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喉罩通气道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病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静脉内辅助芬氟复合剂组(A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B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喉罩通气(C组)。比较三组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硬膜外麻醉效果均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中内脏牵拉反应较重(P〈0.05);B组气管内插管时循环参数波动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较C组多(P〈0.05);C组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病人较舒适(P〈0.05)。结论:喉罩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具有能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发挥硬膜外麻醉优点,有效的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小儿硬膜外麻醉辅用小剂量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70例,ASA为I或Ⅱ级。年龄5~12岁,随机分为2组(n=35):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A组);哌替啶加氟哌利多组(B组)。病人入室静卧5min测量血压、心率作为基础值。记录用药后每5rain测BP,HR,SPO2以及内脏牵拉、低血压、体动的比例。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B组低血压内脏牵拉、体动等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氯胺酮对防治内脏牵拉、低血压、体动反应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得普利麻在硬膜外麻醉时两种给药方法的血药浓度变化和临床效应。方法:将28例连续硬膜我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常规给药法:诱导量1.5/(kg.min),3min后开始维持量3mg/(kg.h);第2组以0.15mg/(kg.min)速度共6min诱导,随即用与第1组相同维持量。两组诱导时均辅以芬太尼0.1μg/kg。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1、3、6、10、20、30min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甲醇与五氧丙烷在碱性催化剂TA存在下均相合成丙二醇甲醚的过程。在甲醇与环氧丙烷的配比为3:1-5:1,催化剂使用量为0.5%-1.0%,反应温度60-120℃条件下,环氧丙烷转化率在99%以上,丙二醇甲醚的选择性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郭振亚 《甘肃科技》1999,15(6):30-30
目前,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5年生存率仅10%,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术后腹腔局部复发、区域复发和肝转移。笔者体会,大肠癌术后早期采用中剂量小容积5-Fu1g加灭蒸馏水500ml,腹腔灌注化疗(IPC)防止区域性复发和转移,提高5年生存率是一个重要措施。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结肠癌病人,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长34个月,最短5个月。其中盲肠癌5例,外结肠癌1例,结肠肝区癌4例,降结肠癌2例,乙状结肠癌14例。19例行根治性切除手术,7例行姑息性切除术。2化疗方法术后9-12天进行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6.
董瑞 《甘肃科技》2000,16(2):55
我院外科自1995年8月~1999年12月对38例中段食管癌行主动脉弓上吻合的病人 ,在同一时期随机行主动脉弓前和主动脉弓后(以下简称弓前弓后)两种径路吻合比较。经临床观察弓后较弓前径路吻合胃排空明显优越 ,两者差异显著(P<0.01)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同期观察的38例中 ,弓前组20例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4例 ,年龄33-62岁 ,平均50岁。弓后组18例 ,男13例 ,女5例 ,年龄28-60岁 ,平均45岁。所有观察病例均系胸中段食管癌切除 ,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手法缝合吻合口) ,未行幽门成形术。检…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鼻外筛蝶窦进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8例,结果发现该手术解剖标志清楚,方法较为简单、易学.其中4例取得明显的视力提高,视力分别从术前的无光感、无光感、光感、光感到术后的0.1、0.2-1、0.06、0.2,5例眼球活动障碍的病人4例得到完全恢复.认为经鼻外眶筛蝶窦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目前不失为治疗视神经外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关节翻修术(Revision)是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派生出的新手术,它源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因第一次手术后出现解剖和组织学的改变,因此关节翻修术的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自1994年5月以来对9例10个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了翻修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9例10髋。男6例,女3例。年龄37~66岁,平均56岁。第一次手术至翻修时间最长10年5个月,最短2年3个月,平均6年5个月。首次手术原因:类风湿关节炎1例2骸,股骨头坏死5例…  相似文献   

9.
