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用牡丹利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用牡丹在医药、食品加工、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综述。油用牡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高级化妆品和润滑油制造等行业。油用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根部(丹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花则可用来制作饮料、茶、酒、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目前,油用牡丹的组织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应用于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功能基因克隆等方面,为进一步开展油用牡丹种质资源分类鉴定、加速育种进程等奠定了基础。但我国油用牡丹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以不断促进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油用牡丹是近年来从传统的观赏牡丹和药用牡丹基础上发展的新兴木本油料作物。介绍了牡丹及油用牡丹的主要品种‘凤丹’的种质资源及其分布,并对油用牡丹的分子育种和传统育种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油用牡丹的育种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油用牡丹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菏泽牡丹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菏泽牡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菏泽牡丹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菏泽牡丹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牡丹籽油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并被列为可用化妆品目录,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牡丹籽含油量通常在25%左右,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约40%,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对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影响其稳定性的不同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依据调查资料,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油用牡丹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油用牡丹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但潜在价格风险较大,以单一获取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油用牡丹种植规模不宜盲目扩张。对今后油用牡丹种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海龙  冯强  金鑫  辛杰  周国栋  马睿 《甘肃科技》2023,(11):124-126+132
临夏州气候多样,十分适合花卉的生长繁殖,形成了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临夏牡丹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牡丹。文章主要对当前临夏牡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全方位分析,结合生产试验及实际情况,总结集成了临夏牡丹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技术要点、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嫁接繁殖技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控技术,通过进行示范推广应用,逐步提高临夏牡丹的科学化种植技术水平,推进临夏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出口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对外出口在近年来也在产业集群的一系列推动效应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分析产业集群的系列效应出发,分析甘肃出口产业集群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甘肃出口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凤丹’为对照,研究了20个紫斑牡丹品种的单株籽产量、籽基础营养成分、籽含油率和籽油脂肪酸成分,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资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灰蝶’的单株籽产量(114.86 g)显著高于‘凤丹’(103.49 g)(P0.05)。‘蓝冠玉带’的籽含油率(32.11%)高于‘凤丹’(31.92%),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古城相会’和‘油朱砂’的籽油α-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3.68%和42.87%,显著高于‘凤丹’(41.03%)。‘灰蝶’的累积隶属函数值仅次于‘凤丹’,排名第2,在参试紫斑牡丹品种中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宜于油用的牡丹种质资源,且其单株籽产量隶属函数值排名第1,可作为高产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资源。另外,‘蓝冠玉带’适宜用于高油质量分数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古城相会’、‘油朱砂’和‘红宝石’可作为高品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并举,努力将中医药打造成支撑甘肃绿色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本文立足甘肃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不对称、不平衡、中药制造业相对比较薄弱、中医药文化融合度不高,中医药国际合作空间很大等现状,提出甘肃中医药全产业链健康发展,延链、强链、补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油用牡丹(〖WTBX〗Paeonia suffruticosa〖WTBZ〗)果荚纤维素的分离工艺及结构性能。【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油用牡丹果荚纤维素分离工艺进行优化,并运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纤维素进行结构性能表征。【结果】油用牡丹果荚纤维素分离的最佳条件如下:NaOH质量分数为6.50%,H2O2体积分数为0.90%,提取时间为1.60 h。分离所得的纤维素呈束状,直径大约为12 μm,结晶度为58.85%,晶体类型呈纤维素Ⅰ型结构。【结论】研究结果说明油用牡丹果荚是纤维素的良好来源,并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野生牡丹为中国特有植物,是培育优异牡丹品种的重要资源。针对野生牡丹资源破坏严重,多数野生种处于濒危状态的现状,基于文献调研、原生境实地考察、电话咨询及团队对野生牡丹长期繁育的研究,总结了野生牡丹分类、目前分布区域和存在数量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同时,综述了野生牡丹起源进化和油用与食用价值开发等方面研究进展,结合野生牡丹收集保存的现状和本团队野生牡丹研究进展,提出了具体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油用牡丹在贵州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用牡丹"紫斑和凤丹"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种油用牡丹品种类群在贵州贵阳、安顺、盘县和黎平四个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物候期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条件下,或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物候期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现实需要。同时,菏泽也具有适宜种植环境、较强研发力量和良好产业基础等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条件。菏泽应着力在牡丹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特色旅游发展、产业链条延伸、产品市场开拓和项目储备等方面下功夫、上层次、出效益,并树立竞争意识、搞好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强化科研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深化宣传推介,以促进牡丹产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全国核工业建设早、规模大的省份之一,在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方向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在国家核产业二次战略布局中优势突出。从现状来看,甘肃具有政策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等发展基础,也存在体制僵硬、市场冲击、人才流失等多种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甘肃省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扬长补短、抓住机遇,实现甘肃核技术应用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甘肃省核技术发展的优势和瓶颈,凝练出甘肃核技术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为制定甘肃省核技术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甘肃省从核大省到核强省的转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是指化石等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型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及核能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力发展甘肃新能源产业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挥甘肃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牡丹享有"花中之王"的美誉,不仅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和油用价值。牡丹是属于芍药类植物,是常年生落叶灌木。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南等地区都有分布。本文主要介绍了牡丹凤丹白的生物学特性,引入十堰的栽培技术,并对凤丹白做适应性研究,为十堰牡丹新品种引种以及凤丹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结合当前我省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加快数字甘肃建设步伐,对我省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旨在将甘肃建成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8.
甘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加快建设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甘肃的科技、文化、产业和金融力量高度集中于兰白都市圈,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化基础、战略条件和战略地位。建设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建设兰白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化构建引导激励与创新追赶两个政策层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政策体系,解决诸多制约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问题,将区域长期积累的特色产业基础、潜在科技"势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创新"动能",打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牡丹的发源地,牡丹遍植祖国大江南北,除海南省外,所有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牡丹浑身是宝,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种可榨油。牡丹花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灿烂辉煌,诸多形式的艺术品中常有牡丹的芳容,可谓中华民族的图腾,牡丹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牡丹在观赏和药用两个方面均为世界上早期被应用的植物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化的著名花卉和中药材,牡丹在国际上有中国花之美誉。  相似文献   

20.
基于SWOT分析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04年实施"突破菏泽"战略以来,菏泽市立足实际,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致富路子。其中,作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牡丹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优良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础,详细全面分析该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要素,以期探求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