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懋元先生提出的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最一般抽象与概括,它们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此中的内外部关系(internaland exteral)是相对于教育系统自身而言的,外部指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间关系,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非指外在的表象关系(extrinsic);内部指教育系统自身内部因素间的关系,即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而非指内在的本质关系(inherent).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即物种尺度与内在尺度的完美融合,真理性与形象性的完美融合,内在品格与外部形态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的一个基本问题 ,但至今很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题研究。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是由多种因素多个层次有机结构起来的复杂系统。一、人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原动力。二、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中介之间、中介与客体之间、目的和结果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普遍性内在动力。三、各类型具体社会实践各有其特殊性内在动力。四、各类型具体社会实践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每一具体社会实践的发展都可以成为其他社会实践发展的外部动力 ,每一具体社会实践的发展又有其他社会实践发展为它的外部动力。作者对这几个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最后指出 ,“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更重要 ,希望有更多的哲学工作者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散文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对立与交融。欧阳修能会通诸文体,汲取“杂文学”的营养,对属于“纯文学”的散文进行改造,有助于中国“纯文学”与“杂文学”的相互补充,促进了中国散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艺术散文作为一个独立完整而又开放发展的结构系统,具有共时和历时的双重禀性,它不仅把主体自身的情感转化为客观物质形态,而且通过主体独特而深沉的生命体验,去领悟、把握和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伟大的散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式,总是独创和继承相接合的产物,是艺术经验的复现和提高。所谓崭新的作者、读者和作品,只不过是传统遵循着艺术形式发展的内在规律重新定位所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以艺术散文整体为对象,研究它的结构及其功能,指的是研究其结构的普遍特征和一般功能,而不是研究具体作品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散文的当状下态,不少论者已作过描述,一言以蔽之曰:不景气,无庸讳言,跟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文体样式相比,散文的确不可相提并论。散化的读者门可罗雀,散文的作者也多以“副产品”而为之,据说,几种散文专刊印数还在下落。在这种情势下,有人甚而作出断言:散文已经完成了它的文体使命,要寿终正寝走向消亡了。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笔者以为,简单地静止地描述时下散文的状态是无济于事的,而为散文这种文体的命运悲鸣更失显当。不少忧患、有识之士,为挽救和发展散文提出了一些主张,如强调紧贴时代,要有大家气度、要找到散文特殊的语义场和语境等等,  相似文献   

7.
刘丽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28-130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转换活动,在这个复杂的语际转换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及其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译文与原文之间无论在微观或是宏观上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忠实,只能做到“相似”,翻译的内在本质规律只能是“似”。本文试图从“似”的一元认识结构、二元认识结构和三元认识结构来揭示对翻译内在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认为“似”作为翻译本质特征之一,客观地存在于原作与译作之间,翻译活动也就是追求译作与原作相似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了解了艺术起源及其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同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分析阐述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因此,如何理解艺术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同步性,如何理解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如何理解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了解和掌握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艺术发展史的整个过程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这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生观是指在校大学生对人生目的、意义、理想和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的立场、观点和看法,以及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它是人的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和社会集团性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反映P因此,大学生人生观是他们籍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在尺度,是他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内在标准,它影响、调节着大学生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制约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决定着他们的生活目的、道德情操和发展方向。所谓心态,是指在外部条件下,人们以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对一定事物作出反应的心理倾向.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就是大学生心态…  相似文献   

10.
陈靖 《海峡科学》2009,(3):25-28
外商投资环境是指围绕境外投资主体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并足以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所谓外商投资软环境,是指与外商投资活动相关的物质条件以外的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本文主要从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投资要素配套环境等角度,考察和分析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体以代变”、“格以代降”是胡应麟在其诗学专著《诗薮》中提出的诗学发展观,所谓“体以代变”,是指中国诗歌的发展变化受时代的制约与影响,“格以代降”,是指诗格“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一种精辟的文学史观,虽然承认诗文以代而变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又深深地打上了崇古卑今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包括说理散文,都具有美学上的价值。”艺术美是心灵美与生活美的结晶,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凝聚而成的。中国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与中国古代散文作家们在写作艺术上对美的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借鉴中国古代散文作家的审美写作经验,对于提高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散文写作艺术水平,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无意义的。 中国古代散文的审美写作经验,表现在诸多方面,现根据个人理解,就其主要的予以简要论述。 一、文质并茂、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散文审美写作经验之一。美的哲学就是合谐的哲学,就是辩证统一的哲学。辩证统一,既是自然发展的法则,也是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法则。写作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有美的心灵的闪光,也有对美的事物的发现。只有物我相融、表里如一、质文并茂、虚实共生,才能写出真正所谓“完善”的散文。在这一方面,中国古代散文作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老子《道德经》指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大音”和“大象”质形和表里的辩证统一。这种哲学观点在中国古代散文审美写作经验中也各有认识。挚虞《艺文类聚》中说:“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词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  相似文献   