对25例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经颅、经眶(经筛)及经蝶扩大切除骨瓣入路的新显微手术方法.结果:肿瘤全切者16例(64.0%),次全切者7例(28%),部分切除者2例(8%).本组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放射治疗,临床症状与内分泌功能于术后复查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或明显改善,经过1~5.5年追踪尚未见复发者.此术式将经颅与经蝶两种入路于鞍结节处融合成一个大术野,扩大了手术视野,缩短了手术入路,有利于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提高了全切率.  相似文献   

10.
王贤东  辛莉 《甘肃科技》1999,15(6):45-46
相对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来讲,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由于具有明显的取长补短的作用,在临床麻醉中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与硬膜外麻醉相对照,探讨复合腰麻硬外麻醉(CSEA)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1资料和方法选择行子宫下段腹膜外剖宫产的健康足月妊娠孕妇30例,平均年龄27±3岁(24~33岁),随机分成CSEA组(n=15)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n=15)。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g肌肉注射。入室后,孕妇取左倾15°仰卧位,20min内输入乳酸钠平衡液10ml·…  相似文献   

11.
对25例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经颅,经眶(经筛)及经蝶扩大切除骨瓣入路的新显微手术方法,结果:肿瘤全切16例(64.0%),次全切7例(28%),部分切除2例(8%)。本组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放射治疗,临床症状与内分泌功能于术后复查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或明显改善,经过1-5.5年追踪尚未见复发,此术式将经颅与经蝶两种入路于鞍结节处融合成一个人术野,扩大了手术视野,缩短了手术入路,有利于显微手术切除在型竽  相似文献   

12.
苏河 《甘肃科技》1999,15(4):35-36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其死亡率仍在23-30%之间。而老年病人(60岁以上),其愈后不良更为频发且具危险性。我院自1994年12月-1998年7月,对32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组病人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71.6岁。由B超、CT或手术证实,其中剖腹探查9例。全组病人均按1997年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颁发的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的手术方式及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手术治疗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63例。结果:一期切除吻合率87.7%(50/63),其中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1/50),切口感染率6%(3/50)。单纯造瘘9例,其中3例术中发现尚可切除,但其他情况较差而行暂行造瘘,术后1-1.5个月再次手术时发现2例已扩散而不能切除,术后切口裂开1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3例;捷径手术1例,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式选择,术中肠腔减压和结肠灌洗、术后抗感染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是手术治疗大肠癌并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654-2)静脉点滴对胆系手术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美国麻醉学会ASAI~Ⅱ级成年病人20例(I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胆系手术,于推注试验剂量的麻醉药后静脉快速点滴林格氏液500mL内含山莨菪碱10mg。在进腹或牵拉胆囊前输毕,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牵胆囊、置“T”管、术毕观察平均动态压(MAP)与心率(HR)变化,并与同期条件类同但未静脉点滴654-2的20例病人对照组(Ⅱ组)相比较。结果:I组病人在麻醉后至术毕MAP与HR均较平稳,内脏牵拉反应轻;Ⅱ组病人则循环抑制明显,牵胆囊、置“T”管期的MAP与HR均明显低于麻醉后及I组同期所测值,两组在吸氧情况下,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正常。结论:硬膜外麻醉下静脉点滴654-2对胆系手术胆心反射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疗效及有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86年6月-1996年8月间我院收治收的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放疗+化疗、手术+放疗、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10.5个月及8.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40.00%及31.585,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P<0.05)。原发灶控制、卡氏评份≥60份、仅有颅内转移病人的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3.68%、25.00%及17.02%;原发灶未控制、卡氏评分<60分、有颅外转移的病人1年生存率分别为2.44%、0和4.55%,明显影响预后。结论: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中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可延生长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5年~1999年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60例,其中26例属70岁以上高龄患者,并成功实施了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26例,年龄70~85岁平均75.5岁;11例伴发急性尿潴留,15例伴尿频,排尿困难入院;病程最短半年,最长8年,平均3年零8个月;并发膀胱结石2例,肾功能不全3例,高血压冠心病9例,心电图异常者8例,糖尿病1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1.2、手术方法。