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提出对流层去相关的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有效降低单历元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相关性,实现对流层延迟与高程的有效分离,从而实现毫米级RTK定位.采用上海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的11条长度从23km到90km的基线,比较忽略对流层延迟与估计对流层延迟的单历元最小二乘解、动态卡尔曼滤波与对流层去相关4种RTK方法,重点分析对流层去相关RTK方法分离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效果,结果表明,对流层去相关方法在平面与高程方向定位精度均为毫米级,且高程相比平面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GPS伪距差分定位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GPS伪距差分定位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为了研究伪距差分定位精度,编写了GPS伪距差分定位软件,并对某GPS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大量的伪距差分定位试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PS三类伪距观测值的差分定位精度基本相同;在距基准站50km范围内,观测10~60s时间的伪距差分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2~0.4m.伪距差分定位技术在海上定位和GIS数据采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SZ-GNSS CORS是苏州市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其中的高程基准是其重要研究内容。通过选取苏州GNSS控制网中的检测点,对这些检测点分别进行精密水准测量、静态GPS观测和GPS RTK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Z-GNSS CORS的精化大地水准面模型效果良好,在一般情况下用GPS水准可以替代普通传统水准测量,能够满足苏州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对高程基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单站雷电定位系统的探测范围及定位精度,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数百千米内雷电辐射电磁场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传输线模型(TL)、电流线性衰减的传输线模型(MTLL)、电流指数衰减的传输线模型(MTLE)3种回击模型在有限导电情况时,不同距离处雷电通道的垂直电场与磁场的分布。利用数值计算得到雷电电磁场波形,定量评估了振幅频谱法适用的探测范围及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对于TL、MTLL和MTLE 3种模型,振幅频谱法定位相对误差小于10%的范围应分别为19~43km,17~46km和9~38km;对于距离测站小于9km或大于46km的雷电辐射源,3种回击模型得到的振幅频谱法定位相对误差均大于10%。因此,雷电源距离测站太近或太远,振幅频谱法均不适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际测试,将北斗和GPS进行对比,了解北斗静态定位的实际定位精度情况。按照E级网测试的结果表明,北斗和GPS定位的平面点位平均中误差分别为2.51mm和0.75mm,证明北斗系统和GPS的平面定位精度基本在同一量级上,能够满足静态定位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水下地形测量工作中,定位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深精度。传统的水上定位技术如信标差分定位、基准站-移动站差分系统定位技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但在对测深定位较高的测量工作中,均存在不足之处。该文结合工作实例,将CORS技术运用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中,并与传统定位技术同步实施,针对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测量成果的定位精度及测深精度及进行比较,验证了当前CORS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借以探讨在CORS发展趋势之下,如何有效利用新技术,提高测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验证了DGPS和卡尔曼滤波器在提高GPS接收机定位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针对静态定位的特点 ,对传统卡尔曼滤波方程做出改进 ,消除由速度误差引起的定位偏离 ,并进一步采用组合滤波结构以完善动态滤波器的静态定位性能 .利用DGPS和卡尔曼滤波器在减少误差类型上的互补性 ,本文采用一种组合定位的方法 ,以起到同时减少常值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作用 .实验证明 ,如果融合DGPS和卡尔曼滤波技术采用组合定位的方法 ,可以将定位精度从 2 .4m( 2σ)提高到 0 .9m( 2σ) .  相似文献   

