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催化氧化降解酚类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Elcctrocatalysis Technology)降解酚类化合物,以紫外-可见光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苯酚降解的机理,利用有机分子结构的理论及循环伏安曲线对不同酚类化合物降解的差并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本体系对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5种酚被氧化降解的趋势依次是:邻苯二酚〉间苯三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苯酚,邻苯二酚的CODCr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反相共沉淀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Fe3O4(GO/Fe3O4)复合材料,以其为载体,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为交联剂运用共价固酶的方法固定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苯酚,2,4-二氧苯酚和两者混合溶液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固定化酶去除苯酚和2,4-对氯酚的混合溶液的理化性质和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4次循环之后固定化酶还保留50%以上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有机氯化物的固定化酶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Fe3O4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吸附特性、贮存稳定性,考察了固定化酶浓度、pH值、H2O2浓度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对均相与非均相酶处理氯酚的效果进行比较,显示固定化酶处理有机氯化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A-O-混凝-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组合式工艺对煤气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并在生化段采用了水解酸化池与接触氧化池串联。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2500mg/L、NH^+ 4- N〈150mg/L、多元酚〈600mg/L和单元酚〈100mg/L时,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CODe,〈150mg/L、NH^+ 4-N〈25mg/L、多元酚〈20mg/L和单元酚浓度介于0.053-0.809mg/L之间。该工艺对CODe,的去除率〉90%,单元酚去除率〉95%,NH^+ 4-N去除率〉80%。  相似文献   

5.
采用壳聚糖固定化漆酶催化去除水中的2,4-二氯苯酚,探讨了影响反应的不同因素,并与自由漆酶催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固定酶催化降解反应的最佳pH值在5.5左右,相对于自由漆酶,其最适pH 值向酸性偏移;降解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在30~45 ℃之间,较自由漆酶的反应温度范围增大;载体壳聚糖的吸附作用对降解反应和氯酚的去除率影响不大,氯酚的去除主要是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结果;连续重复使用固定化漆酶去除模拟废水中的2,4-DCP,在重复操作6次之后,其降解效率仍能保持6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从某焦化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Wust-C),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对Wust-C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 000 mg/L的试样中,培养24 h后,Wust-C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8%;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8h内完全降解.采用海藻酸钠对菌体进行固定化后,Wust-C的降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24 h后,固定化Wust-C对初始苯酚浓度为1 200 mg/L试样中的苯酚降解率达到100%,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4h内完全降解.Wust-C的加入对混合菌群降解苯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过氧化物酶在酚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合酚废水的危害及主要来源,其中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氯过氧化物酶及其相应的固定化酶在含酚废水及含难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废水、造纸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过氧化物酶不仅可降低有毒含酚污染物的含量,而且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必然会降低处理含酚废水的成本,提高酶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波诱导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处理苯酚废水,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炭粒径、溶液pH值、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18目的活性炭6g与100mL废水混合,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62W,辐射时间为5 min的工艺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到94.17%,废水的pH对处理效果几乎没有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表明,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依次为: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pH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微波诱导氧化对苯酚的处理效果优于活性炭吸附和单纯的微波加热,这是活性炭吸附和微波诱导氧化协同作用的结果。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选取壳聚糖、海藻酸钠、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对柚苷酶进行固定化,比较不同材料对柚苷酶的载酶率和固定化酶活,得到较佳的固定化材料为氧化石墨烯,其载酶率达85.61%,酶活达410.50 U/g,重复使用7次后仍能保持72.38%的相对酶活.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氧化石墨烯固定化柚苷酶催化活性影响,得到较佳的固定条件:载酶量为每克氧化石墨烯材料承载60 mg柚苷酶,固定化温度为20℃,pH值为4.0,固定化吸附时间为9h,优化后氧化石墨烯固定化柚苷酶的酶活为433.70 U/g,重复使用7次后仍保留78.62%的酶活.  相似文献   

10.
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生物流化床中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活性炭微胶囊对光合细菌进行固定,以pH、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含酚废水浓度为影响因素,以苯酚和CODCr去除率为检测指标,比较固定化光合细菌和游离态光合细菌对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生物流化床中,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效果优于游离态光合细菌.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含酚废水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分别为:温度>pH>接种量.在20 L生物流化床中处理7 d后,其最佳处理条件是温度为30 ℃,pH值为7.0,接种量为15 000颗,此时废水中苯酚去除率高达91.7%.  相似文献   