本组26例,2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3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术前先插入普通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200~250ml,使膀胱充盈,便于手术。常规步骤打开膀胱后,先探查前列腺大小及膀胱内有无其它并存疾病。于前列腺窝周围预先作肠线缝扎止血,然后将前列腺摘除。随后用温盐水纱布块压迫前列腺窝约10分钟后取出,随即插入20~22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25~30ml生理盐水压于前列腺窝作压迫止血,留置膀胱造瘘管。术后适当牵拉气囊导尿管,并用胶布固定于一侧股内侧。经膀胱造瘘管及导尿管作膀胱持续灌洗,1~2天冲洗液清亮后放松牵引,再间断冲洗保持灌洗液清亮。8~10天拔除气囊导尿管,排尿通畅后拔除膀胱造瘘管。1.3、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5年~1999年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60例,其中26例属70岁以上高龄患者,并成功实施了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26例,年龄70~85岁平均75.5岁;11例伴发急性尿潴留,15例伴尿频,排尿困难入院;病程最短半年,最长8年,平均3年零8个月;并发膀胱结石2例,肾功能不全3例,高血压冠心病9例,心电图异常者8例,糖尿病1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1.2、手术方法。本组26例,2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3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术前先插入普通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200~250ml,使膀胱充盈,便于手术。常规步骤打开膀胱后,先探查前列腺大小及膀胱内有无其它并存疾病。于前列腺窝周围预先作肠线缝扎止血,然后将前列腺摘除。随后用温盐水纱布块压迫前列腺窝约10分钟后取出,随即插入20~22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25~30ml生理盐水压于前列腺窝作压迫止血,留置膀胱造瘘管。术后适当牵拉气囊导尿管,并用胶布固定于一侧股内侧。经膀胱造瘘管及导尿管作膀胱持续灌洗,1~2天冲洗液清亮后放松牵引,再间断冲洗保持灌洗液清亮。8~10天拔除气囊导尿管,排尿通畅后拔除膀胱造瘘管。1.3、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0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间180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对局部晚期NSCLC的特殊处理模式。1)关于NSCLC的减量性手术问题。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244例肺癌减量术及同期364例剖胸探查术的累量生存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减量术的1、3、5年累量生存率分别为569%、206%和175%;探查术为411%、78%和53%。因此,肺癌的减量性手术应积极提倡,应列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配合术后的放、化疗,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2)关于NSCLC支气管残端阳性的问题。71例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的肺癌病人的1、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5%、324%、250%和193%,低于根治术组。最佳的治疗方式在是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辅以术后放射治疗。3)关于NSCLC的多次手术问题。复发NSCLC的再次手术,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可达55%、17%和17%,应认为是目前肺癌术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4)对双肺同期发生的孤立或多发肿瘤,采用一期切除的方法,可获得286%(2/7)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兀效儒  姜波 《甘肃科技》1999,15(6):44-44,60
开胸手术对呼吸、循环生理的干扰很大,妥善的麻醉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两年来我院所做开胸手术的麻醉处理作以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总结的开胸手术麻醉共202例,其中急诊开胸11例。男144例,女58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73岁,平均56.8岁。1-2麻醉方法及监测全组均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或静吸互补全麻。术前肌注鲁米那、阿托品,入室后,硫喷妥钠、安定、芬太尼、司可林等快速诱导进行插管,其中气管内插管148例,左双腔支气管插管50例,对10岁以下小儿需要双肺分隔者进行单侧支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0.
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其发生多为感染后发热所诱发,部分可转变为癫痫发作,现就我院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收治小儿热性惊厥12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93年3月至97年7月在我院小儿神经内科住院病儿,占同时期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病儿125/368(33.97%),阳性家族史16例,父系11例,母系5例,所有患儿智力,运动发育同同龄儿童。年龄最小2月,最大10岁,1岁以内21例(16.8%),>6岁10例(8.0%)。男性对例,女性52例、呼吸道感染119例,其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