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VIG疗法     
《世界科学》2011,(9):31-31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是由免疫球蛋白组成,也称为抗体——抗体保护身体不受细菌或病毒的侵害。而抗体由免疫系统产生,即免疫系统是身体帮助抵抗感染的部分。免疫球蛋白有时也被称为丙球蛋白。没有足够抗体的患者被给予免疫球蛋白,可  相似文献   

2.
治疗性抗体药物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体是机体对抗原刺激发生反应,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它能特异性地识别相应的抗原物质并与之反应.抗体是体内最奇妙的分子,有巨大的多样性.任何被人体免疫系统视为"异己"的外源性物质,如细菌、病毒或毒素等,都能引起机体产生抗体,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胎动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会不会活动?这个问题人们都早已熟知。每一个做过妈妈的人都知道,约在妊娠17或18周后,自己可以感觉到胎儿的活动。这时医师也可在母亲的腹部看到和触到胎动或听到胎动的声音。因妊娠时羊膜囊内有代谢物的产生,胎动和母体子宫的收缩都可使羊膜囊内容物能有一定的混和,  相似文献   

4.
奶牛可以成为一种大众防御爱滋病传染的抗体资源。哥本哈根大学的费博说,如果给奶牛注射产生爱滋病的疫苗,奶牛会在牛奶中产生大量的抗体。奶牛生小牛后所产生的初乳中含有较多的抗体,这些抗体保护小牛在它自己的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恶性变异细胞的表面通常会存在异常糖基化.这种肿瘤细胞特有的表面结构,为免疫学家提供了以糖基为抗原来研发抗肿瘤疫苗的理论基础.研究人员期望当合成糖基抗原分子以适当的方式暴露在机体的免疫系统时,免疫系统会被激活而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这些抗体很可能选择性地与表面富含此类糖基的恶性变异细胞作用进而杀死这些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正常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胎儿虽携有遗传自父系的HLA抗原,但却并未引发母体产生针对胎儿这种特殊半同种"天然移植物"的排斥.妊娠期母-胎间必然存在着复杂的分子对话机制,以维持胎儿胎盘正常发育.母-胎交互对话异常,将引起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母-胎免疫调节紊乱),导致妊娠失败或妊娠并发症如自然流产、子痫前期等.母—胎对话的关键是母-胎免疫适应,而母—胎免疫适应的本质在于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其核心部位在母—胎界面;妊娠早期蜕膜局部出现免疫细胞亚群的富集和重分布,母体免疫系统不仅不排斥携有父系抗原的胚胎,反而形成母—胎免疫耐受,至今免疫生物学仍无法解释母—胎免疫相容的生理性机制.本文在总结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母-胎界面关键的功能细胞,阐明基于母-胎交互对话的母-胎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7.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07,52(17):2095-2095
抗体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对抗病毒和肿瘤等较为复杂的抗原物时,天然抗体却表现出了如下不足:(ⅰ)由于天然抗体的亲和力太强,分子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家已设法将骨髓从一流产的猴子胎儿中移植到另一胎儿中,后者在其母亲的子宫中仍处于发育的早期阶段.进行此工作的意义在于战胜遗传疾病.该实验表明:可试用类似的技术在出生前治疗人类疾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在旧金山的加里福尼亚大学工作的Nanthan Slotnick博士和在美国胎儿移植方案组工作的其它人员正在研制一种大胆的新方法.其做法是:在做为供体的早期流产胎儿还不产生能够增强免疫反应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青衣 《科学之友》2009,(11):50-50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接种乙  相似文献   

11.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其中有B和T淋巴细胞,B细胞为骨髓发育分化成的依赖骨髓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三次诺贝尔奖颁发给B细胞的研究成果:查明抗体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972)、阐明抗体的产生机制(1984年)、探明产生多样抗体的遗传原理(1987年),从而使体液免疫的真情得以释清。T细胞为胸腺发育分化成的依赖胸腺淋巴细胞,通过识别与杀灭作用,行使细胞免疫功能。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T细胞免疫的成果,标志着医学家在20世纪查清了人类免疫功能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揭示动物可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这一现象,这位医生兼科学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科学总是充满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想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都普遍持有"人体无法针对自身产生抗体"这一观点。这个被称为"恐怖的自体毒性",又被称为"自体毒性威胁"的假说(机体出于对自我毁灭的恐惧,会运用多种特定的方式清理掉免疫系统针对自身产生的、会伤害自身细胞的抗体,从而防止免疫系统伤害生物体本身)是由德国医生、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  相似文献   

13.
过去50年间,鸡蛋在生产流感疫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研究人员称:鸡蛋还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其分子能够模仿人体免疫系统抵御某些病毒的入侵。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众多细胞中的一种,这类细胞中的任何一个单一细胞都能产生一种特殊的抗体。通过对单一的B淋巴细胞的克隆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性别取决于双亲生殖细胞的结合,即父亲的不同类型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的结合.而双亲的生殖细胞与性别分化有关的遗传物质(性染色体或基因)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畸变,从而导致性发育异常.为了预防或减少性发育异常患儿的出生,加强优生宣传,对已出生的患儿及早诊断,并给予必要的治疗,以减轻患者本人躯体上、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保障患者家庭幸福和睦,就成了医学遗传学和优生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食物与胎儿     
为保证胎儿和新生儿的存活,建议孕妇应获得比以往历来所推荐的体重. 近几年来,有关怀孕和人类胎儿发育的基本医学信条之一受到了挑战。直到最近胎儿都还被看作是能够吸取贮存在母体内的它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寄生虫。企是由于这种原因,一般母亲的孕期  相似文献   

16.
一条母鲨从来没有接触过公鲨,它却生了一条小鲨.你相信这样的事情吗?可是,美国科学家却发现了这样的咄咄怪事,他们对一条小双髻鲨的遗传物质进行研究,它的母亲是一条3年内没有和公鲨接触过的母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在英格兰南部的皇家伯恩茅斯医院里,医生为一位42岁的淋巴癌女病人注射了癌症疫苗,这名患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种癌症疫苗的人。所注射的疫苗是特诺乌斯学院的科学家历经十年研制出来的。科学家们把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和一种毒素的无害成分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这种抗癌的生物制品,经在小白鼠身上实验,证明能有效地“激活”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抗癌的“积极性”,医生们希望它也能“唤醒”人体内“沉睡”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承担起消灭癌细胞的大任。  相似文献   

18.
除抗体和免疫细胞外 ,一直被忽视的另一先天免疫系统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分子遗传学家勒鲁瓦·胡德(Leroy Hood)博士,今年9月获得了声望很高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胡德是三个获奖者之一,它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免疫系统是怎样产生各种各样保护人体免受异物侵袭的抗体。一般认为,免疫系统对于治愈多种人体疾病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领域中所授予的诺贝尔奖金的数目便可说明这一事实。两周前,同胡德共获拉斯克奖的麻省理工学院遺传学家舍川因研究抗体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生物系主任胡德向时报记者吉尔·斯图尔特(Jill Stewart)讲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和发现经过。  相似文献   

20.
胎儿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其性别由谁决定,雌雄比例为何总接近1:1?这些要从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说起。在动物和人类的体细胞中,均含有两种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前者有许多对,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