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城市评价综述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郑州市2005—2009年城市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价,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其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城市生态化水平影响因素复杂,"十一五"期间郑州市生态化水平整体层次不高,但生态化建设效果明显,2007年是郑州城市生态化水平提升的重要的转折点,且呈良好趋势发展,预测到2015年生态化生平将超过82.5,达到"较好"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2.
赵玲  于莉  刘洋  赵勇  杨耀东 《河南科学》2010,28(12):1609-1612
应用压力(Pressure)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3—2009年郑州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的结果作了状态分析与趋势分析,结论表明:2003,2006年为临界安全,2004,2005,2007,2008,2009年较安全,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正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状态,将郑州与其他一些城市做了比对,并对郑州城市生态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揭示了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变化的原因,提出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改善郑州生态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0-2009年统计数据,构建了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在对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不同年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城市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呈波动性变化,即:2000-2003年山西省生态环境评价值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从2003-2006年,生态环境评价值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差;2006-2009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从协调发展度来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波动性上升.从协调度发展类型来看,山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2000-2009年期间1a失调,1a接近失调,4a基本协调,4a协调发展.总的来说,山西省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较为协调,处于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徐州的经济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徐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徐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03~2009年徐州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的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并对各层次生态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年徐州市环境、经济、社会3个子系统生态位及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位均呈上升的趋势,资源生态位呈下降的趋势;2006年前后徐州市综合生态位和各子系统生态位呈不同的变化特征,子系统生态位的优势由资源生态位演变为环境生态位;经济生态位与社会和环境生态位呈显著的同步发展趋势,而与资源生态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目前,徐州市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生态位仍然较低,应加速城市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核心议题.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迫切需要低碳化转型,建设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构建了低碳城市的评价体系模型,并选取了北京、济南、兰州三个城市作为实证对比研究,检验了评价模型的实际效果,对三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9):1535-1542
基于智慧康居的内涵,综合考虑智慧康居指标构建标准,从智慧适居、智慧保居、智慧怡人、智慧安康、智慧便居5个方面出发,构建智慧康居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及空间分析法,对郑州市的智慧康居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郑州市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共11个城市相比,无论是综合智慧康居水平,还是各子系统水平均处于较低或最低水平状态,甚至比临近的开封市智慧康居综合水平还要低;(2)郑州市2005—2014年智慧康居综合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5—2006年呈现明显下降状态,2006—2013年呈现小幅波动上升状态,2014年又呈现下降趋势.尽管郑州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处于低水平状态,但就纵向来看,郑州市的智慧康居综合水平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最后,根据郑州市的智慧康居的评价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郑州市智慧康居发展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利用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以及低碳社会四大子系统、21个指标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根据上海市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上海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依据各个评价指标的方差贡献率的大小,设定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权重,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进程的评价模型。根据上海市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上海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包括生产和生活在内的综合性、全方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对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采用专家咨询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与加权求积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2000-2004年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度,并对该时间段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程度、速度以及潜力进行了分析与排序.建立的指标体系,对于正确认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成果和发展规律,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极为重要.以南昌市为例,应用SWOT分析和系统基模分析方法,在分析南昌市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弱势、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低碳经济城市指标层次体系,并进行相关系统反馈基模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发展低碳城市由社会、生态环境、低碳技术等多种影响因素组成,因此在评价发展低碳城市的影响因素中,尽可能选择多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评估海南岛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海南岛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ArcGIS10.3软件与InVEST模型分析海南岛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2020年人造地表面积的增加来源于耕地、草地与海域面积的减少;草地转出、耕地转出、人造地表转入和森林转入这4种地类的转移最为显著;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海南岛的平均生态环境质量总得分为0.409,0.431,0.404,表现为中等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且呈逐渐下降的态势;由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土地利用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差异性.海南岛的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未来应以土地低碳利用为目标,推动土地减排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摘要:在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参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指标体系和目前国内外评价低碳社会发展的指标构成,构建本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加权指数法得出低碳生态综合指数。以大庆市为例,评价其近年低碳生态城市建 设情况,分析评价结果给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2009-2020年人口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贺花  周永卫 《河南科学》2009,27(7):783-786
运用logistic增长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方法,通过1978-2006年郑州市人口数据对郑州市2009-202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作出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郑州市2010年达到793.6396万人,2020年郑州市人口将达到958.86747万人.  相似文献   

14.
