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密度板栗林分产量分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宜兴市茗岭乡4种不同密度的(4m×3m、3m×2.5m、3m×2m、2m×1.5m)8年生板栗密植园树体生长发育、光能分布规律、光合生产能力、栗实产量和品质特征的系统分析,研究了板栗密植园的产量分化机理。结果表明:栽植密度显著影响板栗树冠内的光能分布和利用水平,制约树冠叶群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状况,最终表现出栗实产量的差异。但栽植密度对栗实品质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石榴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为攀西地区石榴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年生矮化密植石榴园每666.7m~2产量达535kg,实现了石榴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山区半山区脱毒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氮肥〉钾肥,最佳组合为,密度4554-5376株/667m^2,纯N9.47-10.81千克/667^2,P2O53.15-4.96千克/667m^2,K2O2,32-3.8千克/667m^2,每667m^2,产量可达25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4.
利用矮化中间砧木是梨树密植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具有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树体矮化,便于田间管理等优点。目前在苹果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区香梨密植栽培急需解决矮化砧木。因此,我们引进了17个矮化砧木开展香梨矮化(中间)砧选育工作,初步选出嫁接亲和性良好、生长势均衡的11个矮化中间砧,2001年~2003年进行了矮化中间砧与乔化砧木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提出北疆棉花公顷产2250kg皮棉的栽培生理模式,模式包括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各项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在开花、盛花、盛铃、盛絮期分别为1.30、2.80、3.90、1.80;总光合势231.35×104m2·d,其中盛铃期以后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0.37%;平均净同化率为8.14g·m-2·d-1,盛铃后期至吐絮期为4.05~4.40g·m-2·d-1;群体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盛铃前期,值为4.05g·CO2·m-2·h-1,全生育期平均为2.65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盛铃后期,值为2.69gCO2·m-2·h-1,平均为1.46gCO2·m-2·h-1;总干物质积累12657.7kg,经济系数47.9%。  相似文献   

6.
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比乔化栽培密度增加一倍到两倍,亩株数达到80~110株以上。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树体矮小、管理方便、经济利用土地、单位面积效益高等特点。现将适合乌兰察布地区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适宜的玉米群体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水、肥、气热,使玉米生长发育协调发展,产量因子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获得高额产量。本项研究探讨了不同密植额度条件下玉米生理指标的表型值及经济产量的表现,经过模型寻优,选出获得最大经济产量的适宜密度范围为5.0-5.5万株/公顷,最大叶面积指数3.0—3.5,最适光合势1100-1200m/月亩,最适生物产量 19500- 20250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8.
板栗密植园树冠结构特征与光能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方格法和分层法对江苏省新沂市沐河棵园4种不同密度(4m×3m、3m×2.5m、3m×2m、2m×1.5m)8年生板栗密植园的树冠结构特征和光能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树冠直径减小,绿叶层上移,叶幕厚度变薄,树冠体积减少;以叶幕中的光能分布随我照的变化而改变,其日平均透光率大小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范围均从叶幕外围向内膛而递减,树冠结构和叶面积指数(LAI)对PAR  相似文献   

