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用Sorbonne、Siberia和Marco Polo3个东方百合品种,在3种基质中用5种营养配方进行切花栽培。结果:自配营养配方3号适用于Sorbonne品种和Marco Polo品种,自配营养配方2号适用于Siberia品种;两种营养配方均可代替澳绿肥和花多多8号;张掖草炭混合基质最适用于3个东方百合品种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2.
提拔(Tiber)、索尔邦(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是云南地区东方百合切花的3个主要栽培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其在0.05%、0.10%、0.15%和0.20%NaCl质量分数下的形态、生理和开花的响应差异,以确定其中耐盐胁迫的品种.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了3个品种东方百合基径、株高、叶面积、茎干重、叶干重、开花数、花苞基径、花苞长度、叶绿素含量;增加了类胡萝卜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 3个品种在0.20%NaCl处理下均不能存活. 0.15%NaCl质量分数为本研究中最大的耐盐胁迫浓度. 0.15%NaCl质量分数下,3个品种中Tiber的株高、叶面积、茎干重、叶干重、叶绿素a、开花数减少最小;丙二醛增加最少;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使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得出3个百合品种耐盐性从强到弱为TiberSorbonneSiberia.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26日,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南京林业大学完成的“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分析与快繁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该成果系统开展了百合野生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研究,建立了百合低温缓慢生长保存技术体系,解决了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野生百合资源在南京露地越夏难题,为野生资源的长期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首次应用改良HBSG流程对收集的百合资源进行了Giemsa C-分带研究,为种质资源鉴定、杂交育种的杂种鉴定提供了技术基础。建立和优化了东方百合‘Sorbonne’和‘Siberia’大鳞茎组培快繁体系,提出了百合鳞茎低成本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东方百合杂种系愈伤组织分化小鳞茎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东方百合杂种系Siberia、Sorbonne和Starfight的花丝愈伤组织,接种到蔗糖浓度为30 g/L、60 g/L、90 g/L和BA 0.6 mg/L,BA 0.6 mg/L+KT 2 mg/L,BA 0.6 mg/L+KT 2 mg/L+NAA 0.05 mg/L的MS基本培养基上研究小鳞茎的分化.结果表明:Siberia和Starfight愈伤组织分化小鳞茎的最佳组合为MS+BA 0.6 mg/L+KT 2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Sorbonne为MS+BA 0.6 mg/L+蔗糖30 g/L.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比较了MS+6-BA+NAA培养基对3个百合品种丛芽诱导、丛芽扩增的效应,比较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后,构成不同的鳞茎诱导培养基的效应,得出了适宜蔗糖添加浓度.结果显示:(1)在相同丛芽诱导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诱导率不同.白百合为28.00%,麝香百合为22.67%,香水百合为25.33%;(2)在相同丛芽扩增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增殖率也不同.香水百合的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麝香百合,白百合最低.(3)在所供试的鳞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4%时白百合和麝香百合的鳞茎诱导效果最好,而浓度为3%时最有利于香水百合的鳞茎诱导.  相似文献   

6.
百合鳞茎不同部位鳞片都可以经诱导形成小鳞茎及芽,但中层鳞片明显高于内层和外层;同一鳞片的基部段诱导能力最强;百合鳞茎中层下部及中部鳞片是优良组培苗外植体。百合鳞片组织培养适宜配方为MS NAA0.1 BA0.5;移栽基质采取透气保水保肥的腐殖质及沙、土基质中有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东方百合杂交系部分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25条多态性随机引物对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10个东方百合杂交系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5条引物中,30条引物能够扩增出多态性片段,引物多态性比例为24%.引物扩增片段数目从3到13条,其中S223可以完全区分10个供试品种.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之间遗传距离为0.0930~05349,10个供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57处可以分为3类,品种之间遗传变异比较丰富.其中Bernini和Tiber的遗传距离是0.0930,推测两者杂交亲本十分相近;而Aktiva与其它  相似文献   

