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个国家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不知道穷的原因,更可怕的是穷而找错了穷的原因。有人说,中国穷是因为过去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有人说,中国穷是人口太多,人均资源量居世界之后。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命中注定要永远穷下去了!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因为中国科技落后所以才受穷,因此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按照这个推论,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大大增加科研拨款,增加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目前形势和任务》)。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贫穷、落后,是中国的现状;自信、自强,是中华的希望。我国经济要起飞,要早日步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依赖于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各类企业,仰仗着像古井酒厂这样数目众多的经济“细胞”;而要办好企业就需要铸塑企业之魂,更要造就一代像王效金这样的企业家,这是时代的呼唤!造就一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仅靠“外因”是不够的,还有赖于这些众多经济“细胞”的“内因”,靠厂长(经理)去锤炼自己,敲打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满街的“大使”我们是从繁华、喧嚣、具有现代消费水平的曼谷来到印度德里的。其对比的鲜明难以描述。从曼谷到德里,飞机的一起一落,使我们感受到即使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有巨大差别。虽然有穷富差别,德里自有它的可爱之处。当你坐进印度人自己制造的“大使”  相似文献   

5.
科技人员的道德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我们面对各种科技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时 ,自然就会想起那些为科学无私奉献的高尚的古代科学家和解放后的中国科学家群体。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牢记和弘扬他们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是一代代后来者的责任。应该看到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历史不会逆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我们不能总是觉得过去好 ,现在不好 ;老的一代好 ,年轻的一代不好。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进步。我们应该针对现实的问题拿出现实的办法来推动现实社会的进步。古人所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  相似文献   

6.
“观念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起,我们也已经讨论过无数的“观念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观念问题”问题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发了工作观念、生活观念、经营观念等一系列的变化。落后的观念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是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的事实,但往往是这些人一面批评别人的观念落后,一面自己又抱着另一种旧观念视同精华;或者尽管心里明白、嘴上清楚,但执行的时候依然是一套旧观念的翻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60多年的不懈接力探索,终于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民族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我们走对了“路”.面对今后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排除“老路”和“邪路”的干扰,树立自信,就会不断攻坚克难,这条“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就一定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创新的负面因素。今天我们要加强技术创新,就必须革除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 一、保守思想的长期积淀 《周易》教导人们“乐天知命”,《论语》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些观点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思想的总纲。在处世方面,“知足长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保守退避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久而久之,人们养成了怕出“风头”、拒绝变革的不正常心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自已不思进取,  相似文献   

9.
车耳 《世界知识》2008,(10):56-57
20多年前中国人出国时惹人烦,因为我们露穷;现在出国还让人家烦,因为我们显富。 我们露穷时是真穷,穷得连衣服都买不起;我们显富时其实没那么富,只是比以前有点钱而已。不要忘记,穷和富都是相对的概念,尽管我们的GDP总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但在人均收入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仅欧洲,就连非洲都有许多国家高过我们。所以说,我们的富裕,没有什么好显摆的。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模糊的“雁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行模式”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它是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形象说法。东亚金融危机后,“领头雁”日本的经济停滞,很多人认为“雁行模式”走到了尽头,甚至对东亚经济的未来感到悲观。其实,悲观大可不必。我们不应将东亚工业化局限在东亚地区内进行观察,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东亚经济今后仍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对此,本文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开了分析。亚洲“四小龙”的角色今后会大大改变,其经济结构的变化将使“雁行模式”变形甚至被打乱。这也是本文告诉我们的。中国内地会担当怎样一个角色?看过文章后您就知道了。———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中抚今追昔,总结了中国近代史给予我们的三个昭示,使我们在全国欢庆香港回归的同时,能够吸取历史养料,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 一、“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翻开近代史,中国受欺挨打的事件历历在目,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导致割让香  相似文献   

