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蠕墨铸铁生产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蠕墨铸铁的生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用包钢1号稀土硅铁合金配合微量锑处理渡口钒钛铁铁水制取蠕墨铸铁时,允许原铁水含硫量波动幅度宽达0.025%以上,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文内还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提高和稳定蠕化剂吸收率的蠕化处理方法——双旋涡冲熔法的试验情况。研究结果认为,采用上述蠕化剂及蠕化处理工艺后,即有可能有效地组织优质蠕铁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锑及锑系复合孕育对铸铁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98%的硫酸介质中,锑铸铁的耐腐蚀性能明显的优于HT200,锑的最佳含量范围是0.040%~0.065%,锑量过高时,耐蚀性反而下降,锑对灰铸铁耐蚀性的提高和强度增加相对应,即强度高,腐蚀失重小。锑与铬、钒、稀土等元素复合孕育效果更佳,其耐蚀性比普通锑铸铁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3.
电磁场对铸铁石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交替换向的行波磁场,研究在铸铁凝固过程中,施加换向行波电磁场产生的脉冲作用对铸铁石墨生长及其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磁场的作用下,灰铸铁凝固组织中奥氏体枝晶数量明显减少,石墨粗化;球化处理后,凝固组织中球状石墨数量减少,蠕虫状石墨增多,蠕化率显著提高,为稳定蠕墨铸铁的蠕化率提出一个新途径·讨论了电磁场对石墨生长影响的机理,认为脉冲磁场的电磁搅拌作用和感生电流的热效应破坏了石墨核心周围奥氏体壳的稳定性,促进石墨的分枝生长,形成蠕虫状石墨·只有在残留镁量和残留稀土量足够或残留量较高时,脉冲磁场的干扰能够稳定蠕化率;蠕化剂加入量不足时,磁场干扰只能促进形成片状石墨,不能形成蠕虫状石墨...  相似文献   

4.
微观缩松缺陷的位置分布、体积大小表现出随机性特点,会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宏观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微观组织观测,研究了微观缩松对蠕墨铸铁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同时,建立了含微观缩松缺陷的三维代表性体积元模型,通过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和拉伸位移载荷,研究了微观缩松对蠕墨铸铁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蠕铁材料微观缩松缺陷周围组织中含有Ce,Mg元素,表明稀土蠕化剂与所研究的蠕墨铸铁的微观缩松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增加了材料内部形成微观缩松的倾向. 随着材料内部微观缩松体积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宏观等效弹性模量呈线性降低;微观缩松还会造成材料内局部区域的应力集中,易于微小裂纹的萌生及扩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利用稀土合金改善高碳当量灰口铸铁质量的可能性,稀土合金对高碳当 量灰口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规律,以及稀土夹杂物在铸铁各相中分布的规律.发现了 稀土合金加入量与铸铁的机械性能之间明显的对应关系——“双峰值效应”。对稀土高 碳当量灰口铸铁的某些高温机械、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合金加入 到高碳当量灰口铸铁中以后能净化铁水,改善组织,并提高其性能.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合金元素(磷、硼)和蠕化剂(稀土硅铁合金)对蠕虫状石墨铸铁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选定了最佳化学成分。对共晶团的大小、壁厚敏感性和蠕化衰退进行了检验。试验表明磷硼稀土蠕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制作糖机压榨辊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7.
