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2011年5月29日发生在通辽市的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天气图、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旨在对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进行决策、确定飞行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下旬至6月初,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新林一线多处发生森林火灾时,大兴安岭新安装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首次应用在指挥人工增雨作业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把6月2日这次有利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尤其是对雷达回波特征以及分发的部分雷达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今后利用雷达资料指挥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影数值模式和卫星反演产品分析南方混合云系的结构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结果表明模式预报的大范围云系与实况卫星反演结果比较吻合,预报的云层性质和垂直结构与实况接近;液态含水量高,冰晶数浓度很少的部位,可能有很好的冷云催化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4.
林磊  高飞  黄玲玲 《科技资讯》2013,(16):29-29
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成为对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的最重的手段,RDS雷达产品显示系统能够方便地打开SA等各种型号雷达体扫基数据,而且可以根据需直接得出雷达各种基本产品和计算产品。不仅如此,该软件还支持各仰角的PPI显示、选定高度的CAPPI显示、选定方位角的RHI显示、VCS任意垂直剖面、叠加网格、地图、散点、轨迹等功能。利用RDS可以检验火箭人工增雨(消雹)的作业和飞机人工增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该课题研究的增雨防雹效益评估方法,集飞机、火箭增雨、防雹作业时影响区和对比区雨情、雹情统计对比,多部雷达同时探测,用其回波参数分析和雹云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估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分析了2019年6月1日和14日洱海流域增雨作业过程,并对增雨效果进行了分析检验.“06.01”过程受高空槽和切变线的影响,“06.14”过程受孟加拉湾低压槽影响,充沛的水汽条件和上升运动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必要条件.洱海流域初夏人工增雨作业目标云为混合云,中心强度在35~40 dBz之间,回波顶高为5~7 km,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ertical Integrated Liquid water,VIL)大于0.4 kg·m-2,低层速度辐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增强,30 dBz的回波面积明显增大,降水强度上升,作业影响区降水量比非作业区高,作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不断提高云物理综合探测的科学性和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有效性.方法 利用GPS定位技术.对飞行探测、催化作业的航线进行设计.通过编程计算得出航线空间定位的具体坐标,设计出探测区、作业区和粒子增长区.结果 以Y-12飞机在延安地区综合探测为例,给出了完整的云物理综合探测航线设计方案.结论 2002-2003年多次外场试验证明,按该方案进行飞行探测和催化作业,使综合探测的科学性和催化作业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邵振平  杜春丽 《河南科学》2014,(8):1594-1598
利用河南省2011年和2012年春季飞机作业信息和2012年春季地面作业信息及自动气象站雨量数据,对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研发的层状云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统计检验系统(APESTS)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用于河南省春季飞机作业效果评估表现出较好的统计显著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出增雨(雪)作业效果;用于春季地面作业效果评估,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不理想,系统适用性还需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细化火箭增雨作业过程,依据数据确定目标有效实施增雨作业,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光纤GPS无线通信技术链接TWR01雷达、714CD雷达车载式WR—1B火箭发射作业点、作业指挥中心,形成增雨指挥作业系统,提高了人工增雨科学指挥、科学作业水平。TWR01雷达计算机系统自动解算出火箭发射装置的作业参数,GPS确定火箭作业地点,增强了火箭发射地点、方位、仰角、高度、行程等作业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在火箭增雨作业中应用,增加了火箭增雨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人工增雨是增加自然云降水,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数字化雷达能及时探测云和降水系统的结构分布和发展变化,是指导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力工具。萨吾尔山是吉木乃县的是唯一的水源地,山区过境天气系统和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应用WR-08X型数字化雷达能对萨吾尔山区降水云系进行准确识别,确定山区人工增雨作业的时间和区域,选择最有利的作业时机,自主指挥火箭、地面碘化银烟等工具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大大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0414号台风"云娜"的基本特征与强降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在概述0414号台风“云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天气动力学方法,结合气象物理场诊断、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多卜勒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强降水的主要成因,所提出的一些预报思路与线索对浙江台风暴雨的分析与预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030816”云南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TBB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云南2003年8月16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大尺度天气形势为中尺度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不稳定条件、能量条件和动力条件;在卫星云图上切变线云系在西南移过程中发展形成飑线,其上诱发产生的3个中-α尺度云团和1个中-β尺度的云团直接造成了强降水;在多普勒雷达上偏东风和偏西风之间的中-β尺度的切变线和逆风区对中-α尺度飑线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诱发产生出了超级单体和中气旋,中-α尺度飑线导致了这次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发生在滇东北的2次飑线过程.结果表明:边界层辐合线是强对流产生的触发系统,山脉的抬升作用有利于强对流的产生和发展.2007.6.14飑线发生在冷锋前暖区中,以大风冰雹天气为主.2009.6.19飑线发生在冷锋前沿,前期以大风冰雹天气为主,后期出现强降水.雷达回波上2次飑线都出现弓形回波特征和前沿低层辐合区,但2007.6.14飑线表现为单体弓形回波,直接产生大风冰雹天气.2009.6.19飑线表现为弓形回波复合体,并伴有中气旋出现.飑线右前侧超级单体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直接系统.飑线前沿低层辐合区的长时间维持导致大范围强降水出现.  相似文献   