12.
卢明华 《遵义科技》2007,35(2):35-35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社会就不能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不会得到提高,科学技术就不会得到发展。有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世界文明才有了质的飞跃;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社会才进入了工业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明亮;计算机的问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说:没有创新,国家就会贫穷,民族就会落后;没有创新,社会也就没有了生机与活力。创新精神,极大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阔经理对一穷厂工程师附耳曰:“到我公司来吧,我那里每年单讲红包就有五位数!”穷厂工程师初听眼睛确实亮了一阵,可是他细细想过之后,还是回他的穷厂干他没红包的工作去了,而且越干越欢。阔经理火了,背地里说穷厂工程师愚蠢,不识抬举。 阔经理认为手里“红包”一甩,人才就会招之即来。仔细琢磨,这想法似乎对,又不对。说他对,因为钱是人们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的眼里,春节才意味着新年的真正到来,所以岁末大家习惯总结。而过去的2004年对很多中国企业意义非凡。比如海尔、万科、联想、春兰、娃哈哈等企业都走过了第20个年头,而TCL则更长一点。经历了就会有很多话要说,就有很多事情要反思。听听张瑞敏、柳传志、王石、李东生这些老帅的感悟,也许会抄不少近路。而新一代的企业家如张朝阳、潘石屹们则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逐步熟练地“秀”着自己独特的舞步,实践着与老一代企业家与众不同的推动思路。对他们也不能缺少必要的关注。所以岁末的这期人物栏目我们特意安排了这场“群英会”,变个体为群体,既“温故”,也“知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的供讨论的观点是:国内基础科学发展相对落后(缺乏全新的重大的科学思想,没有一流的世界级的研究成果);是时候了,中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研究。这意味着过去的作法必须改变,不要总是跟着西方人亦步亦趋,也不要过份迷信和崇拜权威。不能西方科学界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要认识到西方科学界也会出错,名人和大师也会犯错误。中国科学家要增强自信心,勇于创新,敢于对现存知识的某些方面提出质疑。不再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汉语拼音给中国语言生活带来巨大的帮助,我们不但不能淡化它的教学,而且要改进它的教学。中国的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缺乏“活语言”和“词”的意识,是长期不尊重语言规律的表现,必须改变中国语言教育中的落后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不加批判而推崇中国传统诚信为本的呼唤,都可能成为今天破坏制度信任的帮凶现代企业组织的利润来源,是来自于准确认知顾客的组织竞争能力。但是,中国传统商业组织却一直宣称只要恪守“诚信为本”的商业古训,商业利润就会滚滚而来。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中国传统商业所恪守的“诚信为本”,并不是描述商业组织认知顾客群体的市场细分,而是在描述商人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所以,中国传统商业利润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出现在“组  相似文献   

18.
各个层次的高等学校的文科类,几乎没有不开《古代汉语》的,学习古汉语,主要困难不在虚词,也不在语法,而在实词,可见研讨有关古汉语实词的学习,是切中实际需要的。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词的内涵比较丰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如《滕王阁序》同一段中的“岂效穷逮之哭”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两个“穷”字便意义有别,前一个“穷”字指“道路阻塞不通”,后一个指不得仕进,不能显达”,意义较虚,那么《桃花源记》“欲穷其林”中的“穷”与前面两个“穷”字意义就相去更大,词性也不同了,动词带宾语,意思是“寻找  相似文献   

19.
“孟母教子”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颇为深远。“孟母”成了我国古代教子成才的光辉典型。 一个有作为的人,住住与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从小就刻苦认真学习有关,而家长能给子女以良好的教育,对孩子以后成长为有用之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爱子之心,可以说人人皆有,而“望子成才”,“望子成龙”更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教”的习惯,我们有着极为丰富的有关家教的文献和资料,这是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美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伦理学家,都写过许多有关家教的文字。历代有许多关于家教的故事、传说,也有许多专为子孙后代写的“家训”、“家诫”、“治家格言”;还有许多与教育子女有关的“家书”、“教子诗”、“劝学诗”等等,至今对我们  相似文献   

20.
他把人类的历史从一二十万年拓展到四五十万年,是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他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他开创和推动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裴文中。“上帝和女娲会不会打架”1904年1月19日,裴文中出生在河北省丰润(现丰南)县纪各庄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父亲裴廷楹是小学教员,裴文中从小就跟着父亲识文断字。“人穷穷肚皮,不穷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