9.
栽植密度是影响新红星苹果树体生长和早果早丰的重要因子。经过连续7年对所试验的1m×4m,1.5×3.5m,1.5m×4m,2m×3m,2m×4m五个栽植密度的调查研究认为:新红星苹果在河北省北部山区株距以1.5~2m,行距以3.5~4m较为合适,其树体大小、株间交接和行间间隔较易控制,早果早丰性强,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枣粮间作的条带式栽培梨枣新模式,经过密植、矮化及配套管理技术,种植梨枣2a后,每亩(0.0667hm^2)受益愈万元。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北疆高产棉花(2250kg·hm-2)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变化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顷产2250kg高产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在盛花期以前稳定上升,至盛铃期达最大,值为4.05gCO2·m-2·h-1,吐絮期尚保持较高水平。全生育期平均值为2.63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随生育时期的变化亦呈现单峰曲线,在盛铃期达最大值。值为2.69gCO2·m-2·h-1,群体呼吸速率的最大值出现时期较群体光合速率晚15~20天左右。群体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至中午14:00~15:00达最大值。群体呼吸速率日变化的趋势与光合相似,但其最大值较群体光合速率晚出现1h左右。盛花结铃期和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群体呼吸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之间的盛花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树冠内部结构参数对树冠绕流流动阻力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几种典型形态特征树冠的内部流场特征和流动阻力。用树冠叶面积指数(LAI)、稠密度(SVF)和分形维数(Df)表征树冠复杂的形态结构,讨论树冠形态结构参数对树冠流动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叶面积指数与稠密度呈近似线性关系,而树冠分形维数分别与树冠稠密度和叶面积指数满足近似对数关系。通过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回归分析,给出树冠流动阻力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真实条件下的树冠流动阻力结果要明显高于二维简化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但二者在变化趋势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引入树冠阻力系数修正系数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PZT-PVDF热释电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仪,分别对热释电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相变进行了分析.采用电桥法和Byer-Roundy法分别测量了热释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热释电系数,讨论了热刺激电流对热释电系数测量的影响,得到了100℃时热释电系数p为14nC/cm2℃、品质因数p/εr为0.25nC/cm2℃的热释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筛选了适合竹荪生长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母种培养15-2天,栽培种培养35-40天,在我国北方首次培养长裙竹荪,竹荪菌丝能在稻草、麦秆和玉米秆上旺盛生长,室外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顺利越冬,用秸秆废弃物培养出长裙竹荪,子实体高21cm,菌柄基部粗3.2cm。  相似文献   

15.
刘周  刘霞 《科技信息》2010,(17):J0364-J0364,J0247
本文阐述了梨树乔化密植栽培运用多主枝开心形整形修剪技术,解决了梨树树冠过高和枝组老化的问题。指导新梨区果农正确运用整形修剪技术,对有效地提高梨树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2-1994年的二年间,对奎冬四号单产500公斤级的群体茎蘖数,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等变化进行了实际测定。在栽培上土肥水等基本满足高产田需要的条件下,其结果是,亩基本苗25-28万株。拔节期最高茎蘖数为107-117万,在孕穗期叶面积系数6.2-6.8,灌浆后期单株干物质积累达最大值,收获亩穗数达49.44-51.44万,亩516.8-540.25公斤及相应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密肥试验,研究水稻生育中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光合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光效群体,高峰苗期的总茎蘖数相当于适宜穗数的1.2-1.3倍,拨节能有效分蘖叶面积率为90%-93%,拨节至抽穗期茎蘖下降速率小,抽穗期在适宜叶面积下,有铲和高效叶面积率分别为90%-95%和75%-80%,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高,叶片的平均净光合大,抽穗后叶面积衰退慢,抽穗至成就期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大,籽粒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风速和环境温度下单一品种树冠结构特性对环境温度的影响.针对树冠结构特性提出相关结构参数(叶面积指数、填充率),讨论了其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树冠温度下降系数与风速、叶面积指数的关联表达式,并采用多种树冠的测试数据对该关联式的适应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树冠对周围空气热环境有显著的降温效果,树冠温度下降系数与其结构参数、风速和环境温度呈一定规律;叶片尺寸不同的树冠,其降温效果也不同;提出的树冠温降关联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预测不同树冠的降温效仍需进行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19.
ZnCl2与POM的合成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nCl2与POM生成1:2加成物「Zn(POM)2Cl2」,C12H12Cl2N4O6Zn,晶体必三科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系数为a=11.755(11)×10^-10m,b=12.3574(7)×10^-10m,c=6.592(4)×10^-10m,a=102。732(5)°,β=92.074(6)°,γ=110.124(60°,V=876.2×10^-30m,MR=444.53,z=2,d  相似文献   

20.
在10K~300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Ba2TiSi2O8和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个电和热释电性.Ba2TiSi2O8玻璃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达到-7.0×10-6C/m2、K,具有良好的低温热释电性.含SrTiO8结晶的Sr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的室温热释电系数仅为-1.8×10-7C/m2·K,而且其绝对值在100K以下较快地变小,并在40K以下出现正值,它可能是由于SrTiO8结晶发生结构相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