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通信原理"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的9对知识点逐一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彼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带通滤波与低通滤波等9对知识点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通信原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通信对抗原理课程是信息对抗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难点在于涉及的原理复杂,知识点较多,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的优点,设计了与课程相配套的实验体系,阐述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内容安排和实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了通信对抗原理知识的掌握,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提高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效果,节约实训成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利用LabVIEW仿真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应用,并对不同实验进行比较,实践表明通过在课堂上使用LabVIEW仿真软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还可以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自行开发更多实验,在实验的每一步学生都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与实践,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通信原理》中HDB3编码和A律13折线编解码两个教学难点的化解方法,从而使学生能更加轻松快速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5.
"通信原理"是通信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直观性差、实验内容丰富等特点。虚拟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弥补硬件实验操作过程繁杂、中间过程可视性差等特点。利于MAT-LAB软件制作一个虚拟实验仿真平台,通过对相关参数的设置,成功地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便于知识理解,达到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谈《通信原理》课程的“口诀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几个实例,从知识点的难易度和出现频率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口诀式"教学法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口诀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控制"这门课程涉及网络化控制理论、磁悬浮技术、CAN总线通信技术等三种主要的基础理论。这门实践教学课结合工程科研背景,分别以磁悬浮系统和位置伺服电机定位系统为控制对象,CAN总线协议为通信基础,设计了网络化控制的悬浮及定位实验系统。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对实验的原理、硬件和软件结构及其具体实现做了详细阐述。学生可以从中掌握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实验方法,切实地理解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工程设计和计算等工程意识和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素质等为目标,开展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首先分析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开出项目单一死板、不能全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实验成绩等主要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实验教学的具体改革办法,包括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加强学生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组织、以及实验报告与实验考核综合评定等,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一种无线呼叫系统的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射频收发、信息编码解码、输出显示与音频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该实验基于FPGA技术和硬件模块电路实现,能够有效地将EDA技术、通信原理、数字逻辑、射频电路以及乐谱原理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运用。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得到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实际工程训练,提升综合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跨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与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0.
"集合分类与等价关系"是《近世代数》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不仅对学习商群、环、局部化等概念有很大帮助,还是构造新的代数对象的手段之一.文章就如何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两方面入手,对通信原理课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化解.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实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团队,通过"无线通信射频"实验室的建设和相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在实验室搭建、实验项目、实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创新性。从对3届学生的实验教学实践来看,该项力度很大的建设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在分析"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现状后,针对课程特点以普通调幅、双边带调幅为例先阐述两个重要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再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Matlab仿真与声音信号结合等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面向智能交通通信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是智能交通专业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交叉课程。本文以智能高速交通通信系统中的数字滤波器FIR作为教学实验平台,利用Matlab、Modelsim等仿真软件开发从算法设计到集成电路设计的虚拟实验平台,使学生理解从系统原理、算法建模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先进设计方法,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代通信信号体制采用多进制调制来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进制信号体制,熟悉通信仿真软件和射频仪器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通过介绍基于安捷伦(Agilent)仿真软件和仪器搭建16QAM信号产生和分析平台的操作步骤、星座图编码方式设置、测试结果等,阐述了怎样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际产生多进制信号的方法和实践操作过程。提炼了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也对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通信原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曩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实或曩学等多方面阐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想与实践经验,发展"通信原理"教学的全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起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金属腐蚀与防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该文设计开发了一个金属腐蚀与防护综合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状态的铁钉分别在3%NaCl溶液中的腐蚀现象,结合电极电位的测定,阐述了该综合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原理、实验教学设计和实验评价体系的建立。该实验包含了腐蚀原电池、电偶腐蚀、阴极保护等多个知识点。实践表明,通过该实验,可以观察微观腐蚀电池和宏观腐蚀电池的形成,分析阴极保护原理和电偶腐蚀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自控、信息处理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实现通信系统仿真的方法,并以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为例详细论述了仿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可以很方便对各种通信链路、调制解调,编解码等进行动态系统仿真。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信号与系统实验结果抽象、学生难理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和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相结合的"双平台教学";并以"信号的抽样和恢复"实验项目为例,详细阐述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思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写软件程序,课内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课堂教学效果表明,双平台结合的实验教学法更为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实验内容及原理,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