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图的赋权邻接矩阵为切入点,建立了以换乘次数最小为首要目标,途径站点数最小为第二目标的公交出行最优路径模型;同时,回避了最短路径算法时间复杂度大的缺点,以最短路径矩阵为数据系统,提出了解决公交查询的通用高效算法;最后,通过公交查询系统实例证实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公交查询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公众对出行路径的多样性需求,针对目前公交查询算法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公交查询算法.该算法依据"最优路径的子路径都是最优路径"理论,通过换乘次数小的最优路径逐步求取换乘次数大的最优路径,并利用关系数据库技术进行最优路径集合的生成和优化,从而实现大规模公交网络的多目标路径搜索.以北京公汽网络作为算例,分别以最短出行时间、最小换乘次数、最少出行费用为评价标准编制程序搜索最优路径,结果表明最短出行时间算法的多目标搜索结果最优,查询速度快,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交网络中最优路径算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调查的统计结果,可以了解换乘次数最少是乘客考虑的首要优先目标,其次是出行耗时最少和出行距离最短.文章则将出行耗时最少和出行距离最短合并简化为第二目标,最后根据公交乘客可以步行小段距离再转车的实际情况,提出既实用又简便的公交最优路径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最小换乘算法比Dijkstra算法更适合基于WebGIS的公交换乘查询.考虑交通路况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引入站点热度和线路热度,提出换乘次数最少、换乘站点热度最小、出行线路热度最小优先级递减的线路评价指数模型,能够给乘客提供更加合理的最优出行线路,期望在WebGIS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蚂蚁算法在公交查询最短路径求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是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提出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出行距离最短为第二目标的算法 ,本算法是基于广度优先搜索并结合蚂蚁算法提出公交路线最短路径选择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是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的研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提出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出行距离最短为第二目标的基本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为提高路径搜索效率,模型中提出了GIS方向估价函数的概念。在南京市实际公交网络上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高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向搜索的公交路径选择算法及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人们出行公交路径选择问题,分析了公交网络的特点,对最短路径常用算法进行比较,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搜索的公交网络路径选择算法。为了选择最优路径,综合考虑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和换乘次数等因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并用算例对算法和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基于数据库理论,算法用数据库表示公交网络,用数据库查询技术实现最优乘车路经选择,易于实现,执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公交换乘是城市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的公交换乘方案能够减少市民出行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损耗。以城市道路网为基础,阐述了公交数据库的设计以及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改进算法的分析与实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城市中公交查询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公交网络最优路径的一种改进求解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多种公交网络中求解最优路径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公交线路票价变化,并以总行程时间最短与换乘次数最少相结合为原则的公交路径寻优新算法.同时对公交换乘中换乘点的选择、步行时间及等车时间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以一个算例对新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出行路径的选择问题。为了帮助利用公交的出行者方便地进行出行路径、换乘路线等选择,文章首先对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讨论了换乘次数算法和最短路算法,最后基于组合优化的角度,在两者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综合,针对大部分乘客的出行需求提出了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signs and analyzes an alternative tradable travel credit scheme on gener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for managing travelers’route choice behaviors.The scheme is a kind of charging and rewarding mechanism,which provides an attempt to urge travelers to plan their travel routes reasonably so that excessive traffic congestion can be mitigated.Mobility credits are imposed on those travelers who use high congested routes,while rewarded credits are given to those travelers who switch to the low congested routes.A free tradable market is created such that the travelers paying credits can purchase them from those earning them from the rewarding travel route choices.When the total amount of credits earned is equal to the amount of credits consumed,transfer of wealth can only take place among the travelers and hence overcome the inequity problem of congestion pricing.On the gener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the type of tradable credit schemes can be formulated as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with equilibrium constraint(MPEC)model.Based on the model,a credit charging mechanism is obtained under the system optimum and Pareto-improving system optimum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时间的波动性与突发事件的影响,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时常伴随着各种不确定性情况的发生。通过考虑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出行特点与交通网络不同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路线决策模型与算法,所提方法应用到北京市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结果显示,不同出发时间需要不同的路径决策以达到最小出行时间。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路径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它可以为出行者路线选择提供更合理的指示。  相似文献   

13.
考虑了出行距离对出行者不同感知费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距离因素的多方式用户平衡配流方法。对出行者在多方式交通系统中的出行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图论构建了用于描述一般出行过程的多方式超网络模型,并定义了有效超路径和子路径。针对出行者在不同出行过程中时间和花费这两个主要定量因素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出行距离对出行者感知费用的影响机制,构建了考虑距离因素的出行广义费用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户平衡准则的多方式交通网络配流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子路径费用的最短超路径搜索算法。最后用一个简单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及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路网出行效率低下及其导致的燃油过度消耗等问题,基于对机动车油耗模型的分析,从节能降耗的角度建立了考虑不同车型的多车型最小油耗模型。进而构建多车型最优收费均衡模型,利用道路收费的方式控制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使出行者按期望达到的路段设计流量出行,最终达到路网平衡状态下总油耗量最小的目的。采用Frank Wolfe算法,通过寻找可行下降方向进行迭代求解。以某区域抽象公路网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收费策略能够有效地调控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实现系统总油耗最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规划旅游交通网络,本文基于旅客联运出行视角,提出一种新的公路-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联运(公航联运)方式,构建了公航联运旅游交通网络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旅客出行总时间最短和交通网络线路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设计交通线路方案,下层模型以单个旅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对线路进行客流量分配。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构建的公航联运交通网络模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公交客流起止点(origin-destination,OD)矩阵是公交线路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公交IC(integrated-circuit)卡信息获得的数据研究了公交出行的特征.以公交站点上下客人数为约束条件提出了综合考虑了公交乘客上下车概率与公交站点产生吸引因素的反推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反推的精度,反推结果更具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定义危险品运输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带有最大风险约束的危险品运输网络模型,模型考虑了网络中社会车辆对危险品车辆的出行时间及网络总风险的影响,并针对建立的模型采用了相应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应用算例分析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网络最大风险约束能使危险品运输的网络总风险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