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初期,电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确定球状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及静电场电势。泊松、格林等人在拉普拉斯方程的基础上,以分析工具得到了确定导体表面电荷分布的数学理论,从而为汤姆森建立电像法提供了数学理论基础和启发。汤姆森1847年提出的电像法是19世纪数学物理发展的产物,是电学理论中的重要成果。对电像法的思想起源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19世纪数学物理的形成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诸乘方变式》、《开方别术》、《开方古义》等著作的研究,阐述了清末数学家华蘅芳(1833-1902年)在方程变换理论、整系数数值高次方程求根方法,及其对“开方作法本源”的新探索等方面所作的出色工作,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清代数学家关于方程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始文献及研究文献的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考察剑桥分析学派对于孤立波研究的影响和贡献。分析学会促使英国水波研究真正复兴并为孤立波理论研究准备工具;剑桥数学物理学派首先开始研究孤立波理论,并最终得到了包含KdV方程及其孤立波解的“合理的近似理论”,完成了由线性解释到非线性理论的跨越,唱响了科学领域的非线性革命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作为概率论历史中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拉普拉斯概率论在20世纪初期走到了它的尽头。从19世纪初开始的关于概率论在法律判决中应用的争论、柯西的“新数学”的兴起及其对最小二乘法的责难、对拉普拉斯概率论基础的批评以及公理化概率论的产生等四个方面的讨论,展示了拉普拉斯概率论衰落的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5.
约瑟亚·威拉德·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1839-1903)被誉为美国第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是经典物理学大厦最后的完成者之一。密立根曾说:“吉布斯是不朽的,因为他是一个深刻的、无与伦比的分析家,他对于统计力学及热力学所做的工作,相当于拉普拉斯之对于天体力学,麦克斯韦之对于电动力学,那就是他把自己的科学领域变成了一个几乎完善的理论结构。”([1],p.125)为了纪念吉布斯诞辰150周年,本文将概括地介绍吉布斯的科学成就,重点评介他对统计物理学的贡献,并从中扼要地分析他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详细的考证,发现《决疑数学》的唯一原本是《大英百科全书》第八版(1859年)中伽罗威所著的《概率论》一文.借助《决疑数学》的原本,以拉普拉斯概率理论发展历史的大背景作为基本参照系,考察《决疑数学》各章的内容安排、风格体系以及观点等方面,说明《决疑数学》是一部具有拉普拉斯概率论风格的著作.最后,通过对《决疑数学》译文的考察,发现其用汉字代替西方数字和符号的翻译风格增加了概率论内容和方法表述的难度,也限制了《决疑数学》在中国概率论传播和普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函数的泰勒展开研究函数奇点问题是函数解析开拓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原始文献.深入探讨了波莱尔在函数奇点研究方面的有关工作,特别是对“函数奇点乘积的阿达玛定理”和“泰勒展开一般以收敛圆为割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在当时的重要影响。该研究对客观评价波莱尔在函数奇点方面的工作有重要价值,对了解函数奇点理论的历史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洋多糖材料的功能化、高值化利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将其制备成粒径均一的微球,在生物及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制备粒径均一的海洋多糖微球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膜乳化法以及微流控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约翰·汤姆森(JohnThomson,1837~1921)是19世纪后期著名的英国旅行摄影家。他于1862-1872年十余年间携带笨重的摄影器材,克服重重苦难,漫游了马六甲、印度、柬埔寨、中国等地,使用湿版法拍摄了大量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恭亲王奕訢上海的新婚夫妇两广总督瑞麟传统的中国家庭约翰·汤姆森与厦门清兵合影1871:外国人镜头下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紧算子理论是算子理论和泛函分析的重要内容。紧算子理论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次型主轴化的代数理论。希尔伯特在建立无穷二次型的谱理论时提出了全连续概念,里斯用现代算子语言重新表述希尔伯特的这一概念而给出了紧算子的定义,并建立了紧算子理论,其成果可以推广到抽象巴拿赫空间上进而建立起巴拿赫空间上的紧算子理论。对紧算子理论的思想起源、演变及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算子理论和泛函分析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被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定为“庆祝之年”,原因之一是ISI的“世纪科学”项目完成并加入Web ofScience,ISI收录的科学文献数据因此回溯到了1900年。ISI出版的《庆祝之年》专刊列举了20世纪的突破性科学成就,克隆领域的突破中包括:中国科学家在1981年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鲫;1996年,第一只用成年羊细胞的DNA克隆的“多利”羊诞生;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在2003年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胚胎,并提取出干细胞——当时黄禹锡伪造论文的丑闻还未揭发出来——编者注。对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这一认可实在是太晚了。其实,早…  相似文献   

12.