8.
百合栽培品种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DP)方法分析了来自3个百合品系的15个栽培百合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156个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在检测的218个位点中,216个位点为遗传多态位点(99.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3个品系的百合栽培品种在遗传关系上明显地聚为3类;亚洲百合品系和东方百合品系的品种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和铁炮百合品系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在同一品系内部,相同花色的百合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东方百合品种‘wellikealberty’、‘sorbone’、‘rodina’的种内杂交,以及以亚洲百合‘Brunello’,‘Prato’两个品种为母本,东方百合品种‘rodina’为父本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通过测定蒴果的坐果率、膨大程度、有胚率和幼胚萌发率等指标来判断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10.
几种保鲜液对东方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青川 《青海大学学报》2005,23(4):36-39,49
用6种保鲜液对东方百合切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处理对东方百合切花花开前花苞长度的增长及瓶插寿命、抑制叶黄化等指标差异显著。其中6号保鲜液,配方为:130mg/L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0.463mmol/L硫代硫酸银+1mg/L赤霉素+3%蔗糖+清水,在瓶插期间保鲜效果最好,使切花瓶插寿命延长了1.2~5.2d,并具有促进花苞增长,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郁金香鳞茎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影响,取Apeldoorn品种周径8~10 cm的鳞茎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5℃、9℃冷藏箱和10~18℃室温下贮藏,在0周、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8个时间段,测定鳞茎体积、水分、干物质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间接揭示温度对芽体发育和解除休眠的作用。试验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随贮藏时间延长鳞茎的体积减小,鲜重降低,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均降低;干物质相对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还原糖含量伴随花芽分化、花芽发育和解除休眠呈现规律性变化。试验得出,在2℃、5℃下的贮藏处理,有利于鳞茎水分和干物质保存,有利于延长鳞茎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12.
取山丹鳞片,在附加不同激素水平的MS或LS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最适合山丹快速繁殖的培养基(MS+BA_0.s+NAA_0.5).本文观察了再生鳞茎的外部形态,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愈伤组织和再生鳞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再生鳞茎在形成后30d内形态结构正常,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鳞片上部发育成脆弱的条形叶;叶内细胞一部分解体,在叶肉内形成通气组织。  相似文献   

13.
在伊贝母组织培养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鳞茎发生体系。在鳞茎发生过程中,对PAL活性、淀粉酶活力、核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整个过程中PAL表现出2个活性高峰,第1个峰与分化无关,第2个峰是愈伤组织分化开始形成鳞茎的特征峰。在鳞茎分化前,淀粉酶活力和核酸含量都逐渐上升到高峰,鳞茎形成后,其逐渐下降,以后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食用百合卷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食用百合卷丹的鳞片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和NAA的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分组进行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诱导生根培养。结果表明,鳞茎的中层鳞片具有较强的不定芽分化能力,6-BA 0.5mg/L+NAA 0.1mg/L的激素组合适宜于鳞片的不定芽分化和继代增殖,而最利于诱导生根的激素组合为NAA 1.0mg/L+6-BA 0.1mg/L。组培苗经过60天左右培养可在培养基中直接产生小鳞茎。  相似文献   

15.
以崇明水仙鳞茎的上、中、下部、嫩叶和幼嫩花序为外植体,研究其在离体培养系统中的再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带鳞茎盘的鳞茎和幼嫩花序最容易分化出小鳞茎.以组培获得的带鳞茎盘的鳞茎为材料建立快繁体系,40 d内小鳞茎数目增加3倍;并发现浓度适合的KH2PO4及暗培养能促进小鳞茎增大.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组培水仙与大田生长水仙的顶端分生组织的形态结构不同,前者细胞分层不明显,细胞核大且染色较深.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在观赏百合试管培养中对鳞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水杨酸在观赏百合试管培养中对鳞茎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A在0.05-1.0mg/L的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提高试管鳞茎的数量.在培养基中加入SA,对百合鳞茎的膨大无明显作用,但具有调节试管鳞茎同期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蒜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薄层层析-荧光测定法研究了石蒜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多胺与石蒜开花的关系.在花芽分化前期鳞茎内3种多胺的浓度是递增的,于6月初达到最大;在花芽分化后期,鳞茎内3种多胺的浓度是递减的.花期腐胺Put和精胺Spm含量迅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花后展叶期又有明显回升.整个发育过程中以Put的含量最高,变幅较大,而亚精胺Spd含量最少,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18.
对金银花新品系与主栽品种的叶、茎、花蕾表面腺毛、非腺毛的密度、长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测定其叶的叶绿素、花青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为良种的鉴别和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豫金1号的表皮毛长度、密度均高于对照,豫金2号表皮毛除叶下表面非腺毛长度低于对照亚特红蕾1号,其他均高于对照;豫金1号、豫金2号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分别较对照高,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叶片的光合速率随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花青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表皮毛的长度、密度等可作为金银花新品种鉴别指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龙牙百合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培养过程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碳源物质,结合龙牙百合周期培养的生物量进一步探讨外源物质与培养周期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龙牙百合小鳞茎在激素6BA0.5mgL^-1、NAA0.25mgL。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鳞茎生物量增重率增加;在激素6BA1.0mgL^-1IBA0.25mgL^-1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鳞茎与叶片比值率下降;在蔗糖25gL^-1鳞茎生物量明显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