13.
矛盾这个范畴,平时是既指关系又指事物的,它其实是不妥的,并引起混乱。如果加以区分,那么,矛盾指关系、内在的关系;而事物指状态、外部联系。前者也可称本质或本质的矛盾,后者相应称之为现象或现象的矛盾。“一分为二”属于关系范畴,是本质的矛盾,而“一分为三”属于事物范畴,是现象的矛盾。内在矛盾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现象上呈现不同的状态,它是“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多”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一个系统要正常运行,需要有强大、稳定而持久的动力。系统运行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在动力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外部动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指产业界、高校、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在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主要是由产学研外部的国家计划和政府行为来推动的,即使有一些自发的合作,也仅仅是一种补充。高校、产业界、科研院所的经费、设备、材料等都由国家统一调拨,合作与不合作并不威胁着产、学、研…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考察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持续、循环的各种经济、科技、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制约技术创新行为的机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形成的内在动力在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可能获得的超额利润和相对竞争优势.另外下面三方面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影响因素,即技术发展、市场作用和政府推动;资源约束因素,即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要素、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资源的约束;竞争因素,即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和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散文发展至二、三十年代 ,散文文体开始走向成熟 ,众多流派、作家群体的出现使散文创作走向多元化。开明书店的散文作家群的创作风格独特且富有教育功能。本文着重探讨“开明”一派散文作家的创作。首先关注其散文审美趣味和文体风格的特点 ,并对叶圣陶、朱自清、丰子恺、夏丐尊四位作家的部分作品进行了分析。其次 ,文章着眼于“开明”散文的教育作用。从题材的“日常化” ,作品独特的人格感化、道德教化和审美陶冶作用及语言的明白如话、章体结构的严谨、易于模仿等特点阐述“开明”散文教育与文学紧密结合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段瑞祥 《甘肃科技》2006,22(4):220-221,197
结合实际工作,对制约和影响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举例说明了这些制约因素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对企事业单位管理或改革与发展的危害及影响,并阐述了如何摆脱制约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约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真理的属性应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为主体的思想并进而化到公共语言表述系统之中后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认识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关系,所谓真理的主观性是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的思想时凝结,沉淀于其中的选择性,创造性以及局限性等。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号以实践为存在方式的主体的认知本质和规律-能动性,超越性和力求把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趋向相一致的关系。而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不仅凝结和体现在转化为现实的物化的结果中,而且凝结和体现在转化为观念的非物化结果即真理性认识中,从而以观念形态在规律层次上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散文似乎已无可非议.各种古代文学史、各种古代文选的版本都是这么说的.而这种散文如果是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以区别于韵文的话,《桃花源记》的确是一篇散文.问题是,关于散文的概念,如今一般是从狭义而言的,即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拿这个标准检验,《桃》文显然不能列为散文类.问题是,我们的《中国文学史》既把《桃》文当一篇散文,又把其当作志怪小说.这种在文体归宿上出现的矛盾,是不应该有的.问题是小说这个概念在汉代就已出现,班团在《汉书·艺文志》中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宫,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可见古人在汉代就已把小说单列看待.而《桃》文作于晋,在汉之后,其文体应该有明确的标志.所以,界定《桃花源记》的文体归属很有必要.一旦小说文体得以确认,关于《桃》文的内容与评价自然会与话说有异.  相似文献   

20.
研究当舰船设备受外部冲击激励扰动时非线性能量阱的振动抑制效果.首先,建立单自由度主结构耦合非线性能量阱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非线性能量阱振动抑制能力与系统初始输入能量等级之间的规律;然后,通过复变量平均法研究了系统慢变动力流特性,阐述了激发靶能量传递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比较了非线性能量阱与等效线性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瞬态共振俘获是导致靶能量传递现象的内在原因,只有当外部冲击能量超过一定临界阈值时,系统靶能量传递过程才能被激发,从而使非线性能量阱具备较强的振动抑制能力;与等效线性动力吸振器相比,非线性能量阱具备在宽频范围内吸收和耗散外部冲击能量的优势,鲁棒性更佳,能使受冲击激励扰动的舰船设备快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