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测定相似材料模型实验数据的数码照相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的相似材料模型实验位移观测方法的局限性,采用普通数码照相方法进行模型测点的位移观测.在每个测点周围布设独立的控制格网并进行单点数码照相,在常规数字成图软件中对数码照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控制格网角点和测点标志的图像坐标,通过坐标变换和影像畸变纠正后,解算出各测点在独立控制格网中的实际坐标.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测定位移精度高且可靠,可在模型实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坝安全监测的多测点位移向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合多个测点的位移向量观测信息建立多测点位移向量统计模型,在探讨该模型的因变量构成、数据信息来源及自变量的获得方式后,确定了该类模型的完整构造及简化形式,采用了多因变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模型,这种模型既能反映位移大小、方向随水压、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又能描绘位移向量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适用范围很广,为全面分析大坝位移整体状态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测点位移的计算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验要求分析了测量精度,使相似模拟实验可借助计算机用解析法近景摄影来完成测点位移测量。此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水平,而且简化了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均质岩体巷道两帮或圆弧段上的三点收敛观测法的测点布置主要依靠工程师经验确定,随意性较强,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采用复变函数方法对均质岩体巷道两帮与圆弧段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行精确解析,确定出竖向位移为零而水平位移值最大的形变特征点,并将其作为巷道两帮或圆弧段上的测点布置位置,从而解决了测点布置的理论依据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均质岩体巷道围岩稳定性收敛观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点位移计测量围岩内部不同测点位移,回归分析各测点位移随时间变化回归方程,确定各测点反映围岩位移速度衰减快慢系数值,根据该值大小判断该测点是否处于松动圈内,从而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技术,建立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方法.基于Lab VIEW程序开发平台,编制单相机测定多测点动位移的程序,开发斜拉索动位移实时测定系统.通过与激光位移计进行室内试验比较,验证该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多目标测定的实用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讨论相机拍摄角度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利用单相机多测点动位移测定系统对泉州晋江大桥的拉索动位移进行实桥测量,验证了该测定方法应用于实桥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凌津滩大坝共布置了4组正、倒垂线,用以观测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线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垂线水平位移主要受温度影响,其次是水压,时效影响较小;正、倒垂线测点位移变形规律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仁宗海堆石坝内部变形观测仪器布置,通过对坝体施工期和初蓄水期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各测点位移量较小,填筑体压缩模量较高,并表现出一定的弹性特征。坝体变形性态总体正常。  相似文献   

9.
基于图像分析的实验模型变形场量测标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模型观测面上 ,通过设置嵌入式彩色标点 ,在实验各阶段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 ,然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识别并比较每一实验阶段的标点坐标 ,利用有限元中常用的四边形等参变换的方法将测点图像空间坐标转换为模型空间坐标 ,实现了图像校准和变形计算 .开发了一套应用软件系统 ,用于数字图像标点识别分析和结果数据的可视化处理 ,精度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测点位移识别均方误差为 0 .14~ 0 .5 2个像素 ,相当于模型观测范围的 5 / 10 0 0 0 0~ 1.5 / 10 0 0 0 .最后给出一个在粘土地基承载力模型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结构竖向位移测点处发生竖向变形时将引起测点处倾角的变化,导致既有开放连通管式竖向位移测量结果准确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改变。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倾角对开放连通管式竖向位移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倾角对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影响,推导了最优抗干扰能力时水平段管道内径与管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测点处倾角引起测量准确度下降;(2)考虑测点处管路倾角、液体阻尼的单连通"U"型管内液体振荡形式为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3)随着倾角的增加,管内液体振荡周期变长、振幅减小;(4)随着水平段连通管截面积的增大,管内液体振荡周期缩短、振幅增大,振荡时长增加;(5)工程实例表明,在管内径小于最优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的削峰效应。  相似文献   

11.
