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含少量溶剂的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以乙醇为移热溶剂,甲酸钠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探讨了溶剂、链转移剂、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为40%,链转移剂浓度为0.12~1.47 mol/L,溶剂浓度为0.87~4.35 mol/L,引发剂浓度为(3.5~17.5)×10-3 mol/L的实验条件下,所获得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范围为(1.1~8.0)×104.  相似文献   

2.
采用含少量溶剂的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分子量为(20。40)x104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以丙酮为移热剂和链转移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探讨了溶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浓度为(2.34—8.04)x10-3mol/L,移热溶剂为(0.37—1.23)~10-3mol/L,反应温度为84—92℃,滴加时间1.5h,保温时间1.5h的条件下,获得分子量在(20-40)×104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碱性环境条件下桂林红黏土强度指标变化机制,对不同质量分数NaOH溶液污染下的红黏土开展直剪试验、物化分析试验、颗粒分析试验以及比表面积试验,进而探究地基土体宏观力学指标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OH质量分数的增加,黏聚力逐渐增大,内摩擦角逐渐减小。随着孔隙溶液中Na~+质量分数的增加,微小土颗粒向黏粒转化,使黏粒质量分数增加,黏聚力增加。Na~+的加入引起土体内部孔塌陷,造成比表面积减小,黏聚力提高。本文从微观层面-矿物成分、土粒尺度和比表面积角度,分析了碱污染下红黏土强度指标变化的机理,发现碱污染状态下红黏土矿物成分被腐蚀引起颗粒内部孔塌陷,部分更微小的胶粒颗粒转化为稍大的黏粒颗粒,从而造成单位质量内土的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丙酮溶剂法合成了降黏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RJY-8),考察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耐盐性,降黏剂质量分数、油水比、温度对其降黏效果的影响,以及助溶剂、聚合物对它的降黏增效作用,得到了适应于塔河稠油的降黏配方。结果表明:RJY-8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高盐地层水中仍能保持优异的界面活性;增大RJY-8用量、降低油水比以及升高乳化温度均可提高塔河稠油的降黏率;尿素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均可提高RJY-8的降黏效果,二者复配使用能降低降黏剂的成本。因此,选用RJY-8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尿素复配作为塔河稠油的降黏配方。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均聚共水解的方法,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a2CO3为水解剂,β-二酮为配位剂,复合引发体剂体系下,制备了高分子量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研究了单体、引发剂、配位剂、pH值以及引发温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引发剂、配位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0.005%、0.05%,pH值为10.5,引发温度为15℃时,得到水解度为25%左右,重均分子量为1 900×104以上的高分子量速溶型阴离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6.
采用椎板流变仪,研究质量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对分子质量为8万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ω(PAM)≤15%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呈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ω(PAM)=25%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为假塑性流体,ω(PAM)=35%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接近于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单体为原料,采用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出了特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研究了聚合体系的pH值、催化剂、链转移剂和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与溶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当pH值为6.8,催化剂用量为0.05%,链转移剂为0.01%,引发剂用量为0.4%,在此条件下合成得到的聚合产品分子量高达8 900万,产品溶解性能好,20 min内可以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8.
沉淀聚合法制备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乙醇和丙酮为混合溶剂合成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研究结果表明 :丙烯酰胺在乙醇和丙酮中的沉淀聚合反应时间短 ,转化率达 97%.通过调节乙醇和丙酮的质量比和单体浓度可以获得 (2 .0~ 2 4)×1 0 4的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1):29-31
利用RAFT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窄分布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溶剂、RAFT试剂类型及用量对单体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可以看出聚合反应具有活性可控的特征,丙酮为更合适的溶剂,RAFT 1为更合适的RAFT试剂,且RAFT 1能实现不同分子量PAM的活性控制.  相似文献   

