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酸性红G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处理酸性染料废水的效果。实验研究了硅藻土中碳酸钙的含量、改性硅藻土的投入量、酸性红染料废水的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0.2 g/L的酸性红GR染料废水中,加入40 g/L含有1.5%的碳酸钙的改性硅藻土吸附40 min后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此时的脱色率达到了95.01%,COD去除率可达65.43%。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铁碳微电解对采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影响因素及各个因素的主次关系.方法调节采油废水pH值为酸性,向采油废水中投加经过活化处理的铁屑和吸附饱和的碳粉,曝气反应一段时间;在去除铁屑和碳粉之后,再将pH值调节为碱性,搅拌后静置40 min,取上清液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pH值、反应时间、铁碳质量比和铁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铁碳微电解预处理采油废水的影响因素顺序为:pH值铁投加量反应时间铁碳质量比;在最佳条件pH为4,铁投加量为0.167 g·mL-1,反应时间为30 min,铁碳质量比为3:1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4.3%.结论采用铁屑和碳粉对采油废水进行微电解可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pH值和铁投加量对COD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废铁屑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研究铁屑投加量、过硫酸盐浓度和初始pH值对活性黑5(RB5)降解过程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6,PS浓度为0.5 mmol·L-1,废铁屑投加量为1 g·L-1条件为最优的反应条件;反应50 min后,活性黑5去除率可达到90.22%,180 min后去除率可达到96.97%,反应后溶液中总铁的溶出量为97.32 mg·L-1;RB5降解后,产生的副产物苯胺的质量浓度为0.13 mg·L-1,反应后出水的pH值从初始的6变为4.01,废铁屑/PS体系降解RB5的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采用废铁屑活化过硫酸盐工艺降解偶氮染料废水具有反应速度快,不需调整初始pH值、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负载壳聚糖/纳米CdS复合粒子对甲基橙的脱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模拟生物矿化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壳聚糖/纳米CdS复合粒子,并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模拟废水,研究了初始pH值、催化剂投加量、光照情况和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甲基橙光解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2.0,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进行可见光辐射处理60 min后,脱色率达到97.2%.溶液的pH值对脱色率有显著影响,酸性媒介比碱性媒介更有利于甲基橙染料光解脱色.处理前后的UV-Vis谱图分析表明,活性炭负载壳聚糖/纳米CdS复合粒子可见光辐射处理甲基橙过程中溶液出现脱色,是因为染料发生氧化光降作用.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后,处理60 min对甲基橙的脱色率仍可达84.7%.  相似文献   

5.
以废弃物铁屑、铝屑、硫酸、盐酸、氯酸钠为原料合成混凝剂聚合双酸铝铁,并以印染废水作为处理对象,探讨合成因素不同时,聚合双酸铝铁对废水的不同处理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盐酸与硫酸用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铝铁投料比为1:1.3,酸过量为20%,此时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5.7%,色度去除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6.
