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该系统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并转化成数字信号传输到存储器中,由ARM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然后自动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同时,还可以统计每天的检测结果,上传到上位机。系统使用以ARM7TDMI为核心的LPC2210处理器,配合嵌入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这样既方便了应用程序的开发,也同时保证了各个任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运营地铁隧道的形变包括隧道纵轴线沿横断面的位移及隧道横断面形状的变化,当隧道形变过大时将影响地铁安全运营。本研究提供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和隧道检测装置的隧道形变检测系统。由于隧道形变监测采集的数据量很大,传输过程难免出错。通过制定通信协议和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数据通信,可实现系统数据的收发、计算和存储功能,程序简洁,数据接收基本可靠,且能长期稳定运行,为上位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进而为准确预测地铁隧道的运营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及时纠正印刷错误, 提高印刷质量, 构建了一个基于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芯片的印版密度检测系统。 该系统可使印刷过程中的密度检测数字化、 自动化和系统化。 在硬件上采用 IMAGERECEIVER 作为图像采集模块, 使用嵌入式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采集(OV511+OV7620)芯片的 USB 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设备; PPI-DMA(Pixel Per Inch-Direct Memory Access)作为高速数据传输通道;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作为图像显示器; Keyboard 作为人机交互设备。 软件上, 首先对采集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 而后进行网点面积计算, 最终实现印版网点密度检测的功能。 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能实现印版密度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及时发现隧道内渗漏水和裂缝病害,提早采取应对措施而降低损失和节省成本,设计了一套基于多传感器的隧道自动巡检系统。通过分析隧道内渗漏水和裂缝表现出的特征,针对渗漏水现象,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获取环境的温差伪彩图,设计出一种多邻域生长动态异常区域识别算法检测漏水点;针对裂纹细小难以识别的问题,通过大面阵工业相机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并提出一种基于相机标定的图像拼接方法获取隧道内全部视场,从而扩大裂纹检测范围。将传感器模块化安装在隧道运动巡检设备中,构建一套完整的网络架构,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有较强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渗漏水检测算法误检率低,可有效检测出温度异常区域;图像拼接算法成像质量高、拼接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图像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视觉理论基础上的新测量技术,本文采用特征信号提取和移动侦测技术、电信标法进行图像测量,设计了ARM嵌入式操作和控制系统,实现了图像测量系统的小型化,并开发了相关上位机操作软件。  相似文献   

6.
当前铁轨塌方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检测方法,令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铁轨进行安全检查,通过经验判断是否会发生塌方。人工检测危险系数高;且因主观性导致误差较大。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ARM cortex M3铁轨塌方自动检测报警系统,所设计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检测模块、CPU控制模块、GSM无线传输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以及GPS定位模块构成,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设计过程。将ARM cortex M3作为整个系统的主要控制芯片,通过塌方传感器对塌方情况进行检测;利用GPS定位模块对塌方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远程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报警,利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对传感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施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不仅能有效实现报警,而且不易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低、实时性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在的过程检测系统的实时需求,设计出一种成本低,功能适中的图像处理采集系统.该系统以ARM7(S3C44B0X)为核心并配上外围电路实现图像处理功能,再加上多种通讯接口设计的图像传输通道,然后加入SD卡接口用于提取图像数据.最后基于u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在系统中实现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和目标定位.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图像在线处理功能的实时问题,图像处理的准确率也满足了过程检测系统的要求,而且实现简单,成本比较低,特别适合于对功耗、体积要求较严格的过程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S3C2440A的JPEG XR图像采集系统,实现对采集的RGB24格式原图进行编码并存储.根据S3C2440A自身的体系结构特征,系统设定S3C2440A工作在ARM状态,采用32位总线宽度和32位小端方式的存储空间格式,还给出数据块定义和存储空间分配方案,并进行基于S3C2440A的汇编级优化.内部图像为YUV4:4:4格式,码流结构采用频率模式,对编解码代码定制.最终将定制并优化的JPEC,XR编码代码交叉编译为32位ARM指令代码,移植到S3C2440A上,实现JPEG XR图像采集并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运行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下的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以ARM9微处理器S3C2440作为主处理器,通过USB摄像头采集视频信息,采用JPEG进行视频压缩编码,并基于TCP/IP协议实现视频图像数据传输;通过Javaapplet技术,实现视频图像在网页上的接收和显示.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Web服务器中的视频监控画面.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整体工作稳定,监控画面清晰流畅,网络延迟小.  相似文献   