城市扩张是合肥市近年来的主要特征,精准地评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给我国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的遥感影像图,通过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MRSEI),对合肥市近20 a的生态质量进行监测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合肥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先增后减,3 a的MRSEI均值分别为0.525、0.539、0.503,整体下降了4.19%;(2)研究区内中等级的生态质量占主导地位,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60%,其中,优良等级呈“V”趋势,而较差等级的面积逐渐增加,说明生态环境出现局部恶化;(3)2000—2020年间合肥市生态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依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5.
基于P-S-R模型,构建了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突变级数法对其2000-2009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州市生态安全隶属度在2000-2005年间呈上升趋势,而在2005-2009年则出现快速下降,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在2005年有明显突变.通过对其压力源及状态响应分析表明:海西高速建设进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度增长过速,相应的资源、社会和环境压力激增致使生态环境的压力安全隶属度和状态安全隶属度下降,从而导致生态安全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低碳之路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在分析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主要5方面障碍的基础上,遵循制定指标体系的相关原则,充分借鉴国内外衡量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考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其特点的指标体系。纵向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横向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各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最后综合纵向和横向分析结果提出被评价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建议,以期为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R模型,构建了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突变级数法对其2000-2009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福州市生态安全隶属度在2000-2005年间呈上升趋势,而在2005-2009年则出现快速下降,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在2005年有明显突变.通过对其压力源及状态响应分析表明:海西高速建设进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度增长过速,相应的资源、社会和环境压力激增致使生态环境的压力安全隶属度和状态安全隶属度下降,从而导致生态安全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7,(8):1349-1356
根据建立的城市智慧乐居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对比分析郑州与国内主要都市区城市智慧宜居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了郑州市2005—2014年智慧乐居水平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从郑州与不同城市对比情况看,郑州智慧乐居综合水平最低.从分系统水平看,在便民出行保障与绿色环境保障方面郑州均处于最低水平,市政设施保障与商业贸易保障方面郑州处于较低水平,居民住房保障方面郑州处于中等水平,科教文化保障与卫生医疗保障郑州处于较高水平.(2)从时间上看,2005—2014年郑州市智慧乐居综合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007年之前智慧乐居综合水平呈现出缓慢平稳上升状态;2008—2010年波动较大,其中,2009年综合水平上升幅度较大,2010年智慧乐居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2011年以来智慧乐居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最后,根据郑州在智慧乐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崇信生态县建设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崇信生态县建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共涉及27项指标.应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对2009-2011年崇信生态县建设能力进行评价,并对2020年目标年的各指标进行了规划.结果表明:崇信县2009-2011年生态县建设指数由0.174升至0.369,生态县建设能力由较差转为一般;在2020年规划年达到0.848,生态县建设能力将达到优良水平.崇信生态县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直观,多边形综合图示评价法简单明了,体现了系统整合原理,反映了生态县建设过程的长期性.评价结果符合崇信县实际情况,对生态县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锦伟  梁聪刚  孙宝磊 《河南科学》2012,(10):1516-1520
依据平顶山市2000—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数据,选取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将灰色统计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建立加权灰色统计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平顶山市2000—2002年空气质量综合评价Ⅳ级,为重污染;2003—2007年空气质量综合评价Ⅲ级,为轻污染;2008—2009年空气质量综合评价Ⅱ级,为尚清洁.2000—2009年(2007年除外)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2007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SO2.但近几年PM10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NO2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