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针对n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假定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品牌产品无差异、产品需求依赖于产品初始库存水平,并受到竞争产品库存和竞争零售商产品库存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各成员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分散式决策的带均衡约束的均衡模型、制造商主导的以品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集中式决策的纳什均衡模型、以及零售商主导的以渠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集中式决策的纳什均衡模型,并给出了三种模式下的竞争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三种模式中分散式决策模式下的订购量最低,导致相应的品牌利润低于品牌利润最大化决策模式、相应的渠道利润低于渠道利润最大化模式。提出了可协调分散式供应链中零售商分别选择品牌利润最大化模式下的订购量和渠道利润最大化模式下的订购量的两种回购合同形式。数值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协调合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普及,寡头竞争环境下部分制造商已采取双渠道销售模式,基于主从博弈理论探讨了不同权力结构下双寡头竞争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其中一个制造商同时采取实体零售渠道和在线直销渠道进行销售,而另一制造商仅采取在线直销渠道,得到双寡头分别作为渠道领导者以及双方权力对等三种权力结构下的均衡定价与各方利润,进而将三种情形进行比较,并分析了渠道间竞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任一制造商而言,当其与竞争对手权力对等时自身利润最低;而当其竞争对手具有更强的渠道权力时,该制造商利润反而最高,故出现了"后动优势"现象;零售商更希望双寡头间权力对等;从整个双渠道供应链系统视角分析,仅采取直销制造商权力占优时的系统总利润最优,另两种权力下系统总利润的比较取决于渠道间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采用Stackelberg博弈法,研究了集中式决策与分散式决策中渠道竞争程度与零售商和制造商的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竞争程度的增加对价格和各方利润具有促进作用,且在销售价格不一致的情况下,集中决策下渠道总利润比分散决策下零售商与制造商的最优利润之和更大,在实际情况中,零售商和制造商更愿意选择分散式决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回收竞争和销售竞争交互作用下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渠道,基于1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通过考虑不同的回收模式,建立了4个决策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法求解模型的最优解,并给出数值例子对模型的最优解比较分析,研究了销售竞争和回收竞争的交互作用对闭环供应链整体的回收绩效、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和最大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回收竞争和销售竞争的交互作用下,制造商参与回收的模式会使闭环供应链整体获得更高的回收绩效和利润.  相似文献   

5.
随着平台供应链渠道竞争的加剧,电商自营平台在传统批发销售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代理销售方式寻求与网络制造商合作.在电商平台竞争与制造商竞争的双重竞争环境下,构建了由自营平台、第三方平台、传统制造商和网络制造商组成的平台供应链系统.基于自营平台拥有的两种销售模式,即仅批发销售的单一模式和既有批发销售又有代理销售的混合模式,建立了多渠道定价决策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求解,分析了平台佣金、批发价格及消费者渠道偏好等因素对自营平台模式选择及平台供应链各成员最优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消费者自营渠道偏好与平台佣金对自营平台的销售模式选择策略具有差异性.此外,自营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佣金对制造商的利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碳税政策下,针对制造商直销渠道和零售商传统渠道的产品销售价格存在差异及消费者低碳偏好,通过构建双渠道供应链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博弈模型,研究零售商订货与制造商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的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部定价契约和转移支付补偿契约可以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协调.与制造商单独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情形相比较,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成本分担情形下双渠道销售总量、碳减排率更高.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大小取决于零售商分担碳减排技术创新投入比例的大小;双渠道销售总量、碳减排率、制造商利润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随着碳税增加而增加,而零售商利润随之降低;碳减排率和双渠道销售总量随着渠道竞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以及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随着渠道竞争强度的增加则先降后增;双渠道销售总量、碳减排率、制造商利润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随着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增加而增加,而零售商利润则随之先降后增.  相似文献   

7.