铜氨制药废水除铜脱氨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洛芬有机制药铜氨废水的除铜除氨预处理工艺.采用铁屑置换法对含铜废水进行除铜,除铜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调节含铜废水的pH=2~3,投加3倍理论用量的铁屑,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1.5 h,在反应过程中需保持反应液pH低于4,防止Fe3 大量生成重新溶解释出的铜.反应后铜浓度由712 mg/L降至9.2 mg/L,去除率为98.7%.为去除引入的铁盐,调节废水pH=5,鼓风曝气后,投加阴离子PAM,投加量为1 mg/L,混凝20 min后废水铁含量低于14mg/L.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对除铜后的混合废水进行除氨,除氨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调节废水pH=9.0,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投加量为Mg2 :NH4 ·PO43-(摩尔比)=1:1:1,搅拌反应,反应时间20 min,反应后NH3-N浓度由991.5 mg/L降至101 mg/L,去除率为89.8%,剩余磷为6.1 mg/L.铁屑置换法与磷酸铵镁沉淀法的组合能有效去除铜氨,预处理后,废水BOD5/CODcr由0.07上升至0.34,可生化性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进入后续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双酸铝铁和次氯酸钙联用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研究了聚合双酸铝铁投加量、次氯酸钙投加量、pH值及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双酸铝铁投加量为0.6 g/L,次氯酸钙投加量为6 g/L,搅拌后静置120 min,水样COD去除率为74.55%,处理后水样清澈透明,pH值6~7.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机巯基类高分子螯合剂(D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进行螯合处理。研究DDTC投加量,废水pH,絮凝剂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投加DDTC溶液(质量分数2.4 g/L)20 m L,絮凝剂(硫酸铝溶液质量分数4 g/L)投加量5 m L,PAM(质量分数1 g/L,)投加量为2 m L,常温下反应10 min,可以使200 m L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总镉质量浓度为30 mg/L)的镉去除率达到98.5%,残余镉的质量浓度为0.42 mg/L。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微气泡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的影响因素,采用微气泡臭氧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3R废水,考察臭氧投加量、酸性大红3R废水初始浓度和投加活性炭对微气泡臭氧氧化过程中脱色率、TOC去除率、pH值以及臭氧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臭氧投加量或降低酸性大红3R废水的初始浓度,酸性大红3R废水的脱色速率和TOC去除速率均有所上升,但臭氧利用率下降。煤质活性炭对微气泡臭氧氧化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能够显著提高酸性大红3R废水的脱色速率和TOC去除速率。臭氧投加量为48.3 mg/min、酸性大红3R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处理效果较好。此条件下,处理30min时脱色率达到100%,处理120min时TOC去除率达到78.0%,TOC去除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min~(-1),臭氧利用率始终高于99%。而投加5g/L煤质活性炭后,处理15 min后脱色率达到100%,处理120 min时TOC去除率可达到91.2%,TOC去除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提高至0.037min~(-1)。处理过程中出现中间产物小分子有机酸的积累并继续氧化降解,使得废水的pH值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可见,对微气泡臭氧氧化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可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及臭氧利用率,显著改善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10.
负载CaSO4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林  孙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92-3796
首次以硫酸氧钛、氧化钙为原料,以凹凸棒土为载体,制备了ATP负载型CaSO4/TiO2复合材料。并用XRD、EDX、TG—DTG等进行了表征。以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作为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的标准,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印染废水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当ATP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4、煅烧温度为500℃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大红的效果最佳。当催化剂投加量为3 g/L,紫外灯照射60 min,降解率可达到89.6%。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处理技术难以治理的DSD酸氧化废水,系统介绍了用DSD酸氧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处理技术。研究表明,用DSD酸氧化废水可直接制备水煤浆,水煤浆的最佳配制浓度为64.5%,相应的水煤浆粘度为932mPa.s用浓缩后废水配制水煤浆,得出的水煤浆最高配制质量分数可达64.6%-71.5%,相应水煤浆的粘度为823-898mPa.s各种条件制备出的水煤浆性能均稳定,完全能满足水煤浆喷吹燃烧的需求。用DSD酸氧化废水制备水煤浆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DSD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污染。  相似文献   

12.
对经过电解预处理的氨基乙酸生产废水进一步采用UASB-SBBR工艺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UASB启动阶段,接种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后,在调节进水水质、合理控制进水COD质量浓度的条件下培养驯化,厌氧颗粒污泥能适应降解氨基乙酸废水水质,UASB的COD平均去除率达到60.8%;厌氧出水再经SBBR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可降低到150mg/L以下,COD平均去除率为96.1%;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25 mg/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和废水回用过程中抑制发酵的色素物质的脱除,确定了理想的脱色材料——粉末状活性炭。并得出最佳的脱色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中和废水经过0.4%粉末状活性炭处理后,可以直接回用于发酵罐,并可使柠檬酸产量提高4.4%.  相似文献   

14.
