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该文根据"南理工一号"卫星发射任务,设计甚高频/特高频(VHF/UHF)卫星地面站系统,并成功实现信号的上下行功能。在分析立方体纳卫星通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VHF/UHF频段的卫星地面站系统设计方案。针对卫星任务提出了音频频移键控(AFSK)调制与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解调实现方式,地面站系统采用硬件方式实现AFSK调制,利用基于Costas环的软件方式实现BPSK解调。实际测试表明,地面站上行功能良好,BPSK接收灵敏度达-120 d Bm,该系统可成功解调QB50P1和QB50P2等其他卫星信号。  相似文献   

2.
针对卫星与地面站进行通信时,地面站接收到的信号存在明显的多普勒频移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SGP4模型的卫星多普勒频移补偿算法。首先,根据开普勒定律推导出多普勒频移公式;然后由卫星星历信息,基于SGP4模型预测出卫星的轨道,计算出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得出多普勒频偏,在地面站分别进行预校正与补偿;最后,使用STK/HPOP生成标称轨道对SGP4模型生成的预测轨道进行误差分析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工作在Ka频段、轨道高度200~1 000 km的低轨卫星,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优于50 Hz,精度高;随着轨道高度的增加,多普勒频偏估计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3.
孙建林 《甘肃科技》1998,14(6):63-64
目前,随着通信卫星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卫星地面站的建设十分迅速。近几年来各大城市都安装了有线电视,在平原城市通过微波信号传输,在远离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边防哨所、气象台站农牧民家庭都各自安装了卫星接收站。随着建站的增多,维修、调试和保养问题越...  相似文献   

4.
卫星电视单体多功能接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卫星接收系统的估算分析,讨论卫星单体多功能接收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它对于选择好的性能价值比建设新的卫星地面站和对旧的卫星地面站进行可行性改造、扩容与多功能接收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小型卫星地面站的实施前面我们谈了关于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只就地面接收站(而且局限于抛物面直径在3米以下的小型地面站)的一些情况作一些介绍。2.1小型卫星地面站的组成及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的下行发射功率在增大,下行的频率在增高,地面站的接收天线(抛物面口径)越来越小。为此见叙述小型(抛物面口径为3米以下)地面站的组成及特点。一般的地面站由:天线、馈源、高频头、传输电缆、接收机、显示器组成,下面我们分别介绍。2.1.1天线为了汇集卫星发射下来的信号,以便达到适当的强度,根据教学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烟气排放物对微波频段信号影响的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忠  杨坤  熊惠芳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0):1276-1280
从电磁波传输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绝缘混合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计算工业烟气排放物对电磁波传输影响的方法,给出了正常排放条件下烟气混合排放物对电磁波吸收大小的定量计算公式,并利用欧盟和我国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数值讨论了卫星地面站附近烟气排放物对信号的吸收大小.结果表明,由于金属颗粒的存在,烟气排放物会对传输的电磁波产生一定的吸收损耗,这种损耗将对卫星地面站的正常通信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排放物中金属颗粒含量的增大而显著地增大.  相似文献   

7.
朱永振 《科技信息》2013,(22):347-347
最近几年,根据民航局空管局对民航卫星通信网的统一规划和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大量机场、雷达站、VHF遥控台、导航台新增或者升级了一大批KU卫星四类地面站,基本实现了"两地一空"的传输构想。为了帮助民航卫星从业人员加深对KU卫星系统的认识,完善和规范工作流程、操作程序,进一步促进KU卫星网络建设、运行、保障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确保民航KU卫星网络运行安全、稳定地为民航空管事业服务,笔者根据KU卫星系统维护经验和建设实践,总结分析了民航四类KU卫星地面站的安装调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供相关从业人员参阅。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基站卫星星座的特点,分析了卫星和空间站之间的可视窗、通讯窗和过顶时间要求下的通讯约束.根据卫星轨道高度、倾角、升交点赤经、轨道数目及卫星分布选择、星际链路建立等几个方面,对双基站卫星星座进行设计,并研究了长期执行任务的情况下,卫星轨道修正方案.该星座克服了以地球为基地的卫星星座测控信号传递路程长,信号受到环境干扰大的不足,充分利用空间站的优势,更有效地发挥了卫星及其星座的作用。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双基站卫星星座与地面站和空间站的日通讯时间.从结果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双基站卫星星座可以作为我国空间站的数据中继系统。  相似文献   

9.
媒体纵览     
正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7月择机发射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这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据悉,卫星发射后,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专项还将研制建设以4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1个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为核心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系统。此外,"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2016年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讨论了在我国开展地面站原子钟与空间原子钟相比对精密测量引力红移的技术方案,并利用STK卫星仿真软件对卫星轨道参数进行了仿真设计。  相似文献   

11.
曹来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8):F0002-F0002,172
阐述了我国在抢占太空制高点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介绍了2004年我国8次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送入太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适于中国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域分布的实际情况及移动通信业务量各时间段的差异,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的移动通信卫星组网星座方案,利用一颗同步卫星和两个低轨道上16颗小卫星来构建卫星通信系统,达到移动通信的要求,并对这一星座方案在我国范围内的覆盖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介绍了试验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第6颗及第7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延边卫视作为国内唯一的地区级、朝鲜语卫星电视,是在对内传播的同时代表国家承担对外传播任务、塑造国家形象的跨境传播媒体。旨在分析延边卫视承担跨境传播使命的历史必然性,把握延边卫视跨境传播的探索历程,探讨其依托民族形象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启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星电视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跨境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卫星通信》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涛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41-141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培养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我国的卫星通信专业技术人才是当今我国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项挑战。该文从课程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课堂讲授方式、学生软硬件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课程的考查方式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天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微电子技术、码率压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卫星电视已由原来的C频段转播进入了数字Ku频段的直播卫星阶段。文章对卫星数字电视直播技术作了介绍,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及其发展前景,阐述了国外卫星数字电视直播的现状,从而阐明了发展我国卫星电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利用调频广播系统实现各种附加业务、利用卫星广播信道实现全国性多功能调频广播系统的方法,分析了调频广播信号及其频谱,给出了多功能调频卫星广播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系统软件、硬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讨论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的系统设计问题 ,包括星座设计、覆盖率统计和通信线路计算等问题。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软件Delphi、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动画制作软件Animator等工具 ,研制了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综合软件 ,并以此设计了我国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星座方案各一套 ,同时完成了星座实时动态演示 ,并能实时对全球、中国、北美、欧洲进行覆盖率动态统计和通信线路计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5米口径板网结合结构的卫星TVRO地面系统的设计分析,旨在为我国电化教育系统探索一种价廉物美,易制耐用的普及型卫星直播接收天线系统,文中介绍了设计分析以及样机的实际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的数量,层数和高度,结构体系,建筑材料,设计标准等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