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食品科技的创新进行价值导引和控制,是今天食品科技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法律对此不能仅仅是采取鼓励创新的立场和态度,而必须为其确立优先保障食品安全的控制底线。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保障食品科技创新恪守食品安全的法律限度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治理在区域上的运用,区域治理的理论及其治理策略可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提供相应的路径启发和策略指导,江西省萍乡市转型以来为应对区域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探索出了对接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和生态型的区域治理机制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重建民族自信心这一背景,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民族自信心与文化建设的功能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重建当代中华民族自信心只能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实现的命题,文章最后介绍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建民族自信心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 ,阐发了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 ,认为马克思为全球化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分析工具 ,并奠定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最初理论基础。同时 ,本文还在全球化的历史和现实的视野下 ,考察了马克思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地位 ,提出马克思的存在对于全球化具有不可或却并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精神感悟,初步揭示了邓小平在构建理论过程中所张扬的六种主体精神。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精神”的概念,并就此种精神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精神发展历程中的价值和地位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家庭视角下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成因与矫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家庭在造成和矫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诸多因素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现实背景,较深入地分析和揭示了家庭导致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家庭对于矫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和功能,并提出了矫正家庭与家庭矫正两条具体的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站在近代以来重振民族自信心这一中国文化历史使命的大视野当下,通过考察邓小平理论的创建背景和文本内容,提出并论证了重振当代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主张中华民族必须振作起来,是邓小平理论创建的一个内在心理动因和表达的一个重要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民族自信心概念方面存在诸多模糊与混乱,于文化语境上重新阐释了这一概念, 认为民族自信心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内在信仰,它源于一种文化建构,并表现出与民族自尊,民族自负等相关概念截然不同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中国革命道路 ,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创造性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追溯这条革命道路的形成历程 ,我们认为 ,其开端应是 1 92 7年 9月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是这场起义 ,开通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最初脉胳 ,成为这条独特而又崭新的革命道路的伟大起点。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深入地考察。与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领导的其它诸多武装起义相比较 ,秋收起义之所以可成为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与开端 ,是因为在探索这条革命道路方面 ,它不仅在时间上领先一步 ,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