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郁金提取物对山葵墨入菌(Phoma wasabiae)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用清水、95%乙醇溶液提取郁金获得的水提物、醇提物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郁金95%乙醇热搅拌提取物对山葵墨入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67.08%;将其95%乙醇粗提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萃取后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郁金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在正己烷萃取物中,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率达到79.70%,其EC50为0.3299×10-3 g/mL,在供试浓度为10.0×10-3 g/mL时,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对墨入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2%.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对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小麦赤霉菌、油菜菌核菌、番茄灰霉菌均有较高的抑菌率,其EC50分别为0.2517×10-3 g/mL、0.2809×10-3 g/mL、0.1749×10-3 g/mL.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郁金茎叶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效果及活性成分,以95%乙醇浸提的浸膏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萃取,比较其抑菌活性.并采用GC/MS分析郁金茎叶正己烷萃取物和醇提物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醇提物与正己烷萃取物对小麦赤霉菌、油菜菌核菌、山葵墨入菌和辣椒灰霉菌均有较强抑制效果;正己烷萃取得率最高(64.68%)、抑菌活性最强;GC/MS分析结果显示正己烷萃取物中的11种成分含量增加,其中莪术烯醇(curcumenol)的含量最高(24.46%),其次是棕榈酸甲酯(hexadecanoic acid,methyl ester;13.84%);醇提物含28种化合物,正己烷萃取物含23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用清水、95%乙醇溶液提取郁金获得的水提物、醇提物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郁金95%乙醇热搅拌提取物对山葵墨入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67.08%;将其95%乙醇粗提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萃取后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郁金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在正己烷萃取物中,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率达到79.70%,其EC50为0.3299×10-3 g/mL,在供试浓度为10.0×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黄连醇提物对三七根腐病致病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效果,将黄连剪成0.5 cm~3左右的小块,用95%乙醇浸泡提取其有效成分,得黄连醇提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连醇提物对腐皮镰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黄连醇提物对腐皮镰孢菌的抑制效果非常好,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抑菌率逐渐增大.第4 d抑菌率最大可达78.13%,抑菌率最小为67.19%.不同浓度黄连醇提物对腐皮镰孢菌的菌丝生长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平均抑菌率均大于40%,最小抑菌浓度(MIC)小于1 mg/mL.总之,黄连醇提物对腐皮镰孢菌有非常好的抑菌效果,且不同浓度黄连醇提物均对腐皮镰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抑制,MIC小于1 mg/mL.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川芎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为萃取溶剂,依次对川芎80%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进行萃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萃取物(含萃余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从中选取抑菌效果最好的萃取物进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并进行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川芎石油醚萃取物抑制菌丝生长作用最强,其浓度为10 mg/mL时,对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46%、75.25%和68.19%;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7 mg/mL和10.25 mg/mL;在抑制菌丝生长的IC50浓度下,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可达51.7%.  相似文献   

6.
舟山野菊花序不同萃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菊花序采用微波粗提,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得萃取物,通过K-B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水相的抑菌活性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萃取物无抑菌效果;水相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15.62 mg/mL和7.81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3.90 mg/mL和1.95 mg/mL,正丁醇相的MIC在15.62~31.25 mg/mL之间。水相和正丁醇相呈现较强的广谱抑菌活性,且具有抗耐药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蛇含委陵菜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蛇含全草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萃取,采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作为受试菌,测定各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MIC)≤0.33mg/mL.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中药决明子的乙醇提取物及氯仿提取物对核盘菌(Sclerotinia)、镰刀菌(Fusarium)、柑桔绿霉(Penicillium)、棉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ossypiiSouthw.)等10余种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决明子乙醇提取物与氯仿提取物对镰刀菌、弯孢菌、油菜菌核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棉花炭疽病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和棉花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达53%和62%。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叶抑菌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无花果叶提取物对供试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微球菌、普通变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25 g/mL,对大肠杆菌、噬夏孢欧文氏菌、灰葡萄孢、枯斑拟盘多毛孢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50 g/mL.对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利用柱色谱进行分离并用波谱进行鉴定,得到两个抑菌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素和香柠檬内脂.  相似文献   

10.
凤尾菇深层发酵液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检测,包括对细菌、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凤尾菇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高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供试细菌有抑制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3.125~25.00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5种供试细菌有抑制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6.25~12.5 mg/mL.两种萃取物对5种供试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乙酸乙酯相的ρIC50普遍低于正丁醇相.因此,乙酸乙酯相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强于正丁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