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菁菁 《工程与建设》2011,25(5):602-604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良好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人们附近的绿色景观,在这个大背景下,绿道建设随之诞生。文章主要是对中国的城市绿道规划进行分类分析,得出相应的绿道标准节点,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一个参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道是维系城市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场所,提升绿道景观感知的丰富性,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绿道已逐步成为现代城市研究的热点和城市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选取合肥市新老城区3个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使用者对绿道景观感知的满意度,辅以Person相关系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整理出影响城市绿道景观感知满意度的核心因子,并建立满意度回归方程.研究表明:总体上使用者对于城市绿道景观感知较不满意;测度体系中有6个评价因子与绿道景观感知满意度关系密切,且触觉感知在景观感知满意度影响因子中占有较大比重.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探讨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郭庆 《工程与建设》2022,36(1):65-67
绿道,它是一种"绿色"景观线路,承担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斑块之间的联系.文章针对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国内绿道现状,以广东梅县绿道为例,采取遵循自然的景观设计的方法,寻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建伟 《科技信息》2011,(13):651-652
英译绿道"greenway"分成两个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破坏、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以及对山水城市绿道的诉求,从山水城市理论发展研究出发,剖析山水城市的本质内涵,进而总结出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绿道构建的影响要素与特征,提出了山水视角下中心城区绿道网构建的策略架构,并以典型的山水城市洛阳市为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绿道以其功能复合性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绿道理论与生态城市内涵契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踏勘调研、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生态优先,修复城市蓝绿网络""传承文化,彰显城市特色魅力""关注民生,响应美好生活需求""激活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等绿道规划策略.实现绿...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绿道广场体育功能特征,整合绿道体育公共服务,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观察法,对增城绿道"兴奋点"——增城广场,进行了1年考察.研究发现:①增城广场是绿道公共文化和绿道社会交往的聚落空间,其体育休闲人群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特征呈规律性变化;②基于绿道广场体育功能分析其规律性与利益相关者,有利于构建绿道体育辐射圈单元,整合体育碎片化空间,节省体育公共服务成本,提升绿道体育公共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8.
现有绿道规划技术指标:长度、宽度、空间形态指数、曲度、连通度、密度、破碎度、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及干扰强度等.通过现有指标体系缺陷分析,探讨性地提出2个新指标:适宜度、自然度,建立了更完善的指标体系,并给出每个指标的指标意义和理论计算式.旨在对绿道规划技术指标有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共生理论的逻辑框架,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切入点,分析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共生关系.研究认为广东省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存在供需"错位"与"失衡"、运营"偏利"与"松散"以及政策机制"失修"与"缺位"等问题制约两者共生关系的发展.并提出促进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共生单元方面,强化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培育共生关系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共生模式方面,畅通"资源流动"渠道,建立共生关系发展的利益均衡模式;在共生环境方面,有效营造"正向环境",健全共生关系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了海口市乡村聚落景观的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海口市美社村近10年聚落景观的变化,揭示了海口市乡村聚落景观在旅游发展下的变化动因及变化机制,认为其主要在于满足乡村旅游的可达性、娱乐性和服务性;同时,总结了聚落景观变化的特征,即功能旅游化、尺度扩大化、空间开阔化,其具体表现就在道路、建筑、庭院、绿化等景观方面;此外,分析了景观变化对乡村聚落发展的利弊,提出只有在正确规划引导下发展乡村旅游,才能使乡村聚落景观越变越好.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兴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绿道在维护城乡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和提升空间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采用ArcGIS软件从视点、视域和视景等方面对浙江青山湖绿道视觉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青山湖绿道整体视觉景观表现良好,视点分布较为合理;(2)视点可视域面积最大为13 160.43 m~2,最小为1 456.02 m~2,整体有5次明显起伏,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视觉体验;(3)相邻视点视域重叠率在3.22%~40.01%间大幅波动,视觉空间疏密有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4)景观敏感度为Ⅰ级和Ⅱ级的视景占74%,绿道选线能有效组织沿线视觉景观.最后,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从视景营造角度探究绿道规划设计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建设"幸福广东"为契机,江门市绿道体育运动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同时,也面临着如资源分散、管理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论文结合江门绿道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讨论了江门市绿道体育与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今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拥堵的交通,出行越来越不便,建设方便市民休闲轻便出行的道路网的必要性越来越突显。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中山市开展了中心城区绿道工程建设,建成之后大大方便市民休闲轻便出行。在绿道的设计中以市民能否"用起来好用、用起来安全"为设计的思路和目的,本人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二期)绿道工程为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城市改造的社区绿道建设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激增,各类"城市病"相继出现并且日趋严重,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潮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街区制"和TOD发展模式正是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响应。本文基于生态视角论证新城市主义指导的城市改造对社区绿道建设的需求及推动作用,并提出社区绿道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乡土植物视角下秦皇岛乡村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乡土植物与乡村景观的关系,分析了乡土植物的作用,结合秦皇岛乡村植物景观现状,从观念、功能、文化、产业等角度提出了秦皇岛乡村景观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郑锜功 《科技资讯》2012,(28):210-210
绿道是一种线性的开放空间,其规划需要体系化的方法。随着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绿道这种符合城市环保建设要求的园林建设,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市民娱乐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广东省城市绿道的建设基本符合生态旅游需要,若在人文特色上深入探讨,可以打造出个性化绿道,提升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17.
绿道是被人们所保护的狭长地带,即人们设法保护以及消遣用的户外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用地无序扩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背景下,绿道的出现有效地遏制了城市蔓延,保护和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在对国内外绿道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绿道的起源、定义、发展演化、功能、规划思想和实例六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对比性研究,并针对我国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城市绿道植物规划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佛山市的城市绿道系统为例,开展了城市绿道系统的调研,提出政府和市民应改变观念、注重城市绿道规划、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绿道系统、加强绿色出行的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道是被人们所保护的狭长地带,即人们设法保护以及消遣用的户外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用地无序扩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背景下,绿道的出现有效地遏制了城市蔓延,保护和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在对国内外绿道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绿道的起源、定义、发展演化、功能、规划思想和实例六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对比性研究,并针对我国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复兴是在乡村经济繁荣基础上的乡村精神文化的重建,包括乡村景观、产业、生态、文化的复归及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凤凰茶乡凤凰村乡村公园建设的实证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对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人文环境重塑从而实现乡村复兴具有重要作用。以凤凰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和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为基础,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和旅游功能区建设打造乡村公园,乡村公园模式扩展强化了凤凰茶乡乡村旅游产业链,从而有效推动凤凰村乡村景观、文化、产业、意象的重塑和复兴,并使乡村对城市形成一种有效的“乡村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