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全面部署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于11月1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  相似文献   

2.
1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隆重举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作了具体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3.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进展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07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于2008年6月全面启动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每年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中选派一批中青年教师或科技人员到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工作1年,立足产业发展前沿,服务企业发展需求,深入、扎实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08,(21):14-14
2008年8月14日,广东省科技厅印发了《关于成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和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任组长。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雷朝滋等人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5.
要闻速递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暨任前培训举行1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隆重举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校地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今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或科技人员到100家左右的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通知印发后,国内重点建设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广东广大企业反响热烈,高校、  相似文献   

7.
企业科技特派员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与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产学研合作框架上的一次创新型探索,自"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以来,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们,发出了"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的呐喊,掀起了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1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举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首批来自国内5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汇聚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150多名优秀人才,分别入驻广东20个地级以上市的140家科技型企业。这些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广东九大支柱产业,与广东的产业发展布局契合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9.
去年,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启动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掀起了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启动的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正式发轫于2008年11月,不过数月,便捷报频传,硕果累累,轰动全国。及至今年4月,“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又破土动工,再一次印证了“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再一次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广东速度,再一次呈现了“孔雀东南飞”的广东盛况。企业科技特派员是如何“诞生”的?他们“特”在哪里?“派”向何处?缘何与大学生就业有关?为解种种疑惑,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部产学研办副主任雷朝滋同志。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是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广东省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合作模式,自2005年9月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全面启动省部产学研结合以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当前,广东省全面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明确方向。乘势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9月22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分别代表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从此拉开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简称省部合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技产业大省的广东,近年来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建设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即是广东全面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项创举。如今,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已迈入第十个年头,这项立足产业发展前沿、服务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行动,极大拉近了广东企业与全国高校、科研机构间的距离,一方面,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将实验室和象牙塔中的科研创新落到了产业一线,带动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在广东;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融合创新,使广东产业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特派员行动基础上实施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更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将广东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向高潮,进一步深化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是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广东省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合作模式,自2005年9月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关于提高自主创新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全面启动省部产学研结合以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当前,广东省全面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面临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明确方向,乘势而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8,(17):36-36
7月18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东莞召开了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全国部分高校座谈会。会议由省部产学研办刘炜处长主持。省部产学研办副主任、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滋,省委组织部周玲处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办公室周木堂处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教育部周济部长与广东省黄华华省长分别代表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启动了国家层面省部产学研结合的试点工作。据了解,三年来,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步提高,成效日益显现。据统计,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校76所,入粤参与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省外高校专家教授3800多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东企业6000多家,合作项目上万个,共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12个,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截止到2007年底,带动地方财政投入28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05亿元,实现总产值累计40883亿元。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结合工作一直是广东省科技工作的重点。广东省与教育部签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协议》,给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省部合作旗帜的指引下,广东省各地市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联合组织实施的"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们,发出了"到企业去,到车间去,到生产一线去"的呐喊,一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热潮在南粤大地掀起。目前,在"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下,广东共累计吸引来自全国2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万名科技特派员来粤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驻点企业5000多家,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8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汇报会”在教育部召开,教育部周济部长、赵沁平副部长,科技部尚勇副部长及教育部、科技部相关司(中心)负责同志,广东省科技厅厅长、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明权,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省部产学研办副主任雷朝滋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谢明权同志关于“教育部广东省产学研结合2006年工作进展及2007年重点工作汇报”,教育部、科技部领导及相关司(中心)负责同志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周济部长和尚勇副部长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20.
5月8日,珠海市隆重举行仪式为2009年第一批派驻珠海企业的58名省部科技特派员颁发证书。珠海市副市长王庆利出席了仪式。全体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及派驻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仪式。截至目前,已有64名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和携带的一批科技特派员助理入驻珠海市的50家企业。这为驻点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