环流反应器中对苯二甲酸废水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有效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在有效容积为35L的环流反应器内,使用模拟废水进行实验研究。投加体积比为5%的多孔聚亚氨酯载体,以实现微生物的固定化和形成缺氧微环境。结果表明,含多孔载体的环流反应器能够有效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生物降解作用是去除对苯二甲酸的主要机制;当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为6.95g.L-1.d-1时,COD和对苯二甲酸的去除率为98%。驯化过程研究表明,采取逐步提高进水中对苯二甲酸浓度并维持一定葡萄糖浓度的策略,能够快速启动反应器,50d达到驯化活性污泥目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悬浮相污泥和载体内污泥的微生物形态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处理电厂柠檬酸酸洗废水,制备了以新型光催化剂WO3-TiO_2改性TiO_2纳米管阵列为光阳极、Pt为阴极、柠檬酸酸洗废水为电解液的燃料电池体系;并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的降解效果。对直接光解、光催化降解、光催化燃料电池降解三种方法降解效果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控制通气与pH,讨论了光催化燃料电池降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添加电解质Na_2SO_4浓度为0.2 mol/L时,电池体系的性能达到最佳,开路电压0.32 V,短路电流0.49 mA·cm~(-2),最大功率密度为0.068 m W·cm~(-2)。该条件下电池体系运转120 min对高浓度柠檬酸酸洗废水(COD=16 500 mg/L)的COD去除率达46%。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有机酸膨润土在环保领域的吸附机理,本文以碱性钙基膨润土(ACBT)、丙烯酸膨润土(ABT)和甲基丙烯酸膨润土(MBT)为研究对象,将这三种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污水处理中重金属Cu2+和有机物亚甲基蓝,考察不同吸附剂用量,不同吸附时间,不同吸附温度下改性膨润土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膨润土对亚甲基蓝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效率能达到97%以上,而对Cu2+的吸附效果不如ACBT,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吸附剂用量有利于提高Cu2+和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发现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对吸附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处理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了在间歇式超临界水反应装置内,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吐氏酸生产废水的最佳条件及其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当温度为380℃、压力为24 MPa、时间为150 s以及过氧比为1.8倍时,COD去除率可达96.7%,色度去除率可达97.5%,且反应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当前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工艺繁琐、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采用廉价的改性油酸作为液体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并借助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初始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及油酸改性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等温线和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40 min,温度40℃,油碱质量比20∶1时,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或回用;吸附后油酸能够用酸再生并得到硫酸铜。  相似文献   

19.
利用DSD酸生产过程产生的铁泥,研制出既能用作常规冶金原料,又能用于处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水处理用海绵铁.研究表明:在配碳量27%、反应温度1160℃、反应时间16min的情况下,以铁泥为原料制备的常规海绵铁的金属化率可达90%以上;用于处理DSD酸氧化废水的海绵铁适宜配碳量为29%,用制备出的海绵铁处理DSD酸氧化废水,在pH值3~5、反应时间40min时,出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68%、色度的去除率达90%、可生化性指标BOD/COD提高到0.425.海绵铁中所含C,Fe3C和其他一些杂质元素,这些元素能与铁在水中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产生大量[H],[OH]和[Fe2 ],从而氧化还原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污染物降解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海绵铁的微孔结构非常发达,使其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的特点,是一种替代常规铁屑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甲酸分解催化剂,研究了沉淀、老化、辅助剂、焙烧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醇-水溶液为溶剂,镍锌物质的量比为1∶1.5,柠檬酸为辅助剂,于60℃沉淀、老化4h,在500℃氮气氛围下焙烧4h制备的镍锌复合催化剂,对质量分数为4%的甲酸-DMF溶液中甲酸的分解率可达95.34%。XRD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为Ni/NiO/ZnO复合催化剂,平均晶粒为40nm。该催化剂用于皮革废水回收DMF工艺中甲酸的分解,效果良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