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车站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专业特色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浓厚兴趣,增强学习能动性;为学生将来从事信号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探讨了本课程的课程背景、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效果、教学课时的分配和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黄晋 《科技信息》2009,(29):I0319-I0319,I0345
本文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对象、现状及课程特点入手,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导,同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如今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操作能力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巨大这一状况,根据当代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各自教学中的利弊以及基本特点,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中的创新能力,以获得计算机教学和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一目的出发,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课堂当中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具体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在课堂当中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计算机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对课程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旭 《科技信息》2012,(35):25-25,59
艺术类专业是指音乐、舞蹈、羡术等专业,这类专业的本科生人数占到我校本科生总数的五分之一,由于艺术类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各专业学生认知特点不同、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技能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艺术类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注重应用能力培养,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原则,利用构建“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保障体系”等具体措施,在实验课程环节加强学生应用技能的训练,并根据专业特点引入与各艺术类专业相关的软件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课程中学习的软件支持学生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以计算机领域的各种媒体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性质很强的课程,但由于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验课程设置方式无法使学生及时深入地了解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使用的方法和意义,很难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文章以多媒体技术当前教学过程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环节脱节、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实验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作为切人点,详细分析其弊端并针对性地提出使用案例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加大实验考查力度,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铁梅 《科技资讯》2012,(1):198-198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质量,本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了在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有效轻松学习该课程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网络安全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按照网络安全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根据岗位设置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协调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入门课程,它在本专业的后续课程乃至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都起着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基本点和重点中,寻找与提升该课程的知识亮点,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突破口,以点带面,以达到从入门到精通的目的。推出新的亮点是聚焦的过程;利用这个成熟的亮点辐射出去,去涵盖其他的知识;将该课程的若干个知识亮点集中在一起,它们的覆盖面的总和就是本课程大纲中所要求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在推广到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李永勤 《甘肃科技》2004,20(3):172-174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知识更新快、技术含量高 ,实践性和应用性强。探讨了新世纪新形势下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主张超越那些仅仅着眼于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软件操作的传统方法 ,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及其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以构建一个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知识能力、创新开拓精神相融合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建设一直受到各类高校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以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为目标,开展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建设与研究。该课程群建设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硬件教学办学定位、课程群内容体系、共享平台、教学团队等几个方面展开。从课程群建设实施结果来看,能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硬件分析及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西昌学院CT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网络工程实践能力及素养的提升,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痛难点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中进行创新改革,即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前沿技术、408考研计算机网络部分例题及思政元素,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项目式教学、产教融合与课证融通,在教学评价中引入过程性考核。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新工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工科背景,引入OBE教育理念,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项目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对照实验表明,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体成绩和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电工电子学实验课是非电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门技术及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以创新教育为目标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目前工程院校面临的科研课题之一,文中介绍了上好该实验课的一些具体探索,取得了一些切实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要,对文科专业采用启蒙模式,对工科专业采用基本模式,对计算机专业采用复合模式进行教学,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上升为大学各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基于计算思维的提出,很多高校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提出很好的教学方案。而我校彝族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不能照搬照用,只能因材施教。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在线问卷调查,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课程内容碎片化,知识点串联,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雨课堂+MOOC,精准扶错等教学方法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验证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探讨了博元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在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分析了博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讨论了博元教学法中工程化项目的引入与实施方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博元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CAD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 ,对诸多技术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工科类专业普遍开设《CAD基础》课是目前高校 ,特别是工科院校的重要举措。文章总结了《CAD基础》课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 ,详细阐述了《CAD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调实践环节和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MySQL数据库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大数据、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然而,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其教学体系尚不够完善,授课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导致课程过于乏味。基于此,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案例驱动下的多表连接教学方法;设计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案例,形成趋于完善的案例教学法;进一步结合MySQL在大数据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工科"建设与高校按学科大类进行本科招生的改革形势下,作为工科材料类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材料物理",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迫切地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强国战略对卓越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通过专题化的课程内容编排,强化实验教学,以及采取更加开放和多样的教学形式等手段,探索多维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以期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