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赣傩,又名江西傩,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省区。自汉代以来,傩祭不绝,傩舞不断。赣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广泛,是研究人类发展的"活化石"。本文基于丰富的赣傩文化资源,在保护与传承这一文化瑰宝过程中阐述如何设计与实现资源库的建设,为赣傩文化资源库建设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傩文化是一座珍贵的文化宝库,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文章介绍了傩文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傩文化的现状,对傩文化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最后对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古代傩文化产生、发展及徽州傩文化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了古代徽州傩文化与古代医疗保健的相关性,探讨了古代徽州傩文化对古代医学和体育医疗产生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贵州傩文化大数据集规范化及数字化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傩文化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出新的二维数据工作流优化方法,实现了傩文化资源的标准化。并通过整合傩文化数据集共享数字媒体、傩面具数字化移动虚拟现实系统、傩文化博物馆全景地图等资源,建立了傩文化大数据集开放平台。基于大数据保护技术的傩文化数据平台,整合傩文化开放资源共享与数据标准系统。为傩文化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新模式,开发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确立信息共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江西傩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傩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历史、审美和旅游应用的重要价值。江西是傩文化遗存大省,对丰富的傩文化进行研究与开发,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良好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讨了傩文化的历史、审美和旅游应用价值,并对江西傩文化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江西傩文化开发的诸原则、开发的步骤与方法,设计了傩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等。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萍乡市是中国傩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区域,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在传承和保护傩文化方面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萍乡特色的传承和保护之路。为进一步提升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水平,该市还需进一步培植傩文化的民间信仰,强化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发挥高校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和增强傩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数字化和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赣傩文化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其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则肇始于90年代。而毛礼镁、余大喜等学者是赣傩文化研究的先期者,他们从不同的视野对赣傩文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赣傩的起源、傩面具、傩神考辨、傩义、傩功能及傩文化保护等视野。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背景下的赣西傩文化资源体系以多元维度数据为基础,为营造良好数据生态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地理标识将赣西范围内傩文化资源串联起来,以开放数据形式将资源系统架构、资源数据管理和用户信息反馈相结合,探索构建以数据质量为核心的赣西傩文化数据生态。通过对傩文化数据生态特点及意义的分析,架构了数据生态体系结构及应用服务模型,实现赣西特色傩文化共享与传播,促进傩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相似文献   

9.
傩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阐述了萍乡傩文化的内涵,分析了萍乡傩文化的特征,从文化教育价值、审美认知价值、旅游经济价值、健身娱乐价值等方面探讨了萍乡傩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萍乡傩文化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萍乡傩文化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萍乡傩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傩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数字化保护正在替代传统的技术手段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傩文化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并以万载傩文化数字化保护为应用实例,提出了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框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傩文化作为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长河形成的原始古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多民俗、多宗教以及多文化艺术共同交融的文化形态。在此次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傩文化其内涵以及应用于图形设计中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傩文化运用于图形设计中的元素特征,着重探索如何在图形设计中运用傩文化元素。旨在为傩文化的保护传承及运用研究提供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赣傩,又名江西傩,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傩文化因其历史久远,形态原始,品类丰富,并自成文化体系而饮誉海内外,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文章对赣傩文化资源的分布现状展开田野调查,分析了当前赣傩文化研究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傩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主要涉及傩文化资源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对作为其来源的各种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库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两个问题,前者应区别对待傩文化自身遗存与傩文化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后者可通过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
湖南沅陵巫傩文化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各种文化因子的互动和融合,使其傩文化具有原始、诚信、情义、娱人、人性和世俗等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赣傩文化的审美象征特性及其图形形态的视觉延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文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其呈现的人物神情及其冠饰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指向,傩面具图形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神秘的宗教含义。造型风格古朴,具有神秘悠远的艺术韵味。本文就从赣傩文化的审美特性研究延伸到傩文化图形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阐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意义,梳理傩文化数字化的演进历程,描述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现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数字化保护观念的树立,数据库建设及网站建设,关键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标准的制定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傩文化”实质是一种农耕社会固有的“鬼神文化”。时至今日,贵州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在各民族民间习俗及各类禁忌中,傩文化影响极深,而最能直观地体现傩文化独特面貌的即是种类繁多、栩栩如生的各类面具。面具作为化妆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殷商时代,就有头戴黄金四目的方相氏面具的记载;宋代陆放翁记载了一副达八百枚之多的面具。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历史、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诸方面因素,与其他地区比较保存的傩文化及各类面具更为完整和丰富。  相似文献   

19.
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最具代表性的傩庙、傩舞和傩面具为基础,在红色旅游的推动下,利用现有傩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傩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虚拟环境场景等几个大的方面,本文着重分析傩文化资源转换为数字化时需要使用的常用软件、设备以及数字化资源的格式转换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