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制约公众交通安全出行的重要难题,为减少疲劳驾驶给公众带来的生命安全财产损失,众多科研人员致力于疲劳驾驶的研究。针对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给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检索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给出展望。结果介绍了疲劳以及疲劳驾驶的定义、产生机理,综述了疲劳驾驶的各类检测方法以及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几类检测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结论分析了各类检测方法的优劣和适应场合,并指出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如何预防驾驶员疲劳驾驶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产生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表现形式以危害后果并提出了有效预防疲劳驾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多发,提出一种三维疲劳评定方法用于确定驾驶员的真实疲劳状态,利用经验模态分解、信号重构等信号分析技术提取呼吸信号的周期、周期标准差、幅值、幅值标准差和哈欠频繁次数等作为判定疲劳的特征参数。通过构建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和大量的模拟驾驶试验证明这些特征参数能够有效地反映疲劳状态,为该系统现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减少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疲劳驾驶是引起众多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脑电作为一种直接反映大脑组织电活动的信号日趋成为评估驾驶疲劳检测与预警的研究焦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的组合型实验方法用于分析脑电检测疲劳驾驶。试验过程中针对不同受试者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Correlation Algorithm, ICA)处理分析,继而进行样本熵、信息熵、模糊熵和AR系数的特征提取;最后运用AdaBoost将最小二乘向量机基于三种核分类器集成为一个强分类器。试验结果显示,采用AdaBoost分类器分类效果优于单个核分类器,对疲劳驾驶平均识别率达到93%,五折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1.04%,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于脑电信号的安全驾驶辅助监控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疲劳驾驶是引起众多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脑电作为一种直接反映大脑组织电活动的信号日趋成为评估驾驶疲劳检测与预警的研究焦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da Boost的组合型实验方法用于分析脑电检测疲劳驾驶。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受试者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correlation algorithm,ICA)处理分析;继而进行样本熵、信息熵、模糊熵和AR系数的特征提取;最后运用Ada Boost将最小二乘向量机基于三种核分类器集成为一个强分类器。实验结果显示,采用Ada Boost分类器分类效果优于单个核分类器,对疲劳驾驶平均识别率达到93%,五折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1. 04%,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于脑电信号的安全驾驶辅助监控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模糊神经网络在驾驶员疲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中数据量大、高速传输、复杂运算的实际需要,以DSP器件TMS320DM642为核心处理器,开发了嵌入式的驾驶员疲劳驾驶状况实时监测系统;为解决因疲劳/瞌睡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针对国内各种疲劳检测方法大都采用单一的疲劳特征进行疲劳识别的现状,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将多个疲劳特征参数:眼睛闭合时间占某特定时间的百分率(PERCLOS)、眼皮的平均闭合速度(AECS)、点头频率(NodFreq)、哈欠频率(YawnFreq)结合起来对驾驶员疲劳状况进行识别,准确率达88.7%.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对疲劳检测问题有较好的效果,系统的开发对降低因驾驶疲劳引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本文采用分层梯度方向直方图(pyramid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PHOG)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和关键点检测,提出一种多特征疲劳特征因素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结合OpenCV对人面部的眼、嘴以及头部空间姿态坐...  相似文献   

8.
海上交通系统风险成因耦合机理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交通运输业是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之一,本文引入人工智能方法,对其系统风险演化机理与多因素耦合作用研究.首先,建立海上交通系统风险云模型,阐明基于3个不安全因素的海上交通系统风险成因耦合机理;其次,采用云模型对海上交通系统风险成因的耦合作用和影响程度进行仿真;再次,结合中国沿海水上交通事故的案例样本信息,运用云模型不确定推理船员、船舶和环境等不安全因素对海上交通系统风险的影响;最后,利用综合云对3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行升云分析,定量化揭示风险成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应用算例表明,不安全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的耦合对船舶海上交通系统风险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多因素相互耦合是海上交通系统风险形成的结构性机理.现阶段而言,环境不安全状态的风险成影响地位比船员的不安全行为大.  相似文献   

9.
自动驾驶能够有效避免因驾驶技能、心理变化、疲劳程度等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能够有助于合理管控道路交通流量以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能够提供舒适友好的驾乘体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潜在的社会效益。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从环境感知、高精度定位、场景认知、协同决策、控制与执行等方面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中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要论述,并对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共性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对导致疲劳的最主要因素以及影响不同类型船员疲劳水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门和航运企业制订疲劳法规和管理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支持,本文对两家欧洲船舶管理公司的454名船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最优尺度多元回归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难以入睡","由于工作量大,我有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压力","睡眠质量不高,容易被打扰"三个因素对船员疲劳程度的影响最大,其中,"睡眠质量不高,容易被打扰"对高级船员和甲板部船员的"疲劳影响"最为显著;"难以入睡","由于工作量大,我有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因素对低级船员"疲劳影响"最为显著;"由于工作量大,我有连续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对轮机部船员"疲劳影响"最为显著.未来消除海上疲劳的管理工作可以围绕以上疲劳影响因素展开.针对不同等级和部门的船员的疲劳管理,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制订疲劳管理制度,以利于切实减少船员疲劳水平,提高船员健康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驾驶操作疲劳是引起交通事故、造成驾驶员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疲劳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驾驶操作疲劳评价测试工作一直存在较大的困难。基于现有驾驶操作疲劳评价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通过检索关键词,阅读整理相关文献,了解目前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车辆所使用的驾驶操作疲劳评价测试方法,分为主观判断疲劳评价测试(如问卷调查、自评量表等)和客观判断疲劳评价测试(如脑电图(EEG)、面部识别等)。研究表明,了解受试者真实的生理和精神状态,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和预防驾驶员职业病的重要途径。最后,得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将是努力提高生理特征测量的稳定性、面部识别的准确率、数据获取的真实性以及构建统一的驾驶操作疲劳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预防和控制由于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TPB构建包含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变量的疲劳对驾驶行为研究模型,通过发放与分析问卷,得到影响驾驶员出现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性别和职业的差异影响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年龄、文化程度、驾龄的差异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在疲劳驾驶行为控制和疲劳驾驶行为意向上显著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群体对于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有显著差异;不同职业类型在疲劳驾驶行为态度和疲劳驾驶行为意向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教育程度对驾驶者的行为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通过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减少驾驶员驾驶过程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3.
10月11日10时左右,岳阳市湘阴县海事部门接到险情报告,称一艘船号为“湘岳货1299”的货船在湘江湘阴段起火燃烧,船上有12名当班船员。经了解,该船船舶吨位1418吨,装载河砂1400吨,除了4名跳水逃生的船员之外,船上仍有8名船员“被困”。县政府接到应急办和海事部门的报告后,迅速启动湘阴县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救援人员和救援船只赶赴“事故”现场。  相似文献   

14.
陈旭  肖洪兵  聂志雄  彭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1):226-230,235
目前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防疲劳驾驶预防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根据驾驶人面部综合信息,可以对驾驶人进行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的判断。提出一种根据驾驶人眼部状态、嘴部状态、鼻部状态三者的信息相结合来判断的疲劳状态判定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对驾驶人进行疲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逐渐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机动车辆与日俱增,随之而来人们的出行更加频繁,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事故现场触目惊心.各种交通事故频发已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从事故分析结果看,疲劳驾驶是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产生疲劳驾驶的原因、危害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树立安全意识,预防疲劳驾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驾驶人状态检测是舱内感知技术(ICS)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其中驾驶疲劳作为交通事故致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驾驶人疲劳检测的本质是通过相关特征对当前驾驶人状态的间接评估过程,其中疲劳状态的标定对构建特征-疲劳状态的映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目前相关车载系统研发所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由此,基于脑电(EEG)信号数据和驾驶疲劳的动态生成特性提出了一种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GM-HMM)进行疲劳状态评估,以对相关车载系统研发提供必要的疲劳状态比对参考.实验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发生,基于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了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通过改进的Yolov3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结合进行人脸检测.利用一种基于提升树的算法实现脸部关键点检测,并基于单位时间里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相似文献   

18.
胡树平  朱长仁  戴涛 《科技资讯》2012,(9):248+250-248,250
疲劳检测方法是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本文以驾驶疲劳检测为重点,概要介绍了国内外疲劳检测技术。对比分析了针对生理信号、反应特征、车辆运行状况的各类检测方法和典型系统。最后总结了其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影响风险驾驶行为的因素以及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驾驶行为问卷进行分析,得到4个因素:一般性违规、攻击性违规、无害性失误和危险性失误。还研究了驾驶经验、人格、驾驶态度、以及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驾驶人员风险驾驶行为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影响风险驾驶行为的因素以及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驾驶行为问卷进行分析,得到4个因素:一般性违规、攻击性违规、无害性失误和危险性失误。还研究了驾驶经验、人格、驾驶态度、以及驾驶技术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