14.
从卫星资料处理出发,分析了雷暴云在多通道卫星云图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利用多通道数字化卫星云图判识雷暴云的方法。在判识出雷暴云的基础上,对其中心进行定位,并利用其定位结果,对闪电定位仪测得的闪电资料进行校正,以提高闪电定位仪的定位精度及卫星资料判别雷暴云的正确率。初步分析表明,利用卫星定位对闪电定位进行校正,对闪电资料的定位精主工有较大的提高,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闵柯睿  刘晓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9):12746-12753
对于自然云催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再现人工催化后云的宏微观物理响应特征,有助于提高对人工催化机理的科学认识、优化人工催化方案。本文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加入碘化银人工催化过程,对2018年河北省一次层状云催化过程开展数值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与实际催化过程相似的催化剂量,层状云降水个例催化后冰晶含水量、数浓度及地面降水显著增加。该次降水个例自然云中冰相粒子较少,自然云中冰相过程不活跃,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降水个例催化后从过冷却到冰、雪晶含量明显增加的转变。相同催化剂量下,催化层厚度的减少提高了播撒率,进一步优化了催化效果,可见,应该在云中过冷水含量丰富的云区开展冷云催化作业。人工催化过程增加的冰晶通过凝华过程增长并自动转化为雪晶,雪晶增长下落过程中以凇附过冷云水增长为主。本次催化过程导致地面降雪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卫星云图云分类的一种综合优化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和提高目前卫星云图云分类中客观性、定量性和自动化程度的不足,运用遗传算法(GA)全局寻优、模糊C均值聚类(FCM)局部寻优、模糊减法聚类(FSC)客观估算聚类数等优势互补的思想和途径,进行卫星云图的云分类判别。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优化方法(FSC-GA-FCM)的云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FCM和GA算法,可有效弥补FCM和GA算法在云分类中存在的不足,可运用于实况云图的云分类客观、自动判别。  相似文献   

17.
Physical effect of cloud seeding revealed by NOAA satellite image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pioneering work on cloud seeding began in 1946,when Vincent Schaefer noticed that a small piece of solidcarbon dioxide (dry ice) can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ice crystals on its falling path in a laboratory-generated data, which make the numerica…  相似文献   

18.
运用常规天气图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卫星云图和D opp ler雷达回波资料,对2009年"4.19"暴雨天气过程中天气系统演变及其物理量场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此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次短历时特大暴雨系统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平分辨率为1.25km的FY2-C地球同步卫星的可见光云图,对2005年8月14日发生在北京北部山区一次百年一遇的短历时特大暴雨进行了云图分析,发现高分辨率的可见光云图可以在一个多小时前就识别出水平尺度只有几公里的初始对流,并可利用它在地面上的阴影判别其垂直发展的强度。暴雨发生前水平尺度发展到数十公里,其云顶上的暗影表明强烈的对流已突破对流层顶。  相似文献   

20.
宋自福 《河南科学》2013,(10):1720-1723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天气形势、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河南省焦作市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和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后西北气流中,中高层干冷平流、低层暖湿平流的大气层结增强了对流不稳定的发展,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CAPE的高值区与强对流天气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普勒雷达可以监测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移动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能够提前预警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