10.
王啸宇  陈玫君  崔杨 《甘肃科技》2013,29(12):18-19,35
通过乌氏黏度计测定极限黏数,根据Mark-Houwink方程求得公司自产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达到20957。通过旋转黏度计测定了不同温度、浓度下的黏度值,聚碳酸酯的黏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L9(34)的正交试验方案,研究单体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低分子量丙烯酸聚合物的影响,用端基滴定法计算出样品分子相对质量.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30%、引发剂与单体质量比为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5 h时,可合成分子相对质量为1 020.41的丙烯酸聚合物.用该样品配制出的缓蚀剂在50 g/L NaCl溶液中对A3碳钢有一定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方法,利用岩心流动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分子量、浓度的聚合物溶液通过不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流变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溶液在多孔介质中呈现剪切变稀主剪切增稠的双重流变特性,其临界流速随分子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渗透率增大而增大。在剪切增稠区,流变性满足幂律模型,而且流变行为指数仅仅是聚合物本身性质参数的函数,而与渗透率无关。这一结果认为在聚合物驱的注入井附近地带将导致附加压降,影响聚合物的注入性能。  相似文献   

13.
普通聚驱后应用活性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量了一种新型活性聚合物的黏弹性和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测量结果显示该活性聚合物的黏弹性高于大庆聚合物驱油用19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相对于1 9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又在二维纵向均质大岩心(4.5 cm×4.5 cm×30 cm)上以三管并联(渗透率分别为0.5 μm2、1 μm2、2 μm2)的方式进行了普通聚驱后活性聚合物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聚合物在普通聚驱后能够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使原油采收率在聚驱后可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聚乙烯胺Hofmann降级法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A)的Hofmann降级重排反应,并对不同胺化度的聚乙烯胺盐酸盐(PVAmHCl)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小于5%时,产品胺化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而当大于5%时,胺化度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大有所降低;当n(NaOCl):n(paa)=1,n(NaOH)/n(PAA)=1(第一步),n(NaOH)/n(PAA)=30(第二步),反应时间为10h时,产物的胺化度相应达到最大值,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产品胺化度的提高,产品的初始热失重温度有所降低,而且出现两个主要的失重区,这说明部分胺化的聚乙烯胺盐酸盐的热稳定性比聚丙烯酰胺的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溶液静态聚合法,用平板式反应器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通过选择合适的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可以有效防止爆聚现象发生,且反应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研究了分子量调节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粘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n-C12SH/mM=0.04,mI/mM=0.04,wM=0.30,温度60°C,反应3 h时,可合成分子量5 000左右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分布较窄,且单体转化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用一步合成法制备聚乙醇酸,并系统研究了熔融状态下在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两种介质中的降解规律.降解过程中,在两种介质中,聚乙醇酸质量损失率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熔点和特性黏数及介质pH值均逐渐降低,结晶度起初增大随后下降.在蒸馏水中降解,聚乙醇酸的结构无变化;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降解,结构变化较大.聚乙醇酸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熔融降解比在蒸馏水中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探讨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HPAM)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聚合物分子量和孔隙特征参数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组反映流动参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消除黏度效应条件下,高分子量聚合物比低分子量聚合物降低水相渗透率的能力强;聚合物分子量越高,多孔介质渗透率越低,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聚合物越早突破多孔介质;当平均孔隙半径与聚合物分子尺寸之比大于4时,多孔介质的孔隙通道一般不会发生聚合物堵塞.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注入与产出聚丙烯酰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将见聚油井产出聚丙烯酰胺溶液提纯浓缩后分析其质量浓度,进而准确分析见聚油井产出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和水解度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相比,见聚油井产出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明显降低,水解度则显著增加,变化差异与聚丙烯酰胺的注入情况、油藏条件、渗流条件、井距及停留时间等密切相关。这对深入了解聚合物驱的作用机理及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Eyring的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溶液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黏度,讨论了聚合物溶液黏性流动活化能与溶液中聚合物质量分数以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关系。最后通过拟合得出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温度,溶液的浓度以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关联式。通过此模型计算出的黏度数值与文献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一种新型活性聚合物的黏弹性和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测量结果显示该活性聚合物的黏弹性高于大庆聚合物驱油用19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相对于19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又在二维纵向均质大岩心(4.5cm×4.5cm×30cm)上以三管并联(渗透率分别为0.5μm2、1μm2、2μm2)的方式进行了普通聚驱后活性聚合物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聚合物在普通聚驱后能够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使原油采收率在聚驱后可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