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煤炭型城市河流水体污染问题与城市持续发展、居民健康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以宿州市(煤炭型城市)城区河流新汴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8月对新汴河20个样点进行采样,测定水体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叶绿素a(Chl-a)等指标,基于水质标识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汴河水体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中TP、NH_3-N浓度指标优于Ⅲ类水。COD质量浓度为33.48 mg/L,处于Ⅲ类水—劣Ⅴ类之间。TN质量浓度为4.823 mg/L,整体处于劣Ⅴ类。新汴河综合水质总体处于Ⅳ类水,水质整体呈污染状态。X8、X9、X10、X19、X20号样点污染指数较高,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新汴河水质总体虽未达富营养化状态,但仍存在向富营养化转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五排水库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五排水库的水质状况,于2018年11月对库区19个点位采集的水样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库区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库区水体总体水质均超过Ⅳ类水标准,Ⅳ类水和Ⅴ类水占比分别为89%和11%.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物质为氮磷和有机物,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库区上游的排水、库区周边村落的生产生活污水及底泥...  相似文献   

3.
鹊山引黄水库水质现状评价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鹊山引黄水库水质的基础上,考虑相关因素选取总氮、总磷、氨氮、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水库主要水质指标,采用灰色理论对鹊山水库水质进行现状评价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目前鹊山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氮,其含量常年处于Ⅳ类或Ⅴ类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标准;通过建模预测,计算得出鹊山水库2011年度丰水期水体总氮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需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杭师大仓前校区(一期)河道水体近一年的连续采样监测,获取了仓前校区校园水环境的动态变化信息,并测算了护校河及景观水域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校区河道水质基本处于Ⅳ到Ⅴ类水体,不同水质指标变化规律各异;余杭塘河配水和降雨径流对校区水体COD与BOD_5污染贡献率较大,存在点源和面源污染风险;利用一维模型计算90%水文保证率下护校河与景观水域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368.48、397.22t/a,氨氮的环境容量为41.71、42.82t/a,75%水文保证率下护校河与景观水域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594.41、640.77t/a,氨氮的环境容量为67.28、69.07t/a,均存在一定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3次各选取5个水质采样点(编号FZ1、FZ2、FZ3、FZ4、FZ5)进行检测,检测参数包括DO、CODMn、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磷、总氮、磷酸盐、油类,研究保护区不同站位水质及非点源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流经红树林核心区的水中溶解氧DO含量增加;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逐渐减少;无机氮(NH4-N、NO2-N、NO3-N)和PO4-P的含量均超过标准,水体呈富营养化;pH=7.44,低于7.8~8.5的标准,水体呈现酸化;油类尚未对水域造成严重影响,但FZ2的含量已接近最低标准水平.说明该区域非点源污染已经对漳江和红树林保护区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以宜昌市点军区王家坝水库2016年5月份的5种水质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王家坝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家坝水库水环境质量未满足规划类别的Ⅱ类标准;王家坝水库的首要污染物是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3-H),其次是化学需氧量(COD);水库平均为Ⅳ类水体,局部地区污染严重为Ⅴ类水体.王家坝水库水体污染的原因是库区周围的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餐饮尾水等污水未经处理流入库中以及大量化肥的养分流失,急需实施及时合理的措施改善水体.  相似文献   

7.
黄河上游污染物超标排放,致使其中下游水质污染严重.为了了解郑州-开封区段沿黄水质情况,在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对该区段地表水与地下井水进行采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TN)含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临近郑州区段的水体TN含量整体较好于开封区段,临近开封区的井水氮污染程度较地表水轻;两种水体TN月平均浓度均呈现出"春季高、夏季低"的特点;13个监测点TN含量多月平均值均超过Ⅴ类标准,井水表现出"东部高、西部低",自西向东逐渐递增的分布特点,地表水则呈现出"东西两侧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井水采样深度在30~950 m,TN浓度在5.57~8.90 mg/L;TN含量在30~35、40~50和80~200 m处随井水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地表水与地下井水TN含量在3.01~10.49 mg/L,均超过Ⅴ类水标准,属劣Ⅴ类水体,氮污染问题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程度和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并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污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以广州市环境质量报告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法,对1985-2010年间的珠江广州城区段的水环境质量演化状况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广州城区段的水环境质量大致经历了水体污染-污染加剧-水质波动-逐步改善几个阶段.严重污染状况大致出现在1990-2005年,其中2000-2005年为波动阶段.波动阶段大量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密集开展,2005年之后水质状况出现较大改善;2)珠江广州城区段水污染以石油类和有机污染为主,氨氮污染最为严重,2005年其浓度为3.25 mg/L,超过Ⅲ类水体标准的300%以上;3)生活源污染是广州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氨氮的超标主要源自生活污水的排放,这跟区域内人口规模、居民生活方式及畜禽水产养殖等氨氮排放有关.未来珠江广州城区段水环境治理在巩固工业源污染治理的同时,须加强生活污染的治理.1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沙湖纳污口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内外有关湖泊水环境状况的研究,对湖北大学纳污口(排入沙湖)和沙湖水质进行实验监测研究,分析沙湖各水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湖北大学纳污口所排污水水质作了定量的评价,以及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沙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湖北大学纳污口所排出废水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超标,特别是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均严重超标;(2)沙湖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严重超标,有的已达Ⅴ类、甚至是劣Ⅴ类水质,这与沙湖的功能区划的Ⅳ类水质不相符合;(3)沙湖中总磷(TP)平均浓度与生物量的代表参数叶绿素a(ch1 a)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沙湖水体已达中度富营养化,水质情况比较差,尤其是枯水期的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比平水期、丰水期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得出遗爱湖湖泊水质的部分水质指标超出了国家Ⅳ类水质标准.三湖区中,西湖的水质状况最差,N,P以及CODMn明显超标,东湖和菱角湖的主要超标物为N,P,针对湖泊的主要污染物,采用综合富营养指数,测算出遗爱湖水体目前处于中等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草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草海23个采样点的CODMn、BOD5、NH3-N、COD、TP、TN、DO共7个水质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取前四个主成分对草海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分级,评价草海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草海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Mn、BOD5、TN、TP、COD,草海湖内水体污染程度具有上游污染较下游轻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水体污染主要受外源污染。草海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威宁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和草海周边农业污染源,降低生活污染和科学使用农药及化肥是改善草海水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菡雯  万帆  黄浩  胡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766-8771
水环境污染是困扰城市发展和影响人居生活的重要因子。为探索研究河湖水环境改善措施,尤其是研究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城市内湖水环境提升,以武汉市南湖为例,开展了典型城市公园型湖泊的水质提升问题。通过对南湖汇水范围内污染物来源的进行精细化定量解析,结果结果表明南湖入湖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分别为835.6 t/a和92.56 t/a;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有三个典型峰值区域,其面积仅占汇水范围的10.7%,而其TN产污负荷占25.18%,总磷产污负荷占23.97%。采用狄龙模型计算得出南湖水域TN环境容量为315.2 t/a,TP环境容量为21.01 t/a。在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和底泥释放中60%TN去除和75%TP去除的基础上,同时地表径流中TN控制率达到67%、TP控制率达到87%,即TN和TP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容量限值以内,可使TN浓度达到1.5 mg/L,TP浓度达到0.1 mg/L,南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Ⅳ类要求。基于环境容量分析的入湖污染物来源定量解析,以及进一步对汇水范围内污染负荷的空间分析,可为河湖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合理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湖春季水质参数空间格局分布的克里格内插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泊水质参数的空间格局分布,以太湖为试验区,对其2004年4月26个观测点的15项水质参数,如水温、透明度、叶绿素、DO、pH值、BOD5、CODMn、CODcr、NO2-N、NO3-N、NH3-N、CL^-、SO4^2-、TN和TP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克里格内插方法,估计各项水质参数的空间格局分布.结果直观地反映了各项水质参数在空间上的分布,说明了太湖的污染状况.表明这15种水质参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太湖以北部的梅梁湾和五里湖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近5年的调查监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南宁市南湖水质变化情况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南湖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TP、TN超标严重,是主要污染因子。南湖水质总体上处于Ⅳ~Ⅴ类,即为中污染至重污染,在个别时期出现了严重污染。南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大多处于50~70,大部分属于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较有规律的波浪式变化,波峰大都出现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波谷大都出现在每年的1月至4月。  相似文献   

15.
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监测数据,采用平均水质类别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安庆市主要地表水流域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江安庆段水质为优,破罡湖流域水质良好,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及白荡湖流域水质不容乐观,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境内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及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面污染源。结合安庆市的地域特征,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滇池水-沉积物界面氮分布特点及其对控制蓝藻水华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可以分为外源和内源,当湖泊的外源得到控制以后,内源营养盐的释放仍然可以发生富营养化,甚至爆发藻类水华.研究营养物质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爆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总氮(TN)、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有机氮(ON)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①无论在草海还是外海,间隙水中TN,NH4+-N及ON质量浓度均高于上覆水,说明底泥中的氮元素有向水体中扩散的趋势;②草海上覆水及间隙水中TN,NH4+-N和NO3--N质量浓度均高于外海,其受污染的程度比外海高.研究揭示了滇池底泥中氮分布区域和垂直变化特征,阐明了内源氮负荷在湖泊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成都大学柳莺湖的水质状况,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与成都大学柳莺湖的进出水指标——p H、DO、BOD5、CODcr、TN、TP、NH+4-N、营养元素与渗流系数进行了监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柳莺湖在进水水质、N∶P比与水流流态上同活水公园存在着相似性,将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引入柳莺湖是可行的.用降解速率常数与wehner-wilhelm设计预测法进行出水水质预测,预测结果为:柳莺湖的Ⅴ类水质通过湿地系统净化后可达Ⅲ类水质标准,按此设计对柳莺湖进行改造,可改善学校的校园景观水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2009年辽河口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判.17个样点的监测结果显示,7月份辽河口湿地水质大多数样点化学需氧量(COD)和全氮(TN)超地表水环境质量IⅤ类标准,全磷(TP)、氨氮(NH3-N)和重金属(Cd、Pb、Cu、Zn)优于III类标准.运用统计学方法从8个监测指标中遴选出了COD、TN、TP、NH3-N、Cd和Pb 6个指标作为参评因子,采用污染贡献率方法确定单因子权重系数,评判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大多数样点水质级别为Ⅴ,水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9年广西桂平市东塔鱼类产卵场水质调查监测结果,选择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4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产卵场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卵场水质为类,不符合天然鱼类产卵场水质要求;重点污染物是总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产卵场沿江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强产卵场水域环境的管理,进一步改善水质,修复产卵场水域环境,更好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在对龙潭湖进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龙潭湖透明度(SD)、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磷(TP)和总氮(TN)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