10.
结合GPRS网络技术和静态图像编解码技术,实现了远程图像监控系统;介绍了图像采集终端和监控中心的组成与设计方法.图像采集终端采集图像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快速离散余弦变换压缩,并通过GPRS模块发送到无线网络,监控中心则对从GPRS网络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管理和显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满足一般场合的图像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方便和信息内容丰富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笔者采用DSP+ARM双核结构,选用TMS320DM642为图像采集处理,AT91RM9200为实时控制,DSP通过CCD摄像头对特定的区域采集视频图像,并由视频解码芯片进行视频解码,处理后的数字视频信号由DSP通过视频运动检测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异常情况时则立刻由DSP向ARM施加中断信号,并将识别处理后的结果全部发送过去.ARM对DSP图像采集进行实时控制,并配合DSP将图像处理的结果显示出来,在恰当的时机触发外部控制器,从而实现一定的对外控制功能.实验验证:该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都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2.
系统采用CMOS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作图像接收器,CPLD作驱动控制器,经D/A转换后由XGA显示出来,实现了视频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实时显示。阐述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和CPLD控制逻辑,给出了驱动电路的仿真波形。该系统稳定可靠,且具有图像分辨率高、采样速度快以及适应性和灵活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珍珠形状和螺纹自动检测困难的问题,该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系统,采用单向光源和环形光源结合的照明方案,利用变焦显微系统、图像传感器、图像采集卡以及图像处理软件,来自动、准确的检测珍珠的形状、大小和螺纹信息.  相似文献   

14.
SpaceWire是当前航天总线中的前沿技术,传输率大,可靠性高,可以作为构建我国新一代空间数据网络的选择.作为SpaceWire总线系统演示测试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与ARM的开发平台,利用CMOS摄像头仿真星载电子系统中的图像采集单元,提出了该平台上实现图像的采集与显示的一种方法,有效提高了采集和显示的效果,并详细介绍了此种图像采集方法的实现过程.运行结果表明,SpaceWire能有效地实现图像传输,在卫星在轨数据系统中可以用于提高总线数据传输的带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机器人视觉系统.它以析象管摄象机构成图象轮廓传感器,用PDP-11/23小型计算机对图象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图象轮廓的识别. 用于图象分析和分类的重要信息,主要包含在图象轮廓中.析象管摄象机适于实现随机控制的光学信号的扫描.由计算机控制的扫描发生器形成一种径向放射状的“星形扫描”,它用来探测轮廓,并实现基于卡尔曼-布什-滤波器的自动轮廓跟随.这样可大大压缩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并可形成基于“结点—位置关系—结点”基元的句法图形结构,实现联想的句法模式识别.文中叙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北斗导航信息终端系统发射功率不稳定、容易受遮挡物影响等缺点,设计了基于ARM(adanced risc machines)的北斗导航信息终端系统。首先采用高精度模数转换对北斗卫星输出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串口2中断发送给ARM微处理器;同时将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传感器芯片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1发送给ARM。在ARM芯片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把计算结果一方面通过EIARS-232-C(RS232)串口发送到上位机界面显示,另一方面保存到存储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并且准确的汇报载体的经纬度、姿态、速度、高度等信息至检测平台,通信成功率达到95%,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便携式号码图像采集与处理设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号码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系统以DSP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直接保存到系统指定的位置。设计中以CPLD为数据采集逻辑控制单元,实现同步时序控制及并串数据转换功能。实验表明,系统可按15幅/秒的速度实时采集到大小为176×62的清晰的号码图像,并具有DSP实时处理图像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激光干涉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测量透明颗粒形状及监测其变形的光学系统 ;对共路偏光干涉仪进行改进 ,使之更好地测量由温度场变化引起的小试件变形 ;对柱及球形试件进行理论和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隧道视频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隧道环境下的火灾预警算法.该算法采用阈值和背景自适应更新策略,解决了隧道环境下光线条件变化对火焰识别系统的影响,利用二维投影技术实现了火灾疑似区域的快速提取,并结合火灾的亮度变化率来提取火灾火焰的闪动特性.最后给出了火灾疑似概率模型,以此来反映视频图像中出现火焰的几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影响隧道的车辆运动形成的干扰、路灯和光线条件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其识别速度达到3~5s,识别率可以达到97%以上,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周界安防预警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主要基于ARM+FPGA的嵌入式平台实现。根据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信号的特点,数据采集系统以FPGA为主控制器,实现了脉冲波和连续波的双通道并行信号采集。FPGA接收ARM传送控制命令,采集硬件信号控制采样芯片AD9430和AD9203转换的数字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暂存于利用FPGA的IP核生成的FIFO缓存中,等待传送给ARM处理器。ARM处理器主要负责提供前端FPGA采集的各种参数并接收FPGA发送过来的数据。该数据采集系统中,ARM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互联接口的设计是关键,主要是在内核层设计FPGA设备驱动,利用ARM的外部总线接口完成数据的传输。将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光纤监控预警安防系统,可以检测到脉冲波和连续波信号,提高系统实时性,为分布式光纤安防预警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