稀土镁钙合金是比较适合于冲天炉高硫铁水使用的蠕化剂。本文通过试制含硼蠕墨铸铁缸套,在冲天炉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定性生产试验。并着重对影响含硼蠕铁稳定生产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有关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蠕化剂的蠕化范围是衡量获得蠕墨铸铁难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普通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较窄,使其难于稳定获得蠕墨铸铁,阻碍了蠕墨铸铁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钛可以扩大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的结论,从而为蠕墨铸铁的推广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试验与实际装车运行试验,本文研究了硼量对蠕墨铸铁性能的影响以及合硼蠕墨铸铁闸瓦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模拟试验条件下,随着含硼量的增加,蠕墨铸铁与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增加,耐磨性能提高;含硼蠕墨铸铁闸瓦的铸造工艺性能优于含磷蠕墨铸铁闸瓦,实际装车运行结果表明,含硼蠕墨铸铁闸瓦的耐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铸铁变质的冶金物化条件是当前铸铁理论和生产实际问题的交点。本文在发展了检 测铁水中活性氧、硫含量方法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氧和硫的反球化作用、铸铁球化和 孕育的冶金物化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球化元素和反球化元素对球化和蠕化条件的 影响规律,由此找到了一种研制变质剂的高效判据,并用来具体考察稀土镁铝蠕化剂的 特性,最后根据实验得到的活性氧量与铁水球化程度的对应规律发展了一种新的炉前快 速检测球化率或蠕化率的方法——氧电势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蠕化剂变质和蠕化剂、1稀土合金复合变质对中锰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同目前白口铸铁中研究较为普遍的1稀土合金变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热处理对变质中锰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蠕化剂参于变质取得良好变质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指出当变质处理同热处理配合使用时,可使中锰白口铸铁在保持高硬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了锑球铁的机械性能与抗汽蚀性间的关系,认为锑球铁的抗汽蚀性与抗拉和抗弯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了Sb的加入引起球铁共晶过程及共析过程发生变化,以及加入Sb后产生的蠕墨现象,认为Sb提高球铁机械性能和抗汽蚀的原因主要是Sb细化了共晶团,细化和增加了珠光体含量,并有效地消除了牛眼状铁素体,降低了汽蚀裂纹的萌生数目和扩展自由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冲天炉铁水稳定地制取蠕墨铸铁的新蠕化剂及其试验研究结果。讨论了原铁水含硫量波动幅度与新蠕化剂加入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铁水处理温度、处理后仃留时间、断面尺寸、炉前控制等因素对蠕化效果的影响。提供了在刹车鼓、大马力汽车发动机缸盖和排汽管上试生产的金相组织、机械性能和其它有关性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全面比较了高硫稀土蠕铁和低硫稀土蠕铁的金相组织(尤其是薄壁部分的金相组织)、白口倾向、断面敏感性、强度性能、蠕化衰退倾向。并以轨道车变速箱壳体蠕铁件的研制作为试验结果的佐证。高硫原铁水制成的稀土蠕铁具有白口倾向小、断面敏感性小、在薄壁处易获得高蠕化率(φ10mm可达60—70%)的优点,但是抗弯、抗拉强度稍低,衰退要快一些。这些试验结果对全面认识高硫蠕铁的特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校铸造专业负责研究的“稀土高强度铸铁”是机电部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稀土元素在铁水中的作用及微量元素对铸铁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两种适用于铁水的稀土蠕化剂,以便稳定地获得蠕墨铸铁。经三年多的研究,现已完成合同内容,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铈组混合稀土金属和1号稀土硅铁合金作为蠕化剂时的残留量上限RE_(max),下限RE_(min),残留量范围ΔRE。得出用混合稀土金属处理蠕铁时RE_(max)=0.110%,RE_(min)=0.038%,ΔRE;0.072%.而用1号稀土硅铁合金处理时,RE_(max)=0.091%,RE_(min)=0.037%,ΔRE=0.054%。并在此范围内两者的蠕化率都与稀土残留量有线性关系。本文还研究了硫对蠕铁中稀土残留量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含稀土量不同的球化剂生产单体铸造球铁活塞环时,稀土时石墨球数、石墨球径、碳化物数量的影响;分析了采用钒钛生铁生产单体铸造球铁活塞环,稀土与钒钛的相互作用;讨论了铁水温度对稀土加入量的影响,以及稀土与镁的相互关系。为稳定生产单体铸造球铁活塞环和应用到薄壁球铁件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曾萍  张颖 《贵州科学》2015,33(1):9-13
试料用硫酸、硝酸溶解,用氢溴酸处理除去砷、锑,在氨性介质中沉淀铁与铜分离,沉淀用盐酸溶解,以钨酸钠为指示剂,用三氯化钛将高价铁还原成低价至生成钨蓝,用硫酸铈氧化至蓝色消失,加入硫磷混酸,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借此测定铁含量。对试剂的最佳化用量、共存离子干扰、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试验,建立了硫酸铈滴定法测定锑精矿中铁的分析方法。试验证明,该本法测定铁量,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结果稳定可靠,完全满足锑精矿中铁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和表面形貌仪着重对磷、硼蠕墨铸铁的摩擦磨损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磷、硼合金元素的加入,有助于在蠕墨铸铁的摩擦表面形成一定的塑性流变层,从而改善摩擦表面的性质,使蠕墨铸铁的摩擦磨损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了款元素在蠕墨铸铁中的存在状态及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钛对石墨形态的影响机理。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铁元素主要以析出相和块状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蠕墨铸铁中,改变了球化元素(主要是镁质点)在蠕墨铸铁中的分布,促使石墨成蠕虫状,扩大了蠕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