8.
GPS定位误差中对流层延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特性在GPS导航中造成的定位误差。基于霍普菲尔德模型和萨斯塔莫宁模型,提出了一种在缺少实测气象参数条件下使用的简易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静态和动态的接收机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简易修正模型可以消除70%左右的对流层影响,有效地提高了GPS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更准确定位Android终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精度,使手机更好地在泛测绘场景应用,选取两个典型测点,通过48 h连续观测并采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获得测点"真实"坐标.使用两款智能手机采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始观测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和准确度对比实验.结果 表明,三星Galaxy S8定位结果普遍优于华为P10;静态后处理,LGO(Leica Geo Office)解算结果好于RTKLIB解算结果;动态实时解,三星Galaxy S8实现固定解且具有较好的准度(优于1dm);华为PI0的结果较差,准度在3.18 ~5.52 m之间,精度在2.67~4.88 m之间,且未实现固定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参考站的分米级GPS伪距差分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GPS单频伪距差分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利用已有CORS系统进行伪距差分定位的方法.该方法以单站伪距差分为基础,利用改进的伪距差分模型,首先将各参考站伪距改正数除去接收机钟差影响,再通过参考站与流动站的位置关系建立伪距改正数线性组合内插模型.最后将模型内插得到的综合伪距改正数发送至流动站用户,实现伪距差分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常规伪距差分定位精度不高,且随基线长度增加精度递减的缺陷.多参考站伪距差分能够较稳定地实现分米级定位,精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城市部件信息采集的快速、高精度、智能化,研制出基于GPS、GIS及PDA的内外一体化城市部件信息采集器,并对该采集器所采用的连续运行服务综合系统(CORS)技术、测距交会原理、地图漫游和数据库理论、基于软件设计思想的集成方法进行研究。基于PDA模式阐述了采集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CORS为主,辅助激光测距交会测定城市部件空间位置,分析基于移动GIS的部件信息识别和属性录入、保存、更新的关键技术。实验表明:该采集器测定城市部件空间位置的点位精度为20 cm左右,满足规范要求,解决了GPS无信号情况下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定位相较于GPS单系统定位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利用GPS/北斗双频双模接收机开展不同模式下的动/静态单点定位实验和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实验,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北斗导航卫星对GPS单系统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PS/北斗双系统卫星观测相对于GPS单系统在卫星可视数量、卫星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扩大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网的作用范围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双系统组合定位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3.
Single Point Positioning (SPP) is currently capable of providing position accuracy of several meters. To obtain a better accuracy, the Differential GPS (DGPS) method must be applied.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such as aerial survey and mapping, however,the requirement of a base station(s) in conventional DGPS often become problematic in practice due to the increased operational cost and complexity. Recently a concept of Global Differential GPS (GDGP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s among the GPS communities. GDGPS has the same user's implementation as SPP,but its accuracy is augmented by the globally or regionally distributed precise GPS data currently including precise satellite orbit and clock corrections. The major advantage of GDGPS lies in two aspects: system simplicity at the user's end, and globally consistent positioning accuracy. This paper presents GDGPS positioning results using the precise GPS data generated by the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NRCan). NRCan's precise data can be retrieved real-time from Internet base o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and Multicast technology. The packet delay and Packet Loss Rate (PLR) of multicasting over Intemet will first be investigated.The total latency of precise GPS data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accuracyof GDGPS will then be analyz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a meter to half-meter level accuracy is obtainable based on epoch-by-epoch data processing. With phase-smoothed code observation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相似文献   

14.
为实时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水汽场,基于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原理,结合香港CORS网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大气可降水量(PWV)解算过程中超快速星历预报部分的时间跨度不同,设计了3个方案,并比较了各方案中最终精密星历、超快速星历和探空资料解算得到的PWV序列。结果表明,利用超快速星历估计PWV与最终精密星历结果一致,其精度满足气象预报等实时业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特殊性,提出了以站心地平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的GPS大坝三维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模型;提出了应用模糊数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拟稳点(或固定基准点)的相对稳定性进行检验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平差采用拟稳平差的方法.用VB语言开发了GPS大坝三维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并对某大坝GPS变形监测网的三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模型更适合于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6.
论文采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 MGEX)80个观测站点数据,选择数据利用率、周跳比和多路径效应等运用Anubis软件研究了定位性能的定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GPS、GLONASS和Galileo数据利用率的平均值均大于设置的阈值(80%),而BDS数据利用率的平均值较低,仅为58.04%;周跳比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Galileo、BDS、GPS和GLONASS;所有频点中,Galileo系统E5频点多路径效应平均值最小,GLONASS系统G1频点多路径效应平均值最大。以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分别选取数据质量不同的观测站进行静态模拟动态单系统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分析表明周跳比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数据利用率和多路径效应与收敛时长无显著关联,周跳比大的数据收敛快。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中国南方单基站CORS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测量精度,解决测绘及相关专业学生及科研工程项目采用该系统进行外业测量数据采集的问题,在校园测量实习基地,使用南方单基站CORS系统,设计两种不同的作业方案,与静态GPS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精度统计表明:中国南方单基站CORS系统进行平面点位测量达到了校园控制的精度要求。为后续利用该系统进行校园实习基地平面控制网改造及科研项目外业测量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技术准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BP神经网络在差分GPS定位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差分GPS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GPS移动终端抗遮蔽性差,由差分GPS数学模型直接计算的定位结果很难维持连续、准确位置信息的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来进行定位目标,提高定位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确定了神经网络的结构,采用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达到了一定的定位精度,由此可以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智能化工程机械的GPS定位与监控中心的通信装置是实现工程机械机群化管理的关键装置 .根据工程机械机群工作的特殊性 ,设计了具有WLAN方式和GSM方式相结合的双模无线通信网络 .利用嵌入式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 ,开发了采集GPS数据和工程机械上重要数据的硬件设备 ,并利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软件平台 ,开发了一套能够根据网络情况自由选择的利用WLAN网络或GSM网络通信的软件 .利用上述网络和软硬件 ,实现了单个工程机械向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 .  相似文献   

20.
 针对蜂窝网精度不高及GPS在复杂环境下存在信息不足等各不可抗的缺陷,采用基于GPS和蜂窝网相结合的混合定位方法,来改善定位的可用性,和提高定位精度.针对影响GPS/蜂窝组合定位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NLOS传播,采用二次散射体模型抑制NLOS传播影响,其思路在于将散射体作为虚拟基站,抑制蜂窝的NLOS误差,辅助GPS定位,并改善精度因子(DOP),把NLOS误差转化为确定性的模型因素,因此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定位参数的测量精度,和非直达波引起的参数偏差无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复杂环境下GPS/蜂窝混合定位精度.通过在静止、运动、ROS模型、高斯噪声传播环境下的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