11.
对-氨基苯磺酰胺同型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对-氨基苯磺酰胺同型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对其谱线归属作了指认,并初步了该类同型物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分子光谱结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SpltNPVp49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新发现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49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SpltNP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约1.3kb的DNA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直接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SpltNPV完整的p49基因开放读码框。与已知的杆状病毒p49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87%,与之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3%。它是首次从SpltNPV中克隆到的抑制细胞凋亡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田所产生的含油污水,设计了砂滤-固定化菌剂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研究对污水中油和SS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此过滤装置的含油污水,最终出水中油和SS的含量分别为3.25 mg·L~(-1)和26 mg·L~(-1)。石油降解菌剂对石油的降解率在10 d内可达35.6%,显示了此种菌剂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两步法活化微晶纤维素及在固定木瓜蛋白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晶纤维素经过两步活化,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用对甲基苯碘酰氯活化微晶纤维素后,与乙二胺反向载体引入有机胺基因,再用戊二醒处理所得的二次活化载体可在温和条件固定木瓜蛋白酶,所得固定化酶活力为103U/g载体,与溶液酶比较,热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力下天然气压缩因子模型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有的压缩因子模型是否适用于特高压力区 (p >6 0MPa)内压缩因子的预测尚未明确 ,给特高压力油气藏储量的准确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用文献中纯组分和混合物及自测天然气压缩因子的实验数据对文献中的压缩因子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 ,重点为压力高于 6 0MPa的区域。结果表明 ,Dranchuk和Hall模型对 10个天然气样品压缩因子计算的总平均误差分别为 1.6 2 %和 1.6 8% ,而对特高压力区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的总平均误差均为 1.7% ,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给出Homδ-Jordan李color代数的定义,研究其代数结构及Hom-Nijienhuis算子.结果表明,一个Hom-Nijienhuis算子与一个双线性算子在满足适当条件下能得到一个正则Homδ-Jordan李color代数形变,且该形变是平凡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电解锰渣场污染地下水中复杂废水的修复问题,以农业废弃物柚子皮为原材料制成生物炭作为菌株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L-6固定化载体(MBC),得到菌株生物炭耦合体系(MBC)。探究了该耦合体系对含锰、氨氮以及高钙镁离子复合废水的综合处理能力,同时构建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以探究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MBC在48 h内去除了98.46%的锰。与2个独立的实验组(生物炭组,菌株AL-6组)相比,MBC对锰的去除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MBC对锰的平均去除率为15.87 mg/(L·h),是菌株AL-6组的1.09倍,生物炭组的14.33倍。此外,MBC对氨氮的最大去除率为71.92%,对钙镁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分别为41.46%和26.95%。在SBR中,MBC能去除90.1%的锰和85.44%的氨氮。结果表明,微生物固定化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用于处理电解锰渣复合污染废水。  相似文献   

18.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与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采用微藻深度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质能源是一大热点。针对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以活性污泥为固定化细菌,采用小球藻和栅藻,分别比较了固定化藻菌、固定化微藻,以及悬浮态微藻在藻体生长、污水脱氮除磷和微藻产油方面的差异,拟实现对市政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同时实现微藻油脂的诱导富集。结果表明,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微藻和悬浮态微藻,且固定化藻菌中微藻油脂质量分数最高。当市政污水NH4+-N 和PO43--P 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25 和3 mg/L 时,固定化栅藻菌培养4 d 后能够完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而固定化藻菌中小球藻的油脂质量分数可达到16.5%。  相似文献   

19.
为了高效去除制革废水中的Cr(Ⅵ),实验采用粉末活性炭包埋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制成固定化细胞颗粒,并探讨了该颗粒去除Cr(Ⅵ)的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5.0、温度37℃、Cr(Ⅵ)初始浓度小于10mg/L、颗粒用量0.5g/mL左右时,Cr(Ⅵ)去除率较大;在最优条件下,固定化细胞颗粒处理Cr(Ⅵ)的效果比未加菌体的固定化颗粒和Bacillus cereus单独处理时的效果都好。研究表明,固定化Bacillus cereus细胞颗粒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处理制革废水中的Cr(Ⅵ)。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COD难以达标并浪费大量资源。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无机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对焦化废水原水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PAC+PAM的投加量分别为2.5 g/L和0.025 g/L,搅拌时间8 min,温度25℃,pH值为6时可取得最佳的絮凝效果;对COD的最佳去除率为37.5%。GC-MS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原水经PAC和PAM混凝预处理后主要去除物为苯酚类有机物,可采用碱沉淀法对其进行分离和资源化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