灯光聚焦到魔术师的助手身上——那是一个身穿白色紧身衣的女子,聚光灯下,她艳光四射。魔术师"伟大的汤姆森"宣布,他要把这位美人身上的白衣变为红色!在座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紧紧盯着这个女人,似乎要把她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视网膜上。魔术师汤姆森拍了拍手,灯光暗了下去,但红光在瞬间亮了起来,先前的白衣女郎现在是一身红色,流光溢彩。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魔术师只是变换了一下聚光灯的颜色而已。魔术师开心地瞧着这一切。但他调皮地解释说,这只是他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是16-17世纪欧洲高产的科学家兼工程师,他在等程律方面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其在多学科共同影响下取得的最高成就。本文结合西方数学史、律学史及斯蒂芬相关原始文献研究对其等程律数理计算过程进行了复原研究。斯蒂芬创立等程律的数理过程体现了西方运用公理化方法解决等程律数值计算的首创途径。  相似文献   

14.
霍兰是遗传算法发明人。他在复杂性系统科学方面提出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他提出的涌现性理论对于组织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对霍兰的学术背景、简历、在遗传算法、CAS理论、涌现性方面的奠基性工作加以详细研究和评述,并评价霍兰在遗传算法、复杂性系统科学上的奠基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惠特尼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文章在对原始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他在转向拓扑学之前的图论工作:他不仅对可平面图、平面图的哈密顿回路问题、色多项式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使图论产生全新的分支——拟阵论,并在《关于线性相关性的抽象性质》(1935年)中奠定了拟阵论的基本理论。研究表明惠特尼的这些贡献均与求解四色猜想密切相关,他虽未成功解决四色猜想,但由此取得的理论成果对现代图论的发展影响深远。他开展数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寻求表象内在的原因,另一个特征是他在图论研究中的拓扑学思维方式,这对图论本身及之后的拓扑学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团队系统理论是一种超出对以往单个团队研究,并将其作为组织活动系统一部分的团队研究中独立出来的新视角和研究方法,以多维度、多水平、多目标结构层次模型来观察企业团队的行为方式,是团队理论研究的创新趋势。本文从多团队的领导关系、多团队与复杂系统及多团队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多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就该理论在现代企业多团队组建、多团队协作运营及企业多团队领导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对MTS理论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在企业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广大专家学者对术语学也许并不陌生,但是对术语学有深入了解的并不多。为了提高专业人员应用术语学知识的能力,应当借鉴和引用西方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借鉴他们在术语学教育和训练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汉语的具体特点,广泛开展具体、系统的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术语学教育教学,尤其是术语学工作方法知识、术语标准化知识、术语库知识和新术语选择的知识等方面,并加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书作者用力甚勤 ,论述角度也很新颖 ,选题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在基本方法上有错误。作者在将雅基博士的理论套用在有关张衡的文献上时 ,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与张衡约略同时代的学者 ,比如班固、左思等等 ,也留下了许多类似文献。所以 ,本书的理论结构是经不起演绎推理的———如果将雅基的理论用到班固、左思等人的作品上 ,是不是也将得出他们是伟大科学家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广大专家学者对术语学也许并不陌生,但是对术语学有深入了解的并不多.为了提高专业人员应用术语学知识的能力,应当借鉴和引用西方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借鉴他们在术语学教育和训练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汉语的具体特点,广泛开展具体、系统的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术语学教育教学,尤其是术语学工作方法知识、术语标准化知识、术语库知识和新术语选择的知识等方面,并加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彭桓武,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8年至1947年,彭桓武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研究院理论物理所学习工作。彭桓武回国后曾参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工作并注重培养理论物理人才。基于档案、书信以及手稿等资料,介绍彭桓武留欧期间与玻恩、薛定谔、海特勒等物理学家的交往。此外,尝试评述彭桓武早期在固体物理、介子理论和量子场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有助于理解彭桓武回国后在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和理论物理发展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