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和协调问题.通过求解优化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条件,分别给出正常情况下和突发事件发生导致需求变动时一体化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定价和生产决策,并提出改进的数量折扣契约以协调突发事件发生时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结果表明需求扰动的大小和消费者对电子渠道的接受程度对双渠道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生产决策和协调契约有着重要影响,另外需求扰动量的变化幅度越大,采取应对措施前后的利润差异越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一个制造商主导和两个零售商追随的两级供应链,研究零售商竞争情况下的合作减排及低碳宣传决策.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无补贴(NS)、单一补贴(SS)和双重补贴(DS)模式的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得到了减排水平、低碳宣传投入以及低碳宣传成本分摊比例的均衡解.通过比较分析发现:DS模式下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减排水平和产品总需求量均高于NS、SS模式;DS、SS模式下低碳宣传投入相同,但高于NS模式;DS、SS模式下低碳宣传成本分摊比例与SS模式相同,与零售商的边际收益、竞争强度系数负相关,与制造商边际收益正相关.最后运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考虑由两个品牌具有纵向差异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运用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方法,研究品牌及成本差异系数对供应链参与者的定价和利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共同零售商偏爱品牌差异较小竞争性较强品牌组合;高档品牌制造商致力于拉大品牌差距,获得较大利润;低档品牌制造商通过尽力缩小品牌差距,同时良好的控制成本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由一个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与一个合约制造商(CM)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引入投资成本分摊的外包博弈模型,讨论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况下OEM和CM的最优外包策略。在分散决策情况下建立了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表明OEM的利润与投资成本分摊比例负相关,CM的利润为分摊比例的严格凹函数,并且存在最优分摊比例使得OEM和CM的总利润最大化。在供应链的实际运作中,OEM和CM可以通过协商分摊比例以协调双方各自利润,实现供应链总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分析得出分散决策时OEM和CM的总利润小于集中决策时的总利润,进一步论证了博弈的合作均衡相对于非合作博弈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由电子商务主导的新兴市场,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纷纷建立线上直销平台。新的线上直销渠道与原有的零售渠道共同组成了双渠道供应链。随着双渠道供应链的建立,渠道冲突不断出现,这令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成为一个全新且复杂的问题。交易信用作为一种促进融资、刺激需求的手段,被广泛用于协调供应链。本文基于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复杂运营环境,构建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分析双渠道供应链中各方的运营决策,探究基于交易信用的供应链协调策略,并为在科技浪潮中开拓双渠道模式的创新型企业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继明  李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19-3423
建立了由处于领导地位的单一零售商和竞争制造商所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在制造商回收渠道、零售商回收渠道和第三方物流这三种不同的回收渠道下,零售商、制造商及第三方物流的最优回收率、最优批发价格、最优零售价格、最优利润。并且通过仿真,研究了市场竞争对于回收渠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小时,制造商会选择自身回收渠道。市场竞争程度激烈时,制造商会选择零售商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碳”目标下的供应链多周期碳减排问题,提出了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多周期情形供应链模型,研究各周期碳减排水平和零售定价之间的协调优化问题。首先,建立单周期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周期供应链协调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其次,利用Stackelberg博弈求解各周期产品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之后运用动态规划求解出各周期最优碳减排水平并得出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多周期最大利润;通过算例分析得出碳减排成本系数和低碳偏好程度等因素对碳减排、定价决策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各周期的碳减排量与周期剩余数以及低碳偏好程度呈正向关系,与减排成本系数呈负向关系;各周期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与消费者低碳偏好程度以及减排成本系数呈负向关系;各周期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随着周期推移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经济背景下,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了需求干扰前、后的供应链均衡模型.给出了以盈利率和需求满足率加权为标准的供应链绩效度量方法.利用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陈永华  李瑶  牛莉霞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0):1910-1917
本文研究当消费者存在参照价格和服务水平关切以及零售商存在利润分配的公平关切时供应链的决策问题,为此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改善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契约。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模型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批发价销售价要高于分散决策模型;消费者不可以同时存在高参照价格关切和服务关切;零售商的公平关切感会使供应链定价下降。为此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应当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水平并采取协调契约等方式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6.
非对称信息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协调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博弈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对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销售商所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生产成本信息对称情况下,简单的收益共享协调机制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如果制造商的真实生产成本和其他外生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收益共享协调机制同样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否则,销售商通过把利润共享合同中的利润分配比例设计为制造商宣布成本的函数,那么在该机制下仍可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在碳限额及交易下考虑碳减排技术投入和制造商低碳宣传,分别建立了零售商不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参与制造商低碳宣传计划的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的博弈模型,并指出零售商分摊制造商碳减排成本和低碳宣传成本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及交易机制下,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都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中宣传零售商品牌元素对线上线下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上线下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成正向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低碳宣传水平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U变化关系;碳减排率、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减排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控制碳排放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碳排放配额约束将企业的生产运作产生重要影响.考虑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研究不同碳排放配额约束(只有零售商碳排放配额约束、只有制造商碳排放配额约束 、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有碳排放配额约束)下基于数量折扣契约的供应链订货策略及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排放配额约束下,供应链通过利用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实现协调;当只有给予零售商碳排放配额、只有给予制造商碳排放配额、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给予碳排放配额时,在碳排放配额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碳排放配额下订货量直接决定供应链的最优订货量,供应链的期望利润也将受到碳排放配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零售商角度出发,针对1个零售商及2个处于竞争的知名品牌、一般品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当渠道势力不对称时,渠道势力居中的零售商的应对策略问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零售商采取对高质低价的一般品牌进行广告促销策略,不仅可以增加零售商销售利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广告促销策略还可以增强零售商的渠道议价能力,成为迫使知名品牌制造商妥协退让,进而降低产品批发价的策略性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