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egence, 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95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人工智能的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瓶颈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的深度融合,使得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开始扮演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出发,对传统人工智能和新人工智能进行了剖析,指出新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智能体与环境之间交互,是人工智能大发展的突破口,强调传统的认知——建模道路和新兴的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郭毅可 《自然杂志》2019,41(2):79-84
今天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就表现在机器学习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及"智能+"推动了人工智能的普适应用。人工智能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新高地,各国对此都作出战略布局。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伦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引入了新的课题。在展望人工智能光明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它基本的方法、基本的思路还是比较简单和粗糙的。现在的人工智能是着重于智能外延的人工智能,也就是说着重于模拟人的智能的外在功能,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待于在智能内涵的理解上的不断进展。本文就此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一个抛砖引玉的讨论,也对机器学习的研究方向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出发,对传统人工智能和新人工智能进行了剖析,指出新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智能体与环境之间交互,是人工智能大发展的突破口,强调传统的认知--建模道路和新兴的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经济组织形态:多智能体组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洪 《自然杂志》2004,26(4):227-233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多智能体组织将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人们也正在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出各种多智能体组织.那么,多智能体组织具有哪些特征,与传统组织相比有何不同以及如何运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发展出相应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从而指导实际组织的变革.该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智能体的一般特征,阐述了多个智能体构成的组织特点并与传统组织进行比较,指出其产生涌现行为和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意思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一词诞生于1956年,此后科学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使这一概念逐步扩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意思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一词诞生于1956年,此后科学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使这一概念逐步扩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特别是创新性活动),都是在人类智能的支配下展开和完成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目标,正是要探索人类智能(自然智能的最佳代表)的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研制各种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机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智能服务.可见,人工智能的进步将带动人类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正因为如此,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认清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抓住机遇加快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斯华龄  张立明 《科学》2004,56(1):20-2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能模仿脑功能的电子或机械系统.19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人脑的逻辑思维问题,它的功能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的逻辑思维.人脑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思维和智能,当前的计算机不论发展得多先进,都很难代替人脑,尤其是在目标、物体和人的识别方面.  相似文献   

10.
郑敏睿  郑新奇  王娇 《自然杂志》2018,40(5):363-372
空间分析是对空间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成为支撑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发展的核心竞争力。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非专业化应用,给空间分析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尤其是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系统、共享单车等的快速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空间分析带入到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阶段。为了给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空间分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atial analysis,AISA)绘制一个蓝图,首先简要梳理了空间分析发展的关键节点:从0到1的计算机化工作模式、全球视野的可视化计算、隐LBS与智慧应用、云GIS与人工智能时空决策。其次梳理和总结了机器学习的五大流派、主导算法与空间分析对应的演进特点。再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空间分析的定义和建模原理、技术框架。最后,预测了未来人工智能空间分析的热点研究方向:智能空间计算、超参数空间优化、智能空间规划机器人、全样本时空预测和空间神经网络分析等。通过梳理、分析、总结及预测人工智能空间分析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旨在为人工智能空间分析提供系统性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窦建琴 《科学之友》2009,(11):108-109
文章就智能照明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基本的组成部分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并结合实际应用说明了新型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姚敏 《科学之友》2009,(4):112-113,115
文章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发展从多元智能与教育教学观、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以及幼儿园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实践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虽然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比人类智能更优秀,但是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局限性,所以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最终在整体上是不能代替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有利于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学生学习化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发展从多元智能与教育教学观、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以及幼儿园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实践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的认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军  潘云鹤 《科学》2002,54(4):34-36
近50年来,人工智能走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1990年代初,研究者深感人工智能理论及技术的局限性,从而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反思.同时,人工智能有待于人类对人脑工作机理的深入了解,需要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给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和证据.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虽然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比人类智能更优秀,但是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局限性,所以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最终在整体上是不能代替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智能照明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基本的组成部分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并结合实际应用说明了新型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