皮鞋内腔CT测量仪的扫描运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工业CT技术解决了皮鞋CAD CAM中存在的皮鞋内腔测量难题 ,同时也完成了X -射线工业CT技术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CT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系统配置方案 ,此方案既能满足皮鞋内腔测量的要求 ,同时也能实现普通工业CT测量。提出了简单实用的运动控制系统方案 ,在没有用昂贵的直流伺服控制的前提下 ,达到了很高的运动位置控制。研制出一种简单稳定的检测方法 ,实现了探测器加密运动的精确位置控制。整个解决方案的是令人满意的 ,不仅能满足皮鞋内腔测量的 2 5 6×2 5 6图像分辨率 ,而且最高可以达到 10 2 4× 10 2 4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深层水平位移是基坑工程安全监控的重要监测指标,通常采用测斜管进行监测,确保基坑的安全与稳定。为了提高测斜管监测结果的精度与自动化程度,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的局限与不足,从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光纤监测技术原理和特点出发,研发了一种基于B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测斜管,详细介绍了其制作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现场基坑测试,获得了分布式光纤测斜管的应变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变化。结果表明:基于BOTDR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测斜管能够准确地反映基坑的变形情况,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且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数据采集全面、监测方便、能够实时监测等优点,在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断路器机械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存在的安装复杂、测量方向单一、测量结果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在断路器运动部件上粘贴特定图形,利用高速相机捕捉断路器开断过程中图形运动情况,由图像分析和识别技术获取图形在各帧图像中的位置,再结合相机内外参数,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分合闸时间、操动连杆行程、运动速度等参数,从根本上革新传统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氢气泡测速法在连铸板坯结晶器水模拟实验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的测试装置首次将氢气泡测试技术用于水模拟连铸结晶器中的流速测定.利用氢气泡团的时间-脉线组合图谱所提供的时间-位移信息测定了不同拉坯速度下水模拟结晶器中若干点的流速,用以验证水模拟连铸结晶器中流体流动数值模拟的结果.文中特别描述了测速装置中发泡阴极丝的定位方法,且对测量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数据及不同拉坯速度下结晶器中心线上测得的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线性迭加原理提出了一种非破坏性的表面残余应力测量方法——载荷测量法,通过以一定的方式在注塑件上施加载荷来检测表面测点的应变,并计算出注塑件的加载应力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与工程上常用的钻孔法及剥层法相比,载荷测量法具有不破坏被测构件且检测成本较低的优点;在保证被测构件的受力状态处于弹性范围内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载荷测量法具有足够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脚步动作是网球基本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术的基础.为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较好地掌握这项基本功,本文对脚步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比赛中运用脚步动作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训练的要点、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对网球的教学与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方法对12名高水平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定量评估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的FMS平均得分为1667±202分,高于损伤风险临界值14分;受试运动员的深蹲、跨栏步、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明显低于其他项目成绩;有417%的运动员存在不对称动作,167%的运动员存在疼痛,50%的运动员存在严重动作缺陷。说明受试运动员整体受伤风险不高,但其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以及双侧髋的对称性存在不足,需在日常专项体能训练中设计一系列的功能性进阶动作,同时,分阶段交替进行纠正训练与功能性动作筛查,以加强运动员的基本动作能力,最大程度地消除损伤隐患。研究表明,在高水平女篮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应用FMS,能够发现运动员的动作缺陷及其限制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训练策略,帮助运动员提升运动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穆宝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37-9039
在已知三、四等三角点或者高精度GPS点的控制下,直接用GPS-RTK测量技术对测区已有的高精度控制点进行图根测量,然后把RTK所测点的坐标数据与原已知坐标数据分别进行两点之间的坐标距离反算,并根据反算的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PS-RTK测量的点位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图根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在小范围面积的地形图测绘中可以采用GPS-RTK这种方法进行图根点测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对曲肘的动作检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学图像分析的屈肘角度检测方法.首先在多媒体视觉下进行武术动作的曲肘行为的图像采集和特征分析,然后对采集的图像采用多尺度Retinex角点筛选方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提取图像的多尺度形态学边缘轮廓特征,实现对人体屈肘角度的特征点标定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武术动作中的曲肘角度检测优于经验分析方法,准确检测率高达80